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人格榜样教育创新探索

2017-03-25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榜样人格学习者

胡 寒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大学生人格榜样教育创新探索

胡 寒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榜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传统榜样教育在工作理念、宣传形式、榜样类型以及实施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榜样影响力日渐式微。新形势下进行人格榜样教育需要创新思维,应该启发大学生自主选择“私人定制”式的人格榜样,充分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探索构建大学生人格榜样教育新模式,从而实现大学生榜样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

人格榜样;榜样教育;私人定制;创新

“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榜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传统意义上的榜样影响力日渐式微,榜样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要求。调查显示,91%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榜样因心理距离遥远、针对性不强、缺乏自主选择机制等原因,对自身的激励作用短暂。

传统榜样教育低效的现实表明,传统榜样教育模式在工作理念、宣传形式、榜样类型以及实施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榜样教育与现实需要的矛盾,亟需对榜样教育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探讨新形势下人格榜样教育的创新思维和运行策略,对榜样教育的与时俱进具有重大意义。

一 传统榜样教育的不足

调查显示,在“人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在生活中能感受得到传统榜样的影响吗?”一栏中,有 49.13%的大学生回答“能,但是对自己没有太大的作用”;40.37%的人回答“无所谓,没有什么影响”;3.88%的人回答“不能,只能用来仰慕”。在“作为大学生心中的青春榜样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一栏中,有79.61%的大学生认为是榜样的精神品质及人格魅力吸引了他们的关注。在“你是否希望有自主选择的榜样”一栏中,有81%的大学生对自主选择个性化的人格榜样心存期待。

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传统榜样与大学生之间关联性不强。面向大众推送的榜样可能与大学生活或心理距离遥远,其人格素质并不一定都符合大学生内心追求的方向,无法获得大学生精神上的深刻认同,难以长久吸引他们的关注,无法将之作为长期学习的榜样。

第二、传统榜样形象高大刻板、缺乏生命活力,尤其缺乏个性魅力,是一种“完美化”、不可企及的英雄人物,其行为很难为常人模仿。大学生是一个理性群体,“高大全”容易引起他们质疑,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第三、传统榜样宣传更多地以文字、图片、视频以及媒体报道等来进行,宣传手段存在局限性和形式化,常常重视表现共性,忽视个性,让人觉得这种形象是干枯的、抽象的,使大学生对榜样的了解也常常流于表面与肤浅,榜样的引导作用自然受到限制。

二 人格榜样的特质

区别于传统榜样,人格榜样是指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富有理想人格特质,深受大学生个体或群体推崇、喜欢、认同并自主选择的人格典范。

人格榜样所展现的理想人格,是一个民族或社会中人们最景仰的人格范式[1],是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特征的集中体现。人格榜样具有如下几个重要特质:

(一)目标理想性

人格榜样具有一定的“理想性”。现实生活当中的人们总是存在各式各样的缺点与不足,人总是希望能够克服和突破自己的缺陷,不断完成自我超越和实现自我价值,追求更加完满和幸福的人生。人格榜样具备学习者所不具备并且特别想要获得的素质与品德,是人们内心对于理想自我的一种投射。从心理学看,榜样实际是人们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要求的反映,是人生的一个个路标,是自我终生奋斗的发展方向。人格榜样也只有具备了学习者所不具备且非常想要获得的特质才会引起学习者的认同、喜爱与憧憬,榜样与学习者的关系才能得以确立。

(二)客观存在性

就人格榜样自身而言,其产生于人类对客观世界改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于其所存在的特定的社会历史结构中,不能超越现实凭空存在。因而,人格榜样自身的存在是客观的。就人格榜样的影响而言,它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对照,引导学习者向着理想所指示的方向发展。学习者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会将榜样身上的特质赋予于自我期望中。人格榜样的存在正是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种努力的方向,它在人们真实的本我与理想的超我之间架起了一道可行的桥梁。因而,人格榜样的影响也是客观的。

(三)正向认同性

将棱镜摆设至A、B两点上,然后在A、B的中间位置的轴向上P点处架设全站仪,分别观测A点与B点后,可以得到仪器到A、B点的直接高差,那么A、B两点之间的间接高差为:

