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发展的启示与前瞻

2017-03-24付鹏

艺术评鉴 2017年1期
关键词:启示

付鹏

摘要:我国社会近些年来呈现出极好的发展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促使我国文化发展也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呈现出勃勃生机,从而推动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得到大多数观众的认可,并且在表演形式及内容上逐步优化,更彰显出中国民族化特色。本文简要分析当前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发展的现状,并针对其未来发展方向给予了相应的探究,从而进一步推进中国歌剧表演获得更理想的呈现效果,带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歌剧 表演艺术发展 启示 前瞻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1-0153-03

中国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歌剧表演形式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得以不断发展完善,为我国社主义建设增添文化内涵,促使我国文化事业蒸蒸日上,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文回顾了歌剧表演艺术的发展,重点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及弊端,并且深入探究了歌剧艺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從表演的民族化、多元化的表演形式、完善表演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从而推动我国歌剧艺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以民族性追求为主

针对我国歌剧表演艺术而言,在其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中,民族性追求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其长远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属于歌剧表演的核心所在。从中国歌剧艺术诞生之初,它具有极强的民族化烙印,肩负着发展文化事业的使命,而且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前提之下发展起来的,比如《秋子》《白毛女》等,这些作品体现出浓郁的本土文化。从歌剧《白毛女》来说,其起源于中国戏曲表演,是歌剧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作品,开创新的文化年代。除此之外,在中国文化传承过程中自成一体,可谓是光耀东方,显现出独特文化特征,而且具有一定的审美标准,上述特质存在于中华儿女的骨子里,是中华民族的特色。而歌剧艺术在中国的发扬光大离不开大众的支撑,这是必要条件。

歌剧艺术的发展阶段是与我国民族发展的几个阶段密切相连的,深刻的反映那个阶段的主题,但是无论是在哪个发展阶段,都必须坚持民族性追求,彰显民族语言特征,并且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种呈现,这样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推动歌剧表演艺术的发展,终将被时代所认可。

二、构建开放性的民族文化

从目前情况分析,当前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并且是处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逐步加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交流属于双向的,无论是对一个民族而言,还是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中国近代发展过程中,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从而促使中国不得不忍受百年的屈辱历史。近代史发展中,“西学东渐”思想逐渐盛行,但是这对我国文化造成的影响是双面的,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及震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的交流,应以开放性的民族认同为前提,而中国歌剧的发展与“西学东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对歌剧表演艺术学习及引进的过程中,经过百年发展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促使歌剧艺术在我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在接下来的歌剧发展中,可以说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是本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一种体现,从西方歌剧中吸收其精华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歌剧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片面性和狭隘性,最好是运用开放的姿态,采取发展的眼光,促使中国歌剧发展推陈出新,由中国迈向世界。

对于中国歌剧来说,必须具备开放的民族主义文化认同取向,不仅要具备开放的勇气,而且还需具备开放的智慧。有了勇气支撑,将在某种层面上防止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加快本国文化的发展,避免出现全盘西化的情况,从而保障我国歌剧文化的精髓;而针对开放民族主义文化认同来说,需要基于世界性文化认同,将其民族化认同有机结合在一起,这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继而积极向先进文化靠拢,关注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脉络。

三、寻求多元化表演形式

近些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国之间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与频繁,基于多种文化的熏陶,从而推动世界文化背景逐步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针对上述文化巨变,大众的审美取向必然会发生变化,审美需求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无论是单一的文化形式,还是固定的文化题材都难以吸引大众的眼球。随着大众审美需求的多元化趋势,中国歌剧表演形式也要随之发生改变,从“细分市场”方面逐步优化,实现多元化发展道路。

歌剧表演艺术寻求新的发展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分别是模仿与描红,这是探索的基本方法,无论是哪一种艺术都是经过长久发展累积而来的,绝不是凭空出现的。立足于传统,对现在的艺术形式给予模仿,同时进行描红,这是艺术发展不可缺乏的步骤。首先,从模仿层面来说,在模仿过程中,将会出现粗制滥造的情况,而且还会存在胡乱拼接的情况,然而经过不断的尝试与探索,历经磨合之后,将会呈现出新的艺术呈现形式,具有创新与多样性特点,同时还具有多元化特点。中国歌剧发展这一方面表现出极佳的效果。众所周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非常悠久的文化历史,在每个年代与地域,大量艺术形式层出不穷,比如民歌、戏曲、曲艺等,可谓是璀璨耀眼,数不胜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为我国歌剧艺术创作给予了有效的素材资源,从而推动中国歌剧表演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给予极大的发展空间,促使中国歌剧表演艺术逐渐走向世界。

