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国际糖价下跌对国内蔗糖产业的影响和发展对策

2017-03-27张跃彬

中国糖料 2017年2期
关键词:食糖蔗糖甘蔗

张跃彬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开远661699)

近年国际糖价下跌对国内蔗糖产业的影响和发展对策

张跃彬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开远661699)

阐述了近3个榨季(2013/2014至2015/2016)国际低糖价对我国蔗糖产业的冲击,分析了国内蔗糖产业受冲击的主要原因,针对我国蔗糖产业实际,提出了今后甘蔗产业发展对策。

蔗糖产业;国际糖价;形势;对策

食糖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目前,我国主要有6个省区产糖,甘蔗糖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3个省区,甜菜糖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省区。中国糖业生产中,甘蔗糖约占90%,甜菜糖约占10%。2013/2014榨季,全国糖料种植面积2805万亩(187万hm2),其中甘蔗种植面积2568万亩(171.2万hm2),云南、广西、广东三省(区)种植超过2400万亩(160万hm2);全国产糖1331.8万吨,其中甘蔗糖产量达1257.2万吨,占全国蔗糖产量的94.4%。2013/2014榨季,广西、云南两省区的蔗糖产量占全国的86.6%,2015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明确将云南、广西作为全国糖料蔗主产区,根据规划,到2020年两省(区)糖料蔗面积将稳定在2100万亩(140万hm2),甘蔗总产量达到10400万吨,按目前两省区甘蔗出糖率12.0%以上计算,提供蔗糖产量可达1200万吨以上。

1 近年国际糖价下跌对我国蔗糖产业的影响

蔗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和重要农产品,但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对外贸易日益增加的时代,蔗糖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生产与发展受国际市场的直接影响,据分析,国内外食糖价格相关系数高达0.91,2012年至2015年,由于国际食糖大幅增产,国际糖价大幅度下跌,致使国内蔗糖产业遭受了重大冲击。

1.1 国际糖价下跌导致国内蔗糖产业严重亏损

世界食糖贸易有其特殊性,全球食糖产量和出口量主要集中于巴西、印度和泰国,三国占全球产量40%以上,出口量占全球的60%以上。其中巴西在食糖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出口量占全球40%以上。近年来,全球糖业由于受到石油和三国产量的影响,连续供大于求,2012/2013榨季全球食糖过剩910万吨,2013/2014榨季过剩363万吨。由于国际食糖生产过剩,2013年以来,国际糖价一直在16~20美分/磅的低位波动,2013/2014榨季更跌破15美分/磅的历史低点,远低于国内生产成本;大量国际低价糖涌入国内,对我国糖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连锁反应。2013/2014榨季,广西、云南食糖价格从以前的7000元/t降到5000元/t以下,2013年全行业亏损30多亿元,利税总额同比下降约90%。2014年,全国甘蔗制糖企业欠农民蔗款50亿元,严重影响了企业和农民发展甘蔗种植的积极性。

1.2 国际糖价下跌导致国内食糖产量下降

2013年至2015年,国际糖价下跌,严重影响了甘蔗糖业的经济效益,致使国内食糖产量不断下降(表1),国内蔗糖产量从2013/2014年榨季的1251.45万吨下降到了2015/2016年榨季的785.21万吨,下降幅度达37.25%,其中国内最大的广西蔗区,从855.80万吨降至511.00万吨,广东蔗区从118.50万吨降到63.09万吨,降幅最大的海南省从41.65万吨降到15.09万吨,使海南的蔗糖业遭受了致命的打击。

1.3 国际糖价下跌导致国内甘蔗种植面积严重下滑

2013年至2015年,由于制糖企业亏损严重,甘蔗收购价格持续下降,特别是部分企业无法按时兑现甘蔗原料款,缺乏甘蔗生产扶持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蔗农种蔗积极性。同时近年甘蔗生产用工成本不断上升,特别是甘蔗收获工费高,种植甘蔗效益已严重下降,部分蔗农改种其他经济作物。3年来,国内主要蔗区甘蔗种植面积均出现了大幅度下滑的趋势(图1),其中全国最大的广西蔗区种植面积从1646万亩(109.7万hm2)下降至1132万亩(75.5万hm2),下降了31.2%;云南蔗区(含境外入榨面积)从536万亩(35.7万hm2)下降到462万亩(30.8万hm2),下降了13.8%;广东蔗区从250万亩(16.7万hm2)下降到177万亩(11.8万hm2),下降了29.2%;下降特别严重的海南蔗区,从94万亩(6.27万hm2)下降到14.4万亩(0.96万hm2),致使甘蔗糖业基本退出了海南。

表1 2013/2014至2015/2016榨季主产区甘蔗总产

图1 国内主产蔗区甘蔗面积下滑情况

2 国际糖价下跌对国内蔗糖冲击的原因分析

2.1 现阶段我国甘蔗生产模式,无法与国际先进国家抗衡

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甘蔗农业资源禀赋差,自然生产条件不好,甘蔗生产先天不足,特别是目前我国一家一户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经营规模小,机械化应用少,生产成本高,导致了我国甘蔗农业与蔗糖产品根本无法与国际上农业条件好、农业先进发达国家相抗衡。目前我国每亩(667m2)的甘蔗生产物资与服务成本在800元左右,土地成本在250元左右,与国外先进蔗区基本相当,但与国外差距是我国的甘蔗管理和收获还有人工成本1000元,按目前世界甘蔗平均亩产5t(75t/hm2)计,相当于国内吨蔗成本比国外高200元以上。

