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态律动在高师视唱练耳课程中的运用策略

2017-03-24陈江英詹燕君

艺术评鉴 2017年1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视唱练耳策略

陈江英+詹燕君

摘要:本文以新课改要求为出发点,指出高等师范院校应该改革音乐课堂教学,丰富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新型音乐教师的培养。提出在视唱练耳课程中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进行教学,阐述了体态律动教学在培养学生乐感、节奏感、音乐思维等方面的运用策略,提高了师范生的音乐素质。

关键词:体态律动 视唱练耳 策略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1-0096-03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在课程设计思路上要“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获得对音乐的亲身体验,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音乐能力”[1]。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要注重体验、模仿、探究的实施,在传授教学内容时要重视音乐实验中的创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新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要依靠高等院校培养的新型师资,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必须根据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更新教学理念,对高师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改革高师课堂教学,引入与中小学新课程教学相匹配的课堂教学机制,创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

一、在高师视唱练耳课程中渗入体态律动教学法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以他的运动觉理论为基础通过长期的音乐教育实践创立了一整套的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由节奏律动、视唱练耳、即兴三部分组成。它强调在音乐学习中以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继而转化为知觉、信息和认知,教学内容由“体态律动”教学方法作为具体实施手段贯穿三部分内容。所以视唱练耳在达尔克罗兹的教育体系中与体态律动密不可分,视唱练耳的学习是通过结合体态律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发展听觉和记忆能力,继而增强内心听觉,内外兼修,促进对音乐本质的理解。

视唱练耳课程作为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基础课,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乐谱的视唱能力、音乐记忆听写能力。这种国外引进的优秀的音乐教学体系,体态律动教学法为我国的音乐教育打开了新的天地,改变了将音乐教学局限于音乐,只以旋律、和声练习为主的现状。体态律动通过身体各部分在音乐中的律动,体验身体与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对音乐、自我、自然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索身体、音乐与自然生态律动之间的关联,体态律动教学法对音乐的学习具有特殊价值,应该积极尝试并将其用于视唱练耳教学课堂之中。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更好地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而非专门的音乐表演人才,因此学生要具备将所学知识运用于音乐表演及教学实践的能力,具备专业和教学的双重能力。将体态律动这一国外优秀教学法融入到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中,在基础音乐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感性的音乐教学,是对传统视唱练耳教学法的一个很好的扩展,同时也是为培养新型师资改革课堂教学的一种创新教育。

二、在视唱练耳课程中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的策略

1.通过体态律动,触发内心听觉,培养良好的乐感

乐感是欣赏者的审美感官之一的听觉器官对客体即音乐作品的感受力。每个学生的乐感不相同,引导他们学会借助自身体态律动来表现音乐,是一个有效地提高音乐感觉的举措。乐感的训练必须有内心听觉的支持,这样音乐美感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内心听觉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主要的还是记忆和想象。

人对音乐的身体反应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但我国的传统理念和教育模式较大地抑制和削弱了这种本能的反应,影响了对音乐的感觉。体态律动教学法正是运用身体律动来唤醒和调动最原始的人类行为,激活人的情绪,加强了身体对音乐的反应本能。通过聆听和身体运动引发运动觉反应,這种反应以声音感觉和肌肉感觉合成的印象为基础,使连接听觉和身体知觉基础上的整个身体与大脑沟通,达到技能技巧训练与音乐情感体验的平衡,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和提高音乐记忆能力,激发联想,发展内心听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进行身体律动,让学生全身参与到感受音乐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音乐想象,调动他们的身体反应,将身体的体验转化成对音乐的情感认知,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本能,较好的触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培养了学生丰富的音乐想象力、表现力,加强了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

