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017-03-24何传兰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练字写字书写

何传兰

学习书法和培养书法艺术欣赏能力,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广泛开展书法教育,不仅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书法教学的意义

中国书法是历代人民大众所喜爱的民族文化瑰宝,是中华国粹,是中国文化艺术峰巅上的一颗明珠,是中国独有的文化艺术的集体智慧结晶。书法艺术经过不断完善和科学创新发展,形成了既源之于中国方块文字,又高于中国方块文字的、具有东方中国特色的抽象文化艺术。鲁迅先生曾讲:“视文字为美观是华夏之独特。”而今这门独特的艺术不仅为国人所喜爱,而且远播重洋,驰誉海外。练习书法既能丰富世界文化,又能提高个人修养,也可能实现书法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

然而,在现代文化的背景下,电脑、手机、网络等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使之已经代替了手工书写,办公和写字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人们的交流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在用笔写字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而用毛笔写字的人那就更是凤毛麟角。在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不够重视每周一课时的书法或写字课,甚至把书法课上成了语文课。导致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呈减弱的趋势。过去人们会说“字如其人”,字被看做是一个人的第二张脸。然而,现如今这第二张“脸”却日益被忽视。因此,中国书法在当今社会确实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为了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在小学阶段加强书法教育势在必行。

二、书法教学面临的困难

我从事书法教学有几年时间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喜欢上了书法,并且能写出像模像样的书法作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常常感觉力不从心。

1、师资力量不足

现在每个学校都安排的有书法课,但却多数是做做样子,实际上课的时候,多数是上语文课或者是数学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学校重视度不够之外,主要是因为没有专职的书法老师。老师自己都写不好毛笔字,对书法都一窍不通,怎么去教学生?西泠印社有位书法专家说,老师不会写也能教学生,我认为纯属无稽之谈,自己都不会写,如何循序渐进,如何进行有效评价?况且,如果老师自己不懂书法,那么,他自己也不太可能喜欢书法、热爱书法,一个自己都不喜欢书法的人,怎么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

2、学校设施不齐全

书法教学的第二个让人尴尬的地方,是就算学校有老师,也不一定有地方,没有正规的书法教室。好一点的学校,会有一个书法教室,多数学校一个都没有。一个书法教室也是远远不够的,而正常的教室是不大可能用于书法教学的,太拥挤,笔墨纸携带和放置太不方便,稍不留神就會弄得满教室黑乎乎一大片。这样一来学校不想管,老师家长怕麻烦,久而久之,书法教学总是落不到实处。

3、家长对书法教学缺乏正确认识

电脑越来越普及,更多的家长和学生都认为进入信息时代了,什么都用电脑,字写得再好也派不上用场。很多孩子从幼儿园起就被家长带着参加奥数、音乐、舞蹈、体育之类的“特长培训班”,几乎没有家长愿意让孩子花时间练字,“别耽误时间”、“写字谁不会”、“升学也不加分”。家长没有让孩子书写的意识。长此以往,传统的书法艺术逐渐被社会所遗忘。另外,由于很多学生坐姿不正确,部分家长也不愿意让孩子学习书法,怕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4、学生对书法学习缺乏兴趣

当今的小学生对体育、音乐、上网等兴趣盎然,对写字缺乏兴趣。其原因是除了整个社会对书法不够重视外,也与书法学科的特点分不开。书法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其兴趣是要经一段时间的实践,有了基本理论后才能产生。起初的练字要经过一段枯燥无味的艰苦阶段,这阶段是最简单的基本笔画练习,枯燥又乏味。当今的学生大多都缺乏吃苦的精神,加之其它各学科考试的压力,就不情愿花时间练习了。

三、对书法教学的几点应对建议

1、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书法修养

每年,中国教育部和中国书法家协会都会举行各种书法教师培训活动,学校应该积极安排老师参加学习,为书法老师提供学习的机会。比如,可以给书法老师提供毛笔、宣纸等书写工具。而作为教师,要在练字上下功夫,书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会的,不要求书法教师个个都是书法家,但一定要能写一手纯粹的毛笔字。所谓纯粹的毛笔字,是说字的路子正,来自传统,而不是兴之所至,随手乱写。这就需要老师认真临帖,正确地掌握书法书写技巧,正确理解书法的来源、精髓等等。只有这样,才不会把学生在书法的路上带歪,才能真正将书法艺术继承和发扬下去。

