APP下载

独具河南特色的豫剧文化

2017-03-27王高兴

农家参谋 2017年9期
关键词:豫东豫西吐字

王高兴

独具河南特色的豫剧文化

王高兴

豫剧起源于中国河南。2006年,国家文化部门统计的国有专业豫剧团体数量为167个,是21世纪后全国拥有专业戏曲团体和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剧种,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从清末民初时期至今已形成五大声腔,即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和高调。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2006年,豫剧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豫剧最早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在中原地区(河南)盛行的时尚小令(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艺术后发展而成的。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大量资料证实,豫剧最早的诞生地是在古都开封和周边各县。清朝乾隆年间河南省已流行梆子戏。据当时碑文资料记载的内容,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豫剧形成以后,由于语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豫剧因各地语音差异,在音乐上形成带有区域特色的艺术流派。清末民初,洛阳等地的豫剧多用下五音,而开封等地的豫剧多用上五音,形成鲜明对比。为了区别,豫剧艺人将洛阳等地的唱腔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称开封各地的唱腔为“豫东调”(又称“祥符调”)。

豫剧根植中原、昂奋勃发的宏大气魄,雅俗共赏的审美效应,高亢激越、简洁明快的唱腔曲调,古今兼具、老少咸宜的表演风格,幽默诙谐、乐观向上的语言情趣,不难不涩、南北易懂的中州韵音,质朴无华、宽厚浩然的文化风貌,反映现实、贴近生活、有血有肉的大众格局。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有“中和”之美。首先,豫剧唱腔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抑扬有度,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很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剧行腔酣畅、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最后,豫剧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再加上曲调诙谐欢快,使得豫剧不仅适合演出轻松的喜剧,又适合演帝王将相的大场面戏,豫西调委婉动听,唱腔悲凉故很适合演悲剧。

豫剧在关键剧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挑战性,一般吐字清晰,易被观众听清。早期的豫剧演员在一起合作演戏过程中,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逐渐被赋予一个雅号,如“祥符五朵云”“杞县三亭”“豫东五杆旗”等清末民初组合,而更早期的演员组合已无从查证。

猜你喜欢

豫东豫西吐字
豫西靠山簧的衍变与传承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豫东水利工程管理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瑞阳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地区栽培表现
“天红2号”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的引种表现
用心吐字,为爱发声
“孩子吐字不清如何处理才好”
豫东水利工程管理
豫东调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