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7年前资助马云的人

2017-03-27冰野

北广人物 2017年6期
关键词:纽卡斯尔莫利戴维

37年前资助马云的人

马云与肯·莫利夫妇

马云与肯·莫利父子

2月3日,马云来到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宣布:来自中国杭州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通过马云公益基金会,在纽卡斯尔大学设立了奖学金计划。这笔2000万美元的奖学金,是纽卡斯尔大学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规模捐赠。马云当天在纽卡斯尔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希望这个奖学金能够聚焦未来,让更多年轻人走出大学与自己的国家,去世界各地看看,并通过这些经历拥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他表示,在纽卡斯尔大学建立奖学金计划仅仅是一个开始,基金会将帮助更多年轻人去经历世界、改变自己。而这个奖学金的设立,跟马云少年时在西湖边的一段际遇以及一位曾为少年马云打开世界之窗的澳大利亚人有关。

一场不期而至的友谊

“你好,我叫马云。我刚刚开始学英语,我们可以做个朋友吗?”

“你好,我是David,这是我的父亲Ken,这些是我家人。很高兴认识你。”

1980年,刚刚打开改革开放大门的中国迎来了一支来自澳大利亚的代表团,这个代表团由澳大利亚·中国友好协会组织,和当时其他海外代表团一样,他们的行程主要围绕中国几个核心城市,包括杭州。莫利一家也在其中——父亲肯·莫利是一位刚刚退休的电气工程师,在1970年代加入了澳中友好协会;母亲叫朱迪,他们还有三个孩子:戴维、斯蒂芬和苏珊。1980年7月1日,他们来到了杭州。晚上,在西湖边游逛的时候,一个和戴维年纪相仿的中国男孩走上前来,微笑着,用略显稚嫩的英语和他们打招呼。戴维胸前佩戴着澳中友好协会旅行团的证件。“晚上自由活动的时候,我们在公园里玩火柴,一个男孩走过来和我们打招呼,他想锻炼一下自己新学的英语口语技能。他介绍了自己,我们互相寒暄了几句,约定之后再来这个公园碰面。”很多年后,戴维这样回忆道。

这个十几岁的杭州男孩,就是马云。在莫利一家人眼里,这个骑着自行车,到处主动和外国游客打招呼,以此来练习自己笨拙口语的少年,是热情、独特而上进的。他突如其来,也带来了一场不期而至的友谊。但在那个时候,莫利全家都未曾料想到,这个中国男孩,和这场源自西子湖畔的友谊,可以绵延至之后的悠长岁月。在那之后,马云与来自澳大利亚的戴维成为了朋友、笔友。马云开始定期与戴维以及他的父亲肯·莫利通信,并和戴维一样称肯为“father”。肯告诉马云,“把字距留大点,这样好在回信时把一些‘纠正’写在字距空白处。”戴维解释道:“爸爸想通过这些细致的纠正帮助马云更好地学习英语,他也鼓励马云说英语。”这样的通信持续了五年。

一场如此来之不易的旅行

五年后,马云21岁。在不停地努力之后,马云终于考入了杭州师范大学,并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及杭州市学联主席。就在那年暑假,肯向他发出邀请:年轻人,到澳大利亚来看看吧。1985年的马云,还从来没想过可以到中国以外的国家去看看。在当时有护照都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肯鼓励他:“试试看,说不定你就能拿到护照呢”。21岁的马云在这种鼓励下神奇地拿到了护照。但之后迎来的却是一连串拒绝——当时的赴澳签证只发给政府公务、探亲或留学等用途,连续7次签证都被拒绝。那时马云已经在北京一个地下室住了一周,带的钱接近花完。

