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毛泽东对党内巡视制度的早期探索

2017-03-25阴树琪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从严治党中央中国共产党

阴树琪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论毛泽东对党内巡视制度的早期探索

阴树琪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开始了对巡视制度的探索,并十分注重加强对其的建设。1927年,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到湖南工作的经历,使其成为巡视制度的早期探索者。当代党内巡视制度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相关探索,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继续保持“两个务必”的强大制度保障。

巡视制度;毛泽东;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便开始了对巡视制度的探索。1922年,党获得初步发展,党员人数由最初的50多名发展到195名,直属于中央局的地方组织有武汉区、湘区、广东区执委,上海、北京地委等[1]。同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得随时派员到各处召集各种形式的临时会议,此项会议应以中央特派员为主席”,此处所说的特派员可以被看做是对巡视员的另一种称谓[2]。另外,中共二大还首次作出任命中央特派员到各地指导工作的规定[3]。192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四届执行委员会二次扩大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组织问题议决案》,再一次强调“派人到所属各处监督日常的党的工作”;“中央特派巡行的指导员,使事实上能对于区及地方实行指导全部工作”,这些规定为促进党的各级指导机关与各级党组织的关系奠定了初步基础,同时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始注重巡视工作的标志。

一 毛泽东是党内巡视制度的早期探索者

大革命失败之后,为了恢复、整顿党的组织,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党的组织问题议决案》在本次会议上得到通过,指出当时党在组织上的主要任务是“造成坚固的能奋斗的秘密机关”,使“每一党部都应严格的与其上级及下级党部建立极密切的极秘密的联系”[4]。随后,中央派出巡视员到各地实际指导工作,并要求省委、市委、县委派出人员,传达中央各项决议,对“下级党部选举代表及改组领导机关的会议”进行“党内讨论”指导[4]。八七会议后,瞿秋白在中央临时政治局分工之前征求毛泽东是否去上海中央机关工作的意愿。毛泽东回应不想去大城市住高楼大厦,而是愿到农村去,上山结交绿林朋友[5]。之后,他带着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和领导秋收起义的任务,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同彭公达一道去湖南工作。

1927年8月13日,毛泽东到长沙县清泰乡板仓农村考察农民土地问题。为此,毛泽东专门邀请到1位篾匠、1名老师、6位农民,开了为期两天的调查会。通过本次调查,毛泽东掌握了一些较为深入的真实情况,了解到农民要求全盘解决土地问题[5]。8月16日,湖南省委改组,会议按临时中央要求,指定彭公达任省委书记[4],毛泽东任委员。8月18日,中共湖南省委会议召开,毛泽东出席并参与讨论了如何贯彻八七会议确定的新策略。在会上,毛泽东指出:要“实行在枪杆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没有军事武装单靠农民力量是不行的。与此同时,毛泽东还针对土地革命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会后,毛泽东还特地向从湘潭韶关来长沙的5位农民征询对土地革命问题的意见。

8月31日,毛泽东乘坐火车计划到安源部署武装起义。途径株洲期间,中共株州镇宣传委员朱少连、湘潭县东一区区委书记陈永清等人向毛泽东作了工作汇报,毛泽东在听取汇报后做出了一些工作部署[5]。9月初,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军事会议在张家湾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以中央特派员与湖南省委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双重身份,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报告了湖南省委改组和新省委制定的关于秋收暴动的计划,并通报了各地的准备情况。会议确定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军事部署,决定正式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9 月19日晚于文家市里仁学校,毛泽东主持召开了有师、团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前敌委员会会议。会上,与会人员主要就工农革命军今后的行动方向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一种看法是坚持“浏阳直攻长沙”,而毛泽东则有不同主张。他根据当地农民起义没有形成巨大声势的真实情况,清醒地意识到起义军攻打国民党军队强固设防的长沙不是明智之举,军队应向南转移,深入农村山区,在那里敌人统治力量薄弱,便于保存、发展革命力量。这一正确主张得到了总指挥卢德铭等人的坚定支持,最终,会议通过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退往湘南。9月29日,工农革命军在毛泽东和余洒度的率领下,进驻永新县三湾村。当晚,前委会议召开,毛泽东对部队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原来部队缩编为一个团;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和党代表制度;将支部建在连上,在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立党代表,营以上设党委。同时,军队内实行民主制度,连以上设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平等。

