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共育课程实施的实践与思考
——以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为例

2017-03-23顾新佳

江苏教育 2017年47期
关键词:讲师团共育家校

顾新佳

家校共育课程实施的实践与思考
——以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为例

顾新佳

学校必须与家庭取得联系,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的一致,是儿童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和不可缺少的条件。以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为载体,通过开展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家庭教育方法巡回演讲、亲子共读等内容,可以提升班主任家校合作能力,帮助班主任厘清家校合作共育的理念、目标、方法、路径,从而使家校合作共育助力儿童的和谐、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家校共育课程;公益讲师团

学校必须与家庭取得联系,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的一致,是儿童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和不可少的条件。2015年10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也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充分说明家校合作共育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为了推动区域家校合作共育的切实开展,2015年9月南京市栖霞区西片教育共同体成员单位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迈皋桥中心小学、燕子矶中心小学和八卦洲中心小学等四所学校联合成立了“栖霞区西片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拉开了栖霞区西片教育共同体家校共育课程实践活动的序幕。

一、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课程的设计框架

(一)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的公益目标

现代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尊严,有宽容与合作精神,有理想与科学探索精神,有道德守秩序,有爱心知责任,身体强壮心理健康,具有初步科学知识与兴趣的民族与国家之未来公民。我们继承和发扬陶行知先生的“真人教育”思想,以培养陶行知先生所期望的“静默如地下的种子,自由如空中的鸽子,猛勇如斗虎的狮子”的育人理念。家庭公益讲师团秉承这一育人理念,将先进的教育思想、丰富的实践经验、科学的教育方法传递给家长,为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公益服务工作。

(二)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的讲师团队

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的讲师包括高校从事家庭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一线德育管理人员、优秀班主任代表、优秀家长代表和来自社会各界的专业人士等。讲师队伍的构建,为家庭教育研究、家校合作共育、班主任专业成长、家庭教育技能提升等提供了保障,确保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课程实施的科学性、准确性与有效性。

(三)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的组织机构

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由栖霞区西片教育共同体社区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在牵头学校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挂牌,团长由牵头学校德育副校长张贤兼任。我作为秘书长,负责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日常工作,分管办公室。其他部门的负责人由共同体学校德育负责人兼任。

办公室每学期开学前负责统筹安排本学期活动内容,并负责协调与共同体各学校的活动对接;研究中心发布学期研究专题,并根据研究内容招募研究人员组成研究团队,重点研究区域内家校共育中共性的重难点问题;宣传部负责协调对外宣传与交流活动;活动部主要负责策划、承办每学期的家庭教育公益活动。

(四)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的经费保障

为了保障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的正常运转,西片教育共同体每年筹集2万元作为活动经费。另外,我们还与各学校协商,在各自的办公室经费中预留一笔专项的家校共育经费,以保障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课程的实施路径

朱永新教授说:“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未来的教育,赢在家庭教育。好的家庭教育,决定孩子未来成长的高度。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基于以下的课程实施路径实施课程:

(一)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的组织建设

1.建立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联络群组。考虑到共同体内成员学校较多,为保持沟通顺畅,我们建立了以每所学校的德育主任为联络员的联络群,便于平时活动策划与联络。

2.成立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社区服务站。我们还就近在各学校聘任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讲师,与社区教育中心合作,定期为社区儿童或者家长开设学生行为习惯与学业水平提升等方面的公益讲座。

3.设立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工作站。为了加强家庭教育研究,使得家庭教育推广活动更具科学性与研究价值,我们吸纳优秀班主任、德育干部、优秀德育青年教师、德育科研人员等组成西片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工作站,锻炼与培养讲师队伍。

4.建立南京晓庄学院儿童研究所实践基地。与晓庄学院儿童研究所合作,西片共同体四所中心小学成立儿童研究所实践基地,由晓庄学院儿童研究所负责公益讲师团的课程开发工作。

(二)家庭教育公益巡回演讲活动

著名学者孙云晓认为:“现在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父母们的重视,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培训也越来越受到父母们的欢迎。父母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家长们虽然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但是往往不得其法,尤其是一年级的家长,对小学阶段的孩子该提出哪些要求,以及小学需要培养哪些良好习惯都不太了解。