2.2 我国食糖关税低,无法形成有效保护

近年来,由于我国进口农产品关税较低,很多主要的农产品受到了严重冲击。2001年12月我国加入WTO,在食糖产业上作了较大让步,使中国成为国际上食糖最开放的国家之一,食糖关税水平仅为15.0%,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实行了关税配额管理,近年配套为194.5万吨,但配额外关税最高也只有50%。

在关税较低的情况下,随着贸易全球化步伐加快和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外食糖价格联动性显著增强,食糖国内外价格相关系数高达0.91,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食糖价格传导的时间缩短、影响加大,更主要的,国际食糖价格变化不仅受气候异常变化因素的干扰,还受石油价格因素的直接影响,当石油价格低时,全世界最大的蔗糖生产和出口国巴西直接利用甘蔗大量生产食糖,当石油价格高时,巴西直接又减少甘蔗生产食糖的数量。

2.3 近年国际食糖生产严重过剩,国内成为国际糖倾销地

我国进入WTO的关税,本意是从国外进口食糖弥补我国生产的不足,当国内食糖减产价格高时,适量进口,满足国内需求;当国内丰产,可自我满足时,不进口或减少进口。经过几年运行,情况出现了重大变化,由于我国食糖与其它农产品一样生产条件先天不足,国内成了外国倾销的最大市场。近年有关数据显示,由于全球市场供应充足,主要出口国生产成本低,国际食糖与国内存在较大价差,配额外食糖到岸税后价格也大幅低于国内价格,特别2013年后世界主产糖国巴西货币(雷亚尔)持续大幅贬值,给其他产糖国带来了不公平竞争,直接导致国际市场糖价持续下跌。

3 针对国际糖冲击的中国蔗糖产业发展道路

食糖是重要的国计民生产业,未来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特别是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疑将成为食糖消费高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根据预测,国内在“十三五”期间,食糖需求年均增速3%,预计到2020年全国食糖消费量约1800万吨,产需将会缺口扩大。为此,我国今后的糖业发展道路应该是:

3.1 立足保护和适度竞争发展蔗糖产业

拥有13.5亿人的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食糖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国作为全世界的人口大国,不可能把食糖需求寄托在他国身上,更不可能寄托在国际市场上。鉴于基本国情,我国与世界甘蔗生产大国相比,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少,机械化生产十分薄弱,必然导致甘蔗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这是我国甘蔗农业的先天不足造成的,难于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要保证13.5亿中国人的糖罐子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唯一的办法只有保护、支持和发展。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国内国际贸易日趋频繁的时代,任何产业和任何企业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因此积极面对国际市场的压力,提高生产水平,不断改革体制和机制,提高生产力,与国际先进蔗糖国家地区接轨,才是蔗糖产业发展的长远道路。

3.2 以甘蔗糖业为主兼顾甜菜糖业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可以发展甘蔗糖,北方可以发展甜菜糖,是世界上少有的可以同时拥有蔗糖生产和甜菜糖生产的国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较快,甘蔗糖料作物的可种植面积扩张有限,今后产量增加主要来自于单产增加,而我国北方甜菜糖发展面积大,是我国食糖供给的重要潜力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食糖产业经过几次大的转移,都是和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关联,近年来,在我国北方甜菜区,经济发展较慢,甜菜糖业显示了良好的比较优势,在2012年至2016年的我国食糖发展中,甜菜糖从占我国食糖总量的4%,提高到10%,食糖产量不减反增,值得行业内注意。

3.3 积极推行甘蔗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经营模式

我国蔗糖生产成本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关键因素在于我国以人工为主的甘蔗生产成本高,2016年开始,全球食糖进入新一轮的减产期,今后4~5年,将是国际糖价回升的时期,我国要珍惜并充分利用好国内外食糖价格回升的良好机遇,引导蔗糖企业将资金投入降低甘蔗生产成本的科技上,特别是要尽快提高甘蔗全程机械化应用范围,大规模降低甘蔗生产成本,使我国的甘蔗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这样,才能保障国内蔗糖产业的持续发展。

3.4 以供给侧结构改革转型发展蔗糖产业

为提升蔗糖产业发展水平,我国甘蔗主产区要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引领下,积极推动糖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广西出台实施了蔗糖产业二次创业的总体方案,力争在糖料蔗种植上,建成500万亩(33.3万hm2)“双高”基地,糖料蔗生产成本与食糖出口大国差距大幅缩小,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快速提升。云南省政府“十三五”也明确提出,甘蔗种植面积保持500万亩,平均单产达5t/亩(75t/hm2)以上,实现甘蔗总产2500万吨,出糖率13%以上,蔗糖产量达300万吨;通过发展健康糖产业、功能保健糖产业,使蔗糖产业产值达400亿元以上。主产区以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蔗糖产业发展道路,将对我国蔗糖竞争力的提升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S566.1

B

1007-2624(2017)02-0068-03

10.13570/j.cnki.scc.2017.02.023

2016-12-28

国家农业部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0)资助。

张跃彬(1969-),男,研究员,主要从事甘蔗科研工作;E-mail:ynzyb@sohu.com

猜你喜欢

食糖蔗糖甘蔗
蔗糖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巴西食糖产量在加速下降预期正得以实现
“0蔗糖”就是无糖?
甘蔗的问题
甜甜的甘蔗
5 g/L蔗糖处理有效改善春蜜桃果实着色及品质
掺HRA 对蔗糖超缓凝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黑熊吃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