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与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7-03-24刘会轻

艺术评鉴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刘会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提升人才专业素养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高师音乐教育亦承担着培养声乐人才的艰巨任务,但我国部分高师音乐教育依旧存在很多不利于学生发展的问题。因此,需要摒弃传统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建构创新型声乐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专业化发展。本文将就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其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师 音乐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1-0090-03

高师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出优秀的小学、中学音乐教师,其中声乐课程是专业中最重要的技能型科目。教学过程需要生动且形象,教学内容需要更丰富,且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但部分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学内容较为传统,没有将师范课程有效融入其中,因此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声乐人才的发展,不利于对其的培养。

一、高师音乐教育培养声乐人才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不一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各大院校招收的学生基础不一,很多高中为了应付高考,对学生进行速成教育。因此,部分学生对音乐并没有良好的掌握,其对音乐的感知度较弱,且不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因此后期教育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点。此外,高师院校的扩招,部分低分学生也可被录取其中,但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自觉性都无法达到标准,在需要自觉性的大学生活中,很难完成学习任务,毕业时无法达到专业化的标准,亦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职业技能较弱。

(二)教学方法较为滞后

教学方法滞后的问题不仅存在于高师音乐教育中,大部分院校的教学方法皆有此问题。首先,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师较为匮乏,很多教师同时教授不同课程,因此其教学压力过大,且专业性不足,声乐教学中需具备的专业技能达不到标准。此外,教师的教学技能也需要有所提升,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且传统。大部分教师依旧采取“一言堂”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长此以往,学生易失去对本专业的兴趣,转而将注意力集中在玩乐之中,教學成果体现不够明显。

(三)教学内容稍有缺失

教学内容是高师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模块之一,若教学内容无法达到专业化的标准,学生的发展将会被制约,其中,所缺失的大部分为实践类课程及教学类课程。理论课的学习若得不到实践,学生在应用时只能如同“纸上谈兵”一般。此外,高师教育意在培养专业化的教师,因此教学技能必须具备,如果缺乏教学类课程,并没有相应的教学实践,学生无法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无法达到专业化教师的标准,不利于对声乐人才的培养。

二、高师音乐教育需包含的教学内容

(一)声乐理论

声乐理论课程是高师音乐教育中最基础的课程,要通过声乐的历史发展使学生明确其来源,并能有效推测其未来的发展。声乐的理论与基本含义亦是学生学习声乐的基础,并且在此之上,教师还应传授各类乐器的构造与历史发展,使学生明确其发音原理,能够将声乐理论应用其中。此外,各类歌唱与表演的理论也应纳入教学内容之中,并使学生明确歌曲的语言及唱法。教学时将此类课程穿插讲解,贯穿始终,使学生真正掌握理论基础,为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演唱、表演技能

成为一名专业化的声乐人才,不论其从事何种行业,具备演唱与表演技能都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内容中要将演唱、表演技能纳为重点内容。其中要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声乐技能的同时,向学生传达表演能力的重要性。表演应与声乐演唱紧密结合,讲究声情并茂,亦需要对声乐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处理。教师要向学生讲解所学声乐的风格与内涵,促进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表演,以此充分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与演唱能力,对其专业化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三)教学理论与实践

作为一名高师音乐教育学生,培养其专业化的教师技能十分重要,因此,教学内容中必须包含与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及相关技能,并能将其有效应用于实践活动之中。教学理论知识要向学生介绍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此外,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也需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需将其用通俗化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其次,教学理论中需要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一名专业的教师需要运用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以此来更好的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境况,并为其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相应技能,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有效消化,还应开展相关实践课程,其中要包含对音乐技能表演的实践,还应包含教学实践。学生可以在模拟课堂中变成一名教师,充分将所学知识应用其中,教师应对其进行有效的点评,并对其中错误之处进行改正。通过完整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促进学生向专业化教师发展,并能培养出优秀的声乐人才。

三、构建高师音乐教育声乐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完善教学体系

教学手段关系着教学成果,因此,教师要适当创新其教学方法,做到与时俱进,用更正确的方法为学生构建更完善、更专业化的课堂。然而,声乐教学课程结构较为丰富,教师需要根据不同课程设计不同教学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以推动课程不断发展,使学生学习成果较为明显。教师可根据学生基础,将其分为不同小组,因此,教学形式可分为三种方式:集体课、分组课、单人课。