人格榜样是人们走向自我完善的路标,也是人们对于幸福人生与美好自我的内心投射。这就决定了他们是积极向上的正面形象,是学习者主动选择与认同的对象。大学生充满青春活力,更加容易对正能量丰富的人产生认同感。不论是被推送的典型,还是经过学习者自己主动选择的榜样,其前提一定都是让学习者在三观、志趣、品位等方面产生实质性的认同与共鸣,否则榜样是无法对学习者产生影响的。人格榜样虽然身处于现实生活当中,却比大部分人更加接近“完美”,具有被青少年认同的强大的正向能量。

(四)“私人定制”式

针对传统榜样教育模式对学习主体内在需求忽视的不足,探索贴近时代的榜样选择机制,将说教、灌输演变为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使之成为由学习者内心推崇、主动模仿并最终将榜样精神品质内化于自身的活动,将产生显著的教育效果。相对于传统的榜样,人格榜样是每一个人自主的选择,他不再是“高大完美”难以学习模仿的英雄,而是青年学生心中可爱、可亲、可敬、可信的杰出或平凡的人。他们既可以是大众普遍推崇的先进人物或明星偶像,更可以是青年学生身边的、充满魅力的,具备符合当今95后青年学生价值判断、心理需求和审美情趣的、能够充分吸引青年学生的代表人物。不同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私人定制”式的人格榜样。

三 人格榜样的影响

人格榜样教育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一)有助于人生目标的确立

人格榜样教育的优势在于它能够通过榜样这一人格化的价值载体打动人和感化人,唤起内心的情感,激发上进的热情。人格榜样所表现的独特的人格品质和人格魅力,也是青年学生的理想在现实社会的投射,他们身上包涵着新时期的青年学生所认同的主流价值观,又具备值得学习的优秀人格素养,使人产生强烈共鸣。由于榜样人格当中包含了个人对于自我的期许,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人格榜样的成长经历和优秀特质来反推出每一个学生自身想要获得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可以通过分析人格榜样的职业生涯道路,总结出他们成功的因素,为学生提供参考与借鉴,帮助他们制定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

人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独特而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是个体精神风貌、心理特征的总和。健康的人格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快乐生活、自我完善、健康成长的保证。当代大学生屡屡出现因挫折承受力差而引发的各种心理危机,究其原因,更多的是源于大学生自身的人格缺陷。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人格榜样教育是大学生人格塑造不可或缺的方法和途径。在全面了解和分析青年学生所欣赏的人格榜样所具备的能力素质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大学生效仿人格榜样的特点,在学习中摸索,在摸索中进步,逐步培养优秀素质,促进人格良性发展,最终达到健康人格的习得与内化。

(三)有助于心理危机的化解

一个为学习者极为推崇和喜欢的人格榜样,将对认知产生偏差或心理产生危机的学习者发挥成效显著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学习者与人格榜样的对话其实是学习者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对话,人格榜样作为学习者内心深处的“理想自我”,在学习者出现心理危机时,可以作为自我又非完全自我的存在进行自我干预,及时预防、疏导与化解心理危机。人格榜样之所以会被学习者所喜爱与追随,是由于其具备学习者所喜爱与渴望的优秀素质。将人格榜样身上的优秀素质灵活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当中,充分调动自我调适的主观能动性,帮助自己从错误的思维和心理的危机中纠正过来,减轻性格中不利因素对自己人生的影响,是改变心态、调整认知、及时化解心理危机的有效途径。

四 人格榜样教育的实施

高校是大学生榜样教育的主阵地,探索新形势下榜样教育与学习的关系,注重个性化、多元化榜样类型的丰富,帮助大学生用合理的方式自主选择深受他们推崇与喜爱的特点鲜明、易于学习的人格榜样,将人格榜样教育融入大学生内心,榜样教育方能收效显著。