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成立之初,就聚焦一年级家庭教育问题。2015年9月起,讲师团在西片教育共同体四所学校开展巡回演讲,巡回演讲的主要目标为知—能—会,即通过学校微视频介绍,让家长知道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成果;通过家庭阅读推广计划及家庭教育故事征文,提高家校共育的能力;通过一年级良好行为习惯的讲座让家长学会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

2015年9月30日,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正式启动,栖霞区督学应美华老师以《养成好习惯,开启希望之门》为题,开启家庭教育公益讲座首讲。应老师用自己专业的学科知识、丰富的生活阅历,将一年级阶段的注意点娓娓道来,赢得现场家长阵阵掌声,家长也纷纷拿起话筒展开互动,讲述一个月以来孩子身上的点滴变化与教子心得。2015年10月到2016年1月,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先后走进八卦洲小学、燕子矶中心小学、迈皋桥中心小学,与众多家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方面的各种问题。

在一年多的实践过程中,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在第一季的一年级家长学校巡回演讲中,应美华老师全程参与,场场不落。她在接到任务后,精心准备,提前半个月去学校收集一年级学生的教育状况及习惯养成情况,还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当应老师在讲座中把一张张照片放出来的时候,在场的家长们无不深受感动。在家长交流群中,有位家长这样写道:“我根本没想到学校会给我们安排这样一场专业的家庭教育辅导,应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生活习惯的养成,对我们这些孩子才入一年级的父母来说实在太及时了,感谢学校的精心安排。”

(三)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引领班主任专业成长

朱永新教授说:“我们教师要放下身段好好地向家庭靠拢,要好好地把父母作为我们教育的同行者,共同帮助父母成长。”而家庭与学校相遇的第一现场应该是班级,实施家校共育最有效的主体应该是班主任队伍。为了提升班主任的家校共育意识,提升班主任的专业技能,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每年会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活动。比如,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殷飞教授给全体班主任讲授家校共育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邀请心理咨询专家指导老师正确掌握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变化;邀请讲师给班主任讲解如何开好家长会等等。

班主任家校合作共育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家校合作的扎实推进,促进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的健康成长。

(四)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家庭教育专题培训

除了对一年级的新生开展巡回演讲,每年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还会针对不同学校的不同特点和家长的不同需求,开展相关的家庭教育专题培训活动。比如: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学习习惯如何养成的研究;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辅导问题的研究;针对三年级成长仪式的家校共育探索;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习惯培养的研究等等。总之,以小专题、小视野来研究不同的儿童的共同成长的问题。

(五)互联网+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的微课程开发

2016年,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还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以微视频、图文结合等形式,按专题开设家庭教育微课程,重点讲授阅读指导、习惯培养、技能训练等方面知识。比如,八卦洲中心小学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开设“渔真父母学堂”,定期分享优秀家长代表的育子经验,分享科学的家教方法等等,在线为家长排忧解难;再比如,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的周昱忠老师,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开设微信群,每天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家长每天把孩子跳绳、踢毽子的情况通过微视频上传到群里,周老师每天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通过微信传递体质健康知识,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实现了身心健康的家校和谐共育。

三、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课程的成效及思考

(一)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的成效影响

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自成立以来,已经开展了近10场专题辅导讲座,成功举办了家庭教育征文活动暨颁奖典礼,收到了近300份家长撰写的阅读感悟和育子体验,讲师团的公益足迹走过江苏省第六届书展、南京·台湾海峡两岸教育论坛、栖霞区暑期全员新教育专题培训、栖霞区家校共育展示,活动受到了《南京日报》《扬州时报》、人民网、南报网、龙虎网、南京电视台、栖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项目荣获栖霞区2016年度家校合作共育项目一等奖,公益讲师团的讲师有多篇文章在省、市、区获奖并发表。