集体课通常是对理论课的学习,教师要先制定好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可将重点理论知识制作成多媒体形式,将其运用图像、声音等方式直观的展现至学生眼前。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以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此外,在分组课程之中,教师可将重点课程事先安排给学生进行预习,并令学生在课上进行讲解,后由教师进行评价与改进。运用此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加深其对知识的印象,更好的掌握知识,而且通过此法能够培养学生讲解课程的习惯,也能有效验收其对教学技能的掌握,为日后完整的教学实践奠定基础,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

理论是学习的基础,而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升华,只有添加实践类课程,学生才能得以更好的掌握知识,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实践课程也应具有一定的针对化特点,根据不同的课程制定不同的方案。为此,教师依旧可以根据三种教学形式进行有效的构建。在集体课中,学生学习的大多为音乐理论知识,其中包含音乐的历史发展及乐器的发音原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编排音乐剧,由学生承担编剧、导演及演员,可以将所学知识充分融入于音乐剧剧本中,用表演的形式向教师展现自身的学习成果,表演方法与技巧皆需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由此方法,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充分记诵于头脑之中,并理解其运用方法。

分组课程与单人课程所针对的实践课主要与表演、演唱、教学相关。为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举办不同活动,发动学生积极参加,并且表演与课程相关的声乐,充分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表演之中。学生在表演时可加入比赛机制,分组进行。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监督、互相鼓励,确保每一个学生皆能参与其中,结束后由教师点评,每组的优缺点皆以公开形式进行公布,利用学生的好胜心,促进其自主学习,自主改正。此外,在教学技能实践方面,不可以小组形式进行,应该确保每一名学生皆能进行实践。为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建立相关的实践平台,学校积极与企业或中小学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加强学生的教学能力。

(三)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致力于培养专业化教师人才,但如果作为一名专业化不高的教师,或教师资源较为匮乏,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需要构建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首先要解決师资较为匮乏的问题,需要向更专业的高师院校聘请相关优秀硕士研究生或优秀本科毕业生。要根据课程体系进行针对性招生,防止出现一名教师教授多门课程的情况。此外,还要对教师的专业性进行培训,加强教师关于声乐专业化的培养,亦要对心理课程进行培训。使得教师能够通过与学生多加交流,了解学生现状,并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改进,而且,还要加强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教师善于运用现代教学设施,丰富学生课堂生活。此外,要培养教师具备更专业的思想道德素养,以做到引导学生思想步入正确的方向。

(四)完善课程安排

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需要更加完善,不仅要包含音乐专业类课程与教师技能课程,还需添加相关音乐鉴赏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其健康发展。此外,步入大学的学生刚刚脱离父母的保护,心理与思想可塑性较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规范,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从而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五)完善考评体系

在为学生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并为其完善教学手段的同时,还应完善相关的考评体系。考评体系,顾名思义,其中要包含完整的考试与评价体系。传统的声乐考试,通常为学生表演或对理论知识进行测试。但在高师音乐教育中,要通过闭卷考试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教师要担当主考官,为学生设立相关的情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演,以此来测试学生的运用情况,而且教师还要检测学生的教学技能,可以使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教师与其他学生共同听讲,最后对其表现进行打分。标准要包括学生语言是否流畅、是否具有正确的教态、是否真正将知识讲解透彻,学生是否积极响应等。

评价体系要依据学生的考试结果而言,本专业教师应该自发组成一支专业评价队伍,通过综合多人的意见,确保对学生考试结果的正确评价。此外,教师还应查询导致考试结果较差的原因,并综合多人意见进行有效改正,以完善课程体系,为学生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近几年,高师音乐教育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其所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重。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针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进十分必要。本文针对其人才培养提出了五点建议,在完善教学体系、课程安排的同时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并构建专业教师队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共同进行,以此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专业化发展,成为一名专业的教师。

参考文献:

[1]余蕾.浅析高师声乐人才培养模式[J].科技资讯,2014,(27):174.

[2]聂安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学术论坛,2015,(12):144-145.

[3]张艳.建构科学合理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音乐创作,2011,(03):168-169.

猜你喜欢

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高师音乐学院音乐教材的规范性研究
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初探
地方高师钢琴专业课考试侧记
论高师人文学科教师教育者的“师士”使命的源起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