2.应用体态律动训练强化对音乐的体验,培养良好的节奏感

节奏感是音乐的重要元素,是音乐美感的来源。人具有天生的节奏感,但需要诱发和培养,才能对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起到积极的作用。严格而训练有素的节拍及节奏感,是音乐教育专业培养训练学生乐感的重要环节之一。节奏的学习如果采用机械的学习方式,学生会感到乏味、枯燥,印象不深或无从掌握。因此节奏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内在欲望出发,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在节奏训练过程中渗入体态律动的各种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体态律动通过身体的运动对音乐加以“反应”,从而促进人的各种感官和机能的发展,并不断发掘出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以及创造力。

通过体态律动可以体验音值的长短,音乐的强弱节奏感。例如可通过声势、个体、集体律动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节奏,通过肢体运动来表现多声部节奏、交替变化的节奏,不同节奏等,让抽象、枯燥的音乐知识变得形象化、趣味化,培养内心节奏感;借助体态律动,不断叠加动作,可以巩固节奏感;学生通过边听边动感知音乐节奏,充分调动学生听觉和动觉,逐渐形成稳定的内心节奏感;克服了传统单一坐着不动的上课模式,既享受了音乐与肢体活动的快乐感,又较好地掌握了音乐节奏。

3.精心设计体态律动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视唱练耳课程中实施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同时也要向学生传授通过肢体运动体验来阐释音乐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要遵循“体验先于认知”的原理,不能将体态律动等同舞蹈混淆。为此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设计律动课堂。合理开展快速反应、跟随表现、因素替换、卡农式练习等,合理设计走、跑、跳、跃、奔腾、歌唱、说话等动作,将音乐中节奏的速度、时值、力度、重音、旋律发展、音色变化、强弱对比起伏等各个方面细致的表现出来。体态律动教学法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开展体态律动教学的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想象,设计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在体态律动课堂上“自由”“随性”,帮助学生解放思想、鼓励学生表达自我、展现自我,促使学生形成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发展创新思维。因此在体态律动教学中处处呈现着创新、自由和不断展现自我的意识,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采用多样化的体态律动教学,活跃学生音乐思维能力

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体态律动,改变了音乐教学中以听赏、歌唱的传统教学模式,唤起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意识,极大地调动了他们聆听音乐的自觉性,通过体态律动向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在感受音乐情绪的基础上从运动觉、听觉、视觉的记忆中进行重新组合,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思维。

在视唱练耳课堂中采用内容丰富和形式活跃的体态律动教学方式能有效地唤起学生乐感、节奏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与创造潜能,活跃音乐思维。情境式教学精心设计具体生动的“境”,并通过学生的体态律动体验,让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达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游戏式教学用表现音乐要素的身体运动作为应答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体验,通过姿态、手势和身体动作轻松、活泼地把内心情感表现出来;合作启发式教学是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常用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的体态律动,小组化的合作体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化、趣味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增强,激发了学生的创意灵感。

开展形式多样化的体态律动教学,提供一个宽松的、自由、创造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获得音乐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发展,让他们用富有想象力和充满个性的习得回应教师,弥补了视唱练耳学习中感觉、感知、感悟、感情全面培养的需要。以体态律动为核心,重视即兴、游戏式教学、启发探究、协作发现式多样化的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插上了翅膀,极大地活跃学生音乐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音乐思维的培养。

三、结语

为了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视唱练耳课程中渗入体态律动教学法,摆脱过去循规蹈矩的教学理念,通过体态律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语言,體验、参与、实践音乐,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自我突破和创新,促进了学生音乐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形成,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有利于新型音乐师资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

[2]费薇.体态律动在我国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周骏.从听觉到运动觉的教育艺术[J].北方音乐,2014,(06):249.

[4]赵薇薇.律动教学在高中音乐课中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3,(71):180.

[5]陈旭.达尔克罗兹教学法运用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探索[D].苏州:苏州大学,2014年.

[6]董明倩.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体态律动”应用探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7]朱智.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相应的能力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6,(07):119.

[8]黄慧.音乐新课程教学法探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9]张海燕.视唱练耳课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及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03):69-71.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视唱练耳策略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少儿器乐教学法创新研究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欣赏能力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