(一)唤起主动认知,强化自主选择

推介人格榜样,教育者要从满足大学生成长需求上下功夫。通过课堂教学、召开主题班会、座谈会等活动,对人格榜样加深理解。通过观看视频、分组讨论、以及畅想与榜样“面对面”等环节,唤起主动认知,引导大学生强化认同,从自己最熟悉、最喜爱的人当中找到“私人定制”式的人格榜样,再通过人格分析与对比,以榜样和自我为参考,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科学制定奋斗目标。这种方法的重要作用,就是坚持教育与自省相结合,既注重外部引导,又充分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将榜样的选择权交给大学生。其特征是激发学习动机,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营造一个积极导向、自由活泼的氛围,增强人格榜样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调查显示,87%的学生表示,通过向人格榜样学习,充分了解了自己的人格特质,进一步明确了自我发展的目标,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升。

(二)发掘身边典范,增强心理认同

用身边的人讲述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身边的典型因其平凡真实而心理距离更小,更加可信易学。通过召开师生优秀事迹报告会、拍摄校园短剧和微电影、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推送等措施,利用朋辈资源,深入发掘典型,塑造大学生身边的榜样,让学生看得见,听得见,认识到榜样就在他们中间。同时,在突出身边人格榜样身上的闪光点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能过分修饰美化其形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榜样首先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身上也不可避免地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多元化时代,我们不能因为榜样身上的不完美性而否定榜样。承认榜样的不完美性,是树立榜样的真诚态度。在某方面存在闪光点的身边人都可以成为榜样,榜样的可爱、可信与感召力,正是存在于血肉丰满的形象之中,惟其如此,才更能增强人格榜样教育的实效性。

(三)深化自我教育,促进知行转化

罗杰斯在他的基本假设中说:人都具有自我实现和成长的能力,有很大的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人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2]。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的境界。榜样教育是一个通过学习将榜样精神内化成自身品质的过程。人格榜样教育也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教育离不开正确的引导、启发,我们要重视增强大学生自省意识,培养自律精神,促进大学生“见贤思齐”。在人格榜样的教育过程中,尝试更多地运用潜移默化的隐性方式,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榜样的影响。如有针对性地选择推荐精品书籍,通过品读交流等活动使其受到榜样人格感染,自主接受榜样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环境影响人、感染人、塑造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寓榜样教育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逐步实现自我教育从自发向自觉、自主阶段的过渡,激发内生动力,追求自我完善。

(四)挖掘精神内涵,偶像转化榜样

“榜样”多指教育者给学习者树立的,具有现实性、实用性的学习对象,“偶像”多是指学习者自己主动寻求的,具有幻想性、浪漫性的模仿对象。“榜样”一般被认为是褒义词,“偶像”则常被认为是贬义或中性词。但心理学认为,“偶像”和“榜样”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两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点,比如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具备对学习者而言的心理认同、行为示范和情感依恋等要素。大学生尚处于后青春期阶段,很容易产生崇拜心理。由于偶像崇拜与人格榜样的学习在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上十分类似,大学生容易认同和模仿偶像身上所表现的优秀特质,故可以尝试将偶像纳入人格榜样教育。即顺应青年学生偶像崇拜心理特点,把偶像身上所蕴含的正能量的人格特征、意志品质挖掘出来,提炼出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具有正面导向意义的精神内涵,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模仿[3],从而将大学生所普遍崇拜的正面偶像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转化为人格榜样,提升人格榜样教育效果。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2]楚群山,廖小燕.试论人格榜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成云雷.榜样力量与人格优化[J].山东社会科学,2006,(7).

(责任编校:余中华)

An Innovation Exploration on Education of Personality Example for College Students

HU Han

(School of Metallur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3, China)

Exampl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thod and effective way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traditional example education is facing a series of challenging issues, and the difficulty focuses on work ethic, propagating method, example type, implementing measure, and so on. To address th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it is necessary to use innovative thinking on education of personality model under new situation. On one hand, we should inspire college students to choose “private custom” model of personality, aiming at mobilizing the initia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education fully.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construct new pattern of college student education regarding personality example, so as to achiev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for the traditional exampl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example; example education; private custom; innovation

2016-12-15

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编号:16B14;中南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编号:SZKT1519。

胡寒(1988— ),女,山西孝义人,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008-4681(2017)01-0143-04

猜你喜欢

榜样人格学习者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漫画之页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