2、让家长重新审视书法的价值

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以汉字为载体来记录汉民族语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黑格尔说,中国书法最能鲜明地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丰子恺说:“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因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毛笔里”。少年强,中国强。学习书法应该从小学抓起。写好字可以培养孩子的坚定性格,积淀孩子的文化底蕴。在孩子在书写过程中,不仅了解中国的文字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体会汉字的美感,培养了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此外,学习书法不仅陶冶情操,还培养了小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大有裨益。

学校可以经常以书法为主题召开家长会,把书法的价值和意义灌输给家长,让他们重新审视,重视起来,这样他们才能够对书法教学足够配合,才能对孩子的书法学习足够重视。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书法教学与学生学习书法的效率一定能够大大提高。

3、培养小学生的书法兴趣

从儿童身心特点来说,不宜过早地、枯燥地灌输技法。没有兴趣就没有主动性,教学就会失败。儿童往往把学习看成一种游戏,教师要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激起他们探究欲望,许多技巧在他们书写练习中加以渗透。例如:讲解基本笔划采用图文并用的方法。在讲“横”的写法时,除了演示横的书写要点外,还用投影仪向学生展示骨头的图片。学生头脑中就会有“横”画像骨头的印象。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理解了“横”的书写要点。在写点字时,出示含点画的范字,把“点”去掉,由学自己写。在讲评作业时,把学生的作业展示到投影仪上,选出漂亮的笔画或字,将不规范的笔画或字及时纠正。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

4、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书法习惯

写好字离不开好的习惯。“练字必练姿”,“姿”是写字时身体的姿势和握笔姿势。头正、身直、足安;握笔姿势要眼睛离纸一尺、身体离桌子一拳、握笔的手离笔尖一寸。为了让学生牢记,还编写了顺口溜,“头正身直脚放平、左手轻按作业本”,“拇指弯曲中指抵、三指执笔要牢记,指离笔尖约一寸,笔杆斜靠食指根”。在平时写字训练中,要求学生先训练坐姿,坐正后开始练字,并巡视坐姿是否坚持下去,对坐姿和执笔方法正确的学生加以表扬,纠正那些不正确的并耐心地加以指导。为了让学生写字时不感到枯燥乏味,就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来陶冶学生的情趣,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轻松的练字。

5、重视榜样在教学中的激励作用

如果我们一味地讲解字的结构和写字技巧,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实践证明,用榜样的实例来强化就会事半功倍,所以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古今书法名家的故事来激励学生。例如:有刻苦练字的王羲之《吃墨水》和怀素的《笔墨的故事》。还有笔墨知识的故事《蒙恬造笔》和《徽墨》等。除此之外,还要在班级中表扬写字好的同学。在班級中选出几名写字优秀的学生,授予“小书法家”称号,颁发证书和奖;在校内定期举行书法竞赛活动;学校开设书法社团,开展书法作品展等。榜样具有强化作用,有了榜样示范和引领,班级就会形成爱好写字、要写好字的氛围。

6、加强书法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和创作来源于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去猎取书写的启示和营养,能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

例如:经常带孩子参观旅游景点的书法碑刻,在街上行走注意商业广告牌,注意节日里的喜庆对联,观察家居中的书法作品等。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官得到陶冶,从而感知书写和生活息息相连,以促进孩子敏锐的书写灵感,激发其书写兴趣,为今后的创造性书写提供形象的空间。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让这些诱导因素和孩子学习书法以及书写经验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从中受益,便可为书法教学开拓一片广阔的天空。

书法教育教学工作,是继承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也是书法育人功能的实施平台。国家也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书法教育正在蓬勃兴起,书法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课程正在崛起和壮大。但繁华背后,我们更应理性分析和总结。书法教育关键看书法教学课堂,所以更应该对书法教学的本源问题进行反思,找准弱点,匡正扶倾,让当前书法教育充分发挥其正能量,体现其价值。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滨湖校区 安徽合肥)

猜你喜欢

练字写字书写
该练字了
Unwritten 尚未书写
芭蕉上练字
用什么书写呢?
王献之练字
豆豆练字
我学写字
学写字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