为了促成马云的这次旅行,Ken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去了纽卡斯尔市政府,并向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发电报说明情况。已经几乎不抱什么希望的马云没有放弃。他再次来到大使馆,看见一个老外就直接跑了上去:“我已经在这里待了一个礼拜,这是我最后一次机会,我希望能申请到签证,我想跟你认真地谈一谈。”“你想谈什么?”“我已经被拒签了7次,等了一周。我已经没有钱只得回去,但至少得让我知道为什么被拒绝。”这个人坐了下来。马云跟他讲了那个故事,他是如何在西湖边遇到Ken和David的,他没有钱,在澳大利亚没有亲戚、朋友,但就是相信这个缘分,就想去澳大利亚看看。“他说你再待三天试试吧?我说不行。他说你再待30分钟?这个人最后说,‘你真的想要这个签证吗?我5分钟后告诉你。’”KEN的努力,和马云的永不放弃,终于使得签证通过。这是一场如此来之不易的旅行。

这场旅行真正改变了马云的人生

马云当时随身带了100美元,但始终不敢拿出来——这是从全家所有亲戚那里才凑到的,简直是全家人的全部家当。但这场旅行真正改变了马云的人生。肯·莫利的家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纽卡斯尔市郊区的新莱姆顿地区。这是马云第一次出国——一个月后,当马云回到杭州时,他好像已经变了一个人。

37年后,当马云第三次来到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回忆起那个时刻,他这么说道:“(1985年)在纽卡斯尔的29天,在我的生命中至关重要。我出生在中国,100%是中国制造,也从未离开过中国。但来澳大利亚改变了太多过去的认知,我开始觉得必须得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去思考。在那接下来的10年,我都在想中国需要改变,我们需要更开放的思想,我们要用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事物。”

这次旅行打开了马云的眼界,改变了他的未来。他也得以近距离的感受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日常生活。在纽卡斯尔,马云还惊喜地发现公园里居然有很多人在打太极,这也是他最喜欢的健身运动。面对外国人的马云并不羞怯。在当地郊区的一间会所,他甚至给当地的一个太极拳爱好者团体做了表演,主要是他平时学习到的猴拳和醉拳。当然,在那里马云也首次学到了澳式英语——后来很长时间里都被他错认为是正统英语。

马云与莫利一家的友谊逐步加深。在马云去过澳大利亚后,肯·莫利带着斯蒂芬·莫利(肯的次子)来杭州回访。因为父母家的房子太小住不下,所以马云只好把莫利父子安排到大学宿舍去住。马云放假的时候,他又带着莫利父子去乡下游览。回到杭州的那天晚上,马云摆了一桌酒席款待,还特地邀请了当地的一些贵宾作陪。

马云的大学生活并不轻松,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虽然不用交学费,但生活费是必须要交的,这笔钱让马云的父母感到为难。于是,肯·莫利再一次施以援手。“钱并不多,一星期也就5-10美元的样子。因此每隔6个月,我会给马云寄一张支票。”两年多的时间里,肯总共给马云寄了大概两百澳元。马云后来说,肯和朱迪为他所有的付出,“已经无法用任何言语来形容”。在马云家里和办公室里,一直有个位置,放着他与Ken家人的合影。这场友谊持续了24年。

2004年9月,在和西湖边那个少年相识24年后,肯·莫利去世了,享年78岁。曾经的少年马云,也已经40岁。马云十分悲痛,他在唁电中称呼肯为“澳大利亚‘父亲’和导师”。马云难过而遗憾地说,自己曾计划,有一天能和肯一起乘西伯利亚铁路旅行。这成为了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心愿。Ken没有上过大学,但是经常和马云谈起大学。37年后,这场缘分找到了最合适的注脚和落点——纽卡斯尔大学收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捐赠。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中国的文化语境里,同样传承着这句话。捐赠仪式开场前,马云和他的少年笔友,戴维·莫利在会场一角亲切聊天。似乎就像37年前,那场西湖边的偶遇一样……

冰野据新华社整理(原标题:37年前,马云在西湖边的一段际遇,为他打开世界之窗)

猜你喜欢

纽卡斯尔莫利戴维
纽卡斯尔做巧生意
有限莫利秩4的单坏群的性质
新世纪东西方城市更新的案例比较研究
“遗产导向”的英国纽卡斯尔格兰吉尔历史街区复兴策略解读
关于莫利秩3的无限群结构的探讨
关于莫利秩2的连通群的性质探讨
接力棒
礼品变废品
各有所“长”
高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