南京市教育工委张生书记在2016年8月参加南京·台湾海峡两岸教育论坛时,对我们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充分肯定,他在讲话中指出:“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牵头成立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由儿童研究专家、心理学专家、资深教师、班主任等组成,定期到各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培训、亲子教育拓展训练等,将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传递给家长,这样的公益服务值得借鉴。目前我市各校都在积极推进家校合作,未来我市会借鉴一些学校的好做法,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研究,提升家校合作质量。”

如今,我们正在进一步厘清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活动的内涵与外延,继续我们的公益之旅。

(二)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的实践反思

1.家长培训:家校合作共育的触发器。

朱永新教授说:“教会了父母,比教会了孩子更重要,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力量远远大于学校本身教育的力量。”家长培训,是构建良好家校合作共育的触发器,因此,在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家长培训,每学期根据不同年段的特点,分年级成立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内容涉及“学生学习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策略与方法”“网络时代的儿童教育”等。

有位参加培训的家长这样说:“我聆听了‘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和‘阅读助力家庭教育’为主题的讲座,受益匪浅。通过讲座,我认识到自己在情商教育方面的不足,也促使我在以后与孩子的交流中更加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技巧。”除了这样的集中培训外,我们还采用面谈或者微信访谈等形式,一对一辅导,与家长一起,随时掌握孩子行为习惯的变化,和家长一起见证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

2.资源整合:家校合作共育增长点。

家校合作共育需要调动学校、社区、家庭各个方面的资源,尤其是作为家校合作共育发起者和主导者的学校,要想项目获得长足、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对家校合作共育资源的整合力度。比如,我们在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成立之初,建立章程,确定经费使用制度,保障活动有序、正常、持续开展;每学期都会邀请晓庄学院儿童研究所的相关人员对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路径等进行把关,并梳理出学期课程计划,交由讲师团成员讨论,然后再开展活动;积极整合高校、社区、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开展亲子拓展活动,形成家校社共育课程体系,使得家校合作共育课程的效益最大化。

3.平台孵化:家校合作共育的能量场。

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不仅仅承载着家教方法培训、传递的任务,更是一个家校共育的平台。我们以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这个平台为能量场,带动辐射德育管理者、班主任、一线教师和家长形成共育联盟,丰富课程的内容,借助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开发妈妈微信故事会、家长讲堂、书魔方亲子阅读联盟、书香家庭评比、爱心公益志愿服务队等课程资源平台,用一个个具体的资源平台,搭建家校合作桥梁,形成家校合作共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4.个案研究:家校合作共育的风向标。

家校合作共育持续走向深入,必须加强个案研究。研究什么样的个案专题,决定着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对社会发展和学生家长需求回应的高度和深度,也是家校合作共育的风向标。目前,家校合作多数落实在集中式的培训和定制化的家校共育活动,个案研究需要我们更加细致地分析家庭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带着问题进入家校合作共育的情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掘出家校合作共育的亮点。比如,我们正准备开展外来务工家庭书桌计划的研究,就是希望通过个案研究,思考如何促进外来务工家庭阅读推进的问题;再比如,我们已经开展了五年级学生学习心理调适的研究,将邀请班主任参与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重点研究班级心理困难生的心理调适问题。这些个案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以点带面地观察、梳理、总结不同阶段的学生面临的问题,这样也方便学校与家庭实现无缝对接。

一年半的探索与实践,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项目的支架已经形成,资源、经费、内容、效益四个方面的运行机制还需深入思考,家庭教育质量需要跟踪分析,学生受益状况需要有科学的监测体系……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践与验证。只能说,我们还行走在路上。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4).

[2]林悦.国外小学家校合作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3]朱永新.未来学校的15个变革可能(下)[N].江苏教育报,2017-02-15.

G459

A

1005-6009(2017)47-0062-04

顾新佳,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南京,210037)发展规划处主任,一级教师,南京市栖霞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猜你喜欢

讲师团共育家校
河北省党委讲师团系统理论宣讲大赛决赛在邯郸举行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扶贫攻坚必须准确把握“四对关系”
——关于精准扶贫的调查与思考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忱忱育德志 殷殷百老情:记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团长戚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