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

2017-03-25许友元

财会学习 2017年6期
关键词:实践与应用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

许友元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内部控制机制与固定资产管理的关系进行阐述,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中缺乏激励监管机制三分方面入手,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内部控制机制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应用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固定资产管理;实践与应用

事业单位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重要组成部分,为事业单位今后发展奠定重要物质基础。如果固定资产没有得到持久的、科学的管理,就会使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出现流失或者损失的现象,进而给事业单位的今后运转和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合理保证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因此,加大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力度,是推动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关键措施。尤其是针对当前经济上处于稳增长、调结构和事业单位转型改造的的特殊时期,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内部控制机制与固定资产管理的关系

因为内部控制机制的发展属于一个系统工程,不同的组织、组织的不同发展阶段及不同的发展目标等导致组织的内部控制机制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单就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而言,就是为了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应用安全,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以达到提升固定资产管理质量的目的。基于此,当内部控制机制的执行效果越明显时,固定资产管理发生风险的概率也就越低。落实内部控制机制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事业单位的财务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对财务控制时,必然要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实质上,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应当对财务管理进行规范,以此来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可见,固定资产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内部控制机制的设计并有效执行,便会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积极的效果。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前,大多数的事业单位都没有对固定资产实现统一管理,通常都是由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由总务部门主要负责设备的计划采购等管理工作,设备部门主要负责设备的维护和使用,这就容易导致固定资产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多头管理且不相协调混乱情况。加之相关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也不完善,导致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权责不够明确,部分固定资产都无法依照要求来进行记录,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能及时得到核销,从而造成账而不符、账而不实的现象。

(二)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善

大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过程中,没有制定完善、有效的核算方式,和固定资产标准清单,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失真的现象。现阶段,大部分的事业单位依然采用原始的成本核算方式来开展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不计提折旧,导致核算方式无法适应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特别是使用新型科技设备的事业单位,由于资产更新淘汰比较快,如果不能应用加速折旧的方式进行核算,且不计提充足的资产减值准备金,会出现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的情况。

(三)固定资产管理中缺乏激励监管机制

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以及监管机制,使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大部分的设备维修和管护达不到实时性要求,固定资产损耗和浪费的现象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事业单位一般主要注重业务工作的开展,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一般不太关注资产的耗费大小和进行成本费用管理,因而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缺少合理、有效的激励监管机制和制度约束。

三、内部控制机制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应用措施

(一)完善内部机制,形成有效监督

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包含的行为主体较为广泛,所以,需要制定合理、切实有效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作为各主体的行为规范,对各个行为主体的固定资产管理活动进行约束和监督。首先,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采购、应用、检修、报废等工作时,要加大监管力度,构成财会、审计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制衡制度。其次,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是内控机制的主要负责人,对于重大的资产管理事项要由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审批。最后,事业单位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时,需要在单位内部构建一个预算管理部门,利用有效的固定资产预算来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约束性和规范性,防止随意性。

(二)将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

事业单位负责人要充分地认识到,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事业单位的运营和运作的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事业单位的负责人需要注重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把内部控制机制全面有效地运行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首先,事业单位负责人要认识到内部控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地发挥作用,构建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针对已经构建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的事业单位来说,相关的负责人更要起到引导和带头的作用,严格依照内部控制机制的相关要求,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管和控制,进而将内部控制机制实施到实处。其次,事业单位需要在内部创造一个适宜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氛围。事业单位需要加大对内部控制机制构建宣传力度,让事业单位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能认识到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地参与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给内部控制机制的落实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促进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全面地发挥。

(三)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发挥控制监督作用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内部部门及业务日趋复杂,给固定资产加大了管理难度。如果不能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管理,就会出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盲目购置,低效使用甚至闲置的情况;一些人员还会借助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存在的不足,利用自身的职权,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盗用和占用,从而给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造成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内部审计成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机制非常必要的一环,通过构建专业内部审计部门的方式,对事业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审计,将内部审计的工作融入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机制中去,其审计的目标一是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二是有效的内控制度是否被正确执行。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在构建专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和构建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中,需要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和控制。这个信息系统需要把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所有环境,例如采购、应用、检修和报废等环节进行记录,同时还能对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资产减值测算等的方面进行全面反映。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力度,不仅可以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同时还能推动事业单位稳定健康地发展。但是结合当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力度不到位,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能全面掌握固定资产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之间的联系,从而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普遍偏低。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完善内部机制,形成有效监督,将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同时通过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等方式,对固定资产管理状况进行监督,提升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给事业单位带来更高的社会效益,给事业单位稳定、健康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媛媛.内部控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23:106+125.

[2]王艷.内部控制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运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9:36-37.

[3]梁文贵.浅析公立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对内部控制机制的应用[J].新经济,2016,26:127.

(作者单位:庐江县矾山镇财政所)

猜你喜欢

实践与应用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三段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论在小学英语教育中语言艺术教学的实践与应用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关于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