事实上,由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临时中央虽任命毛泽东为特派员,却没有给予其更为细致、具体的指导意见,因此,巡视的成果往往受巡视员个人理论及实践水平的影响。不得不说,毛泽东对党内巡视制度进行了十分宝贵和有益的探索,值得充分肯定。

二 毛泽东对党内巡视制度的有益探索

从1927年8月毛泽东的工作行程可以看出,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较为准确地向湖南省委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改组了湖南省委,为秋收起义的实施做了较周密的部署,改变了临时中央原先做出的主攻长沙的起义计划,实施的“三湾改编”又将“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次革命活动是毛泽东早期的重要经历,也可以说是较早的巡视实践活动,对中国共产党的巡视制度做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一)了解情况,实事求是

毛泽东出生在湖南,在湖南长大,了解湖南的实际情况,并且善于思考、实事求是。早在1927年1月4日,毛泽东为答复当时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专门到湖南农村进行了为期32天的农民运动考察。在这32天中,毛泽东走访了湘潭县、湘乡县、衡山县、醴陵县等地,并与当地干部、农民、开明绅士等各个阶层进行了多次座谈,较为深入地掌握到了湖南农民运动的情况,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毛泽东在韶山曾说过:“我搞革命是为了无产阶级事业,我所爱、所交的朋友是穿草鞋的没有钱的穷人”[5]。2月16日,毛泽东就考察到的情况写成报告交到了党中央。报告反映了“农运好得很”的事实,农运发现了“从前我们对农运政策上处置上几个颇大的错误点”;农运不是“痞子运动”,而是“贫农乃革命先锋”;农民在农民协会领导之下,做了“将农民组织在农会里”、“政治上打击地主”等十四件大事[6],充分肯定了农民运动和农会的积极意义。

在工作期间,毛泽东还多次召集农民、工人等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百姓进行了座谈,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审时度势,做出了起义军应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的正确判断,充分体现出毛泽东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

(二)加强党的领导,促进党的建设

党的队伍战斗力强弱与党的组织建设密切相关,面对严酷的斗争环境,如何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使党无论在何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和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问题。毛泽东此次巡视之行的亮点之一在于,通过三湾改编的一系列具体措施,顺利地将党的意志有力传达、贯彻到了军队中,让党的组织变得更加牢固紧密,也为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党和人民的革命军队打下了坚实基础。1928年11月,毛泽东在 《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也对调整军队和党组织结构所起的重要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 “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1938年9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随后,制定、通过了《关于各级党部的工作规则和纪律的决定》,其中第二十条指出:“上级党委得向下级党委派遣巡视员,传达上级党委的意见,考察下面的情形报告上级党委”[7],推动了当时党内巡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三)密切联系群众,贯彻党的主张

毛泽东的巡视实践,体现了积极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优良作风。毛泽东一直对农民深怀情感,他曾提到过,党员干部要立刻下了决心,“向党里要到命令,跑到自己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中间去。夏天晒着酷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挽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要些什么”[8]。毛泽东深入农村进行调查、巡视,条件不可谓不苦,困难不可谓不多,但毛泽东依然能够保持自我,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艰苦奋斗,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同时,他丝毫没有从中央下来的“官架子”,而是和基层人民打成一片,用一颗真心换取人民群众对党的高度信任,这也使得党的主张在具体的工作中得到了有力贯彻与传播,为推动湖南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 新时期巡视制度对毛泽东巡视探索的继承与发展

毛泽东的巡视探索虽然在工作内容等具体层面与当今的巡视有较大差别,但是两者在指导思想、工作态度上具有一致性,新时期党内巡视制度是对毛泽东巡视探索与实践的继承与发展。

(一)巡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一直强调,“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9]。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一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在湖南工作的过程中,深入群众,征询他们的意见,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巡视工作一以贯之的最终目的。