从某种层面来说,多元化的发展是历史变迁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变革的需求,从现状来看,中国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中国以更强大的开放姿态迎接世界文化经济的冲击与交流,接纳世界发展的新鲜事物。中国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几乎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发生在大众身边的鲜活故事,这些都为中国歌剧创作给予了素材。相关创作人员需要在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运用歌剧艺术展现身边事,这在某种程度上更能与观众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推动中国歌剧艺术呈现更多的发展趋势。基于上述因素,现代歌剧创作艺术家通过不同渠道,从国内外汲取有效的素材资源,继而创作不同的艺术呈现形式。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艺术呈现将会得到更多观众的认可,并且发展之势势如破竹,且能够传承与发展下去。因而从整体角度分析,中国歌剧的发展必须要以多元化的发展为前提,继而逐步改革与创新,然后通过质变引起量变,进一步促进我国歌剧发展实现突破性的发展。

四、建设优秀的表演队伍

中国歌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里布表演人员的支撑,而中国歌剧要想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必须要完善表演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专业的表演人才,使其具有国际水准。从整体角度分析,歌剧人才培养是相对繁琐的过程,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第一,注重舞台实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歌剧属于综合艺术,实践性是其非常突出的特征,讲究“知行合一”。在歌剧表演中,必须要具备戏剧表演的如下元素:角色塑造、台词、肢体语言、舞台形象等,特别是在重唱及合唱中进行有效的合作,從而促使其综合素养得以显著提升,对于表演人员而言,丰富舞台实践是其在舞台上彰显能力的基本要素,他们不仅要学习基本的歌唱表演,而且还需学习大量歌剧曲目,从而促使其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从目前情况分析,很多歌剧演员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很多都是从音乐学院声乐专业毕业之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就进入歌剧团,因而很多实践经验都是在之后的表演中累积的,这使得年轻演员在表演上比较欠缺。所以说舞台是培养与锻炼表演人才的最佳场所,只有通过舞台的历练才能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歌剧表演人员。

第二,传统戏曲表演的缺失。相较于国外歌剧表演而言,中国歌剧表演有所差异,其主要是从本民族的文化层面着手,尤其是中国民族歌剧,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风味。针对中国歌剧创作而言,不仅借鉴了传统民歌,而且还能从戏曲元素中汲取资源,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歌剧表演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有相应的表演功底。所以针对歌剧表演人才来说,传统戏曲表演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应该对其进行全面的学习,这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所在,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审美能力。针对歌剧演员来说,二度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进行二度创作才能在某种程度上让歌剧表演更具魅力,更能打动观众与其具有思想的相通。作品需要表演人员去演绎才能突显其经典性。针对表演人员而言,在进行创作过程中,需要对作品的背景有所了解,并在思想及作品上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对作品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这对创造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因素,然后借助丰富的社会经验累积,有效诠释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丰富作品创作。歌剧表演人员能力的提升可以推动中国歌剧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走向世界。

五、结语

中国歌剧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中国特色,而在中国歌剧发展的过程中经历机遇与挑战,促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民族化特色,而且以开放式的姿态不断完善艺术创作,通过优化歌剧表演人才的培养推动歌剧发展得更为全面,从而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呈现出极好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胡鹏.追本溯源·中国民族歌剧的艺术魅力——新时代背景下对歌剧《白毛女》的艺与思[J].戏剧之家,2014,(07).

[2]曹金,盛雯.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发展的启示与前瞻[J].歌剧,2014,(07).

[3]史海静.歌剧《原野》声乐旋律创作及对声乐表演的启示[J].陕西教育(高教),2014,(11).

[4]赵巍.论歌剧在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的发展与启示[J].大舞台,2012,(01).

[5]于君.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连接[J].黄河之声,2016,(03).

[6]尼洪涛.从第二届武汉中国歌剧节看中国原创歌剧的发展[J].大舞台,2015,(08).

[7]黄奇石.红色歌剧经典启示录从中国音乐学院复排《小二黑结婚》谈起[J].中国戏剧,2011,(07).

[8]蒋一民.攻坚克难开创中国歌剧创作新局面——“2013中国歌剧论坛”综述[J].人民音乐,2013,(10).

猜你喜欢

启示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浅谈庄子眼中的“至德之世”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浅析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新词英译的特点及启示
国外企业融资主要监测体系、法理依据及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