新的历史时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及外部环境等重大考验接踵而来。在经受这些考验的过程中,党内易出现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危险,而要想避免这些危险,首先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巡视制度的建立、健全,无疑是时刻监督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法宝之一。根据2015年8月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规定,巡视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同普通党员、群众直接沟通。这一规定拓宽了党员和群众参与的渠道和范围,能够把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集中和综合起来,及时反映给上级党委,也及时反馈给被监督者,极大强化了各级领导干部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标准全面改进自我的意识,促使其形成“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10]的正确观念。

(二)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有力措施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敏锐地察觉到部分干部“思想上发生了堕落性质的变化”[11],“政治思想极不发展,党内生活极不健全”[12],因此,从严治党,确保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正确的政治、思想路线,一直是毛泽东所关注的重要方面。

新的历史时期,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关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党的十六大正式将巡视确立为党内监督制度,巡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轨道。2015年8月3日,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该条例是在2009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巡视条例(试行)》基础上,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修订工作而形成的重要成果。巡视条例相较于试行条例,调整、增加、细化了关于对巡视机构设置、相关人员职责、巡视范围和内容、工作方式和权限、工作程序等方面的规定,如条例特别增加了巡视的范围和巡视对象,要求巡视工作“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扩大了巡视的范围;在监督内容上,巡视条例做出重要调整,更加注重对党员干部在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考察;在工作程序上,巡视条例改进了问题线索的处理方式及时限,完善了人事上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并从内部通报改为用“适当方式公开”,确保了巡视工作的有效性、公开化和常态化,使巡视真正成为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有力措施。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巡视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13]。因此,王岐山在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强调:“突出坚持党的领导,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从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高度,深化政治巡视,发挥利器作用,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14]。

(三)巡视是新时期我党继续保持“两个务必”的制度保证

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在湖南工作的过程中,曾被与国民党相勾结的民团抓住,在白色恐怖的阴云笼罩下,其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毫不退缩,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应具备的艰苦奋斗精神。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大局已定,但伴随之而来的,还有严峻的执政考验。因此,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严肃告诫全党同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当今,新的国际国内形势迫切要求我党继续加大党内监督力度,尤其在廉政反腐问题上必须采取严厉措施,坚决打击党员干部违法乱纪行为,着力纠正少数干部中间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歪风邪气。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要更好地发挥巡视制度的监督作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2015年,中央巡视组巡视83个单位,累计谈话1.5万余人次,受理各类信访12万余件次;发现了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3000余件、“四风”突出问题400余件,督促查处450余名非中管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向83个单位反馈了750余个问题,提出整改意见650余条[15],充分发挥了震慑遏制作用,为监督党员干部在新时期继续保持“两个务必”提供了重要制度保证。

[1]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卷1)[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2]凌海金,杨会清.革命动员、群众路线与巡视制度[J].贵州社会科学,2014,(10).

[3]陆建洪.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由来与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2010,(5).

[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6]毛泽东选集(卷1)[M].1991.

[7]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选集(第11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8]毛泽东文集(卷1)[M].2009.

[9]毛泽东文集(卷2)[M].2009.

[1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的讲话[N].新华网,2015-09-13.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2]毛泽东文集(卷6)[M].2009.

[13]习近平关于巡视工作的一组重要论述[J].党的文献,2015,(1).

[14]王岐山在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强调:突出坚持党的领导 聚焦全面从严治党[N].人民日报,2016-02-24.

[15]王新民.聚焦全面从严治党 利剑作用更加凸显——2015年中央巡视工作综述[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01-10.

(责任编校:简小烜)

MAO Zedong’s Early Exploration of the Inspection System of Inner-Party

YIN Shuqi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6, China)

The exploration of the inspection system has begun sinc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ounded, and the CPC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its construction. In1927, Mao Zedong’s visit to Hunan as a central commissioner made him an early practitioner of the exploration of the inspection system. The contemporary inspection system carries on and forward MAO Zedong’s relevant exploration, which becomes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of the tenet of serving the people wholeheartedly, the determination of Party self-discipline and building, and the indication of “Two Must”.

inspection system; MAO Zedong; Party’s building

2016-12-13

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繁荣类项目“历史党史人文研究”,编号:4CX12106G。

阴树琪(1992— ),女,山西运城人,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党史。

K263;D232

A

1008-4681(2017)01-0054-04

猜你喜欢

从严治党中央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