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儿童: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基本功*

2017-03-23李亚娟

江苏教育 2017年47期
关键词:班主任儿童发展

李亚娟

观察儿童: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基本功*

李亚娟

教师的教育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善于观察儿童,这是教师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指导和影响学生必须修炼的一项基本功。作为班主任,要拥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要有对学生简单朴实的爱与责任,在此基础上注意观察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儿童发展的多样性以及自己的教育方法对儿童产生的影响等,具体可采用表格法、访谈法等。

班主任;专业基本功;职业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的教育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善于在儿童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过程中,在游戏、参观、课外休息时间内观察儿童,以及怎样把观察的结果转变或体现为对儿童施加个别影响的方式和方法。”其实,中小学班主任每天与学生们在一起,具有观察儿童的天然优势,只是由于教育的复杂性背景,影响了班主任了解与观察儿童。但是,不管怎样,班主任若想在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家校沟通以及支持与引导学生发展等方面获得专业成长与提升,观察儿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是班主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指导和影响学生必须修炼的一项基本功。

一、观察儿童什么

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经常自豪地跟我说:“我们班的孩子,他们兴奋、惊奇、疑惑、恐惧、甚至害羞等细微的内心活动通常都逃不出我的法眼。”我以为,这句话说得特别豪气,特别专业。的确,这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非常准确、动情地描述出了班主任应该观察儿童什么,即:儿童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与社会性发展。了解各个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每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要做的事情。

(一)观察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

1.生理发展。

小学阶段,儿童学会了骑自行车,能成功地模仿各种复杂的肢体动作,参加有组织的体育运动,而中学阶段则意味着他们进入了青春期、生长的高峰期。

2.认知发展。

小学阶段,儿童阅读、写作、数学及其他课程方面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通过具体的操作能进行有逻辑的推理;通过与同学的比较,能逐渐意识到个人能力的高低。中学阶段,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非正式的教育经历开始在某一特殊领域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3.社会性发展。

小学阶段,儿童渴望与同龄人在一起,特别希望与同性朋友在一起;对家庭的责任感增加;坚持游戏的原则;中学阶段,儿童理解了基本的道德规则,热衷于同伴关系;开始对异性或同性感兴趣;不顾规则和禁忌,偶尔会向父母或老师进行挑战。

(二)观察儿童发展的多样性

通过对儿童生理、认知以及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观察,班主任必须承认每个儿童在学业方面存在差异。譬如,小学阶段的大多数儿童均不能长时间静坐;不同儿童在性格和社会性方面存在差异,一些人外向,一些人内向;一些儿童或许会表现出一定的攻击性。中学阶段,学习问题常常变得突出;经常遭受失败的青少年可能不愿意再继续学习;青少年找到与自身价值观相符的同伴,因此获得认同感和社会地位;一些青少年开始从事偏离正轨的冒险活动,如打架、斗殴等。

(三)观察自己的教育方法对儿童的影响

了解发展趋势,承认儿童发展的多样性,然后专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指导等是否对儿童产生了正面影响,这就需要班主任在一日生活中有意识地针对具有不同天赋的儿童给予不同的指导方法,如给个体分配不同的任务,选择不同的活动;在造成严重发展迟缓之前,确认儿童基本技能方面的缺陷,如观察儿童在阅读、写作和数学方面是否存在问题;给予中等水平的儿童具有挑战性的新任务,以此来鼓励其学习新技能、寻求其他挑战;提供必要的指导来帮助学生更成功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如给出解决冲突的建议。班主任应定期对自己所采取的教育方法的效果进行观察与评估,确保真正促进了儿童的身心发展。一旦发现某种方法对儿童起的作用不大时,班主任要适时改变策略,寻求新的教育方法。

二、如何观察儿童

教育者通过了解教育对象完成教育信息传达、教育关系建立、教育影响发生……不断循环在教育反哺的过程之中。因此,教育者需要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运用一系列适宜的方法,不断地了解受教育者,以更好地完成教育过程。班主任要想在课堂教学与一日班级管理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具有观察儿童的能力与方法。

(一)丰富而完善的心理学知识

经常走进课堂的研究者会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在观课研讨后提出的一些观摩感受与建议通常不会轻易地被接受与采纳。其实,这种情况的发生既不是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也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是不同的教育情境、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经验起点的人很难在某一方面达成共识。很多时候,不管你是教师还是家长,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也就是说理论知识可以作为一种依据,一种方法论,它会使教师变得富有洞察力。

1.基础心理学知识。

作为班主任,承担的工作复杂多样,若要想观察、了解学生,需要学习基础心理学知识以拥有丰富、完善的知识结构,正如前文提过观察儿童的三个方面内容,就要掌握关于学生发展的基础心理学知识。

2.变态心理学知识。

今天的学生,需要面对来自学习、父母、同伴等多方面的压力,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对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班主任掌握每个学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以及有关一般压力和破坏性压力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样,班主任才能在恰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干预与沟通,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疏导与指导。

3.社会心理学知识。

掌握社会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班主任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之间的关系,了解学生从众、利他、群体形成、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机制与解决办法,这些对于班主任正确认识学生、加强班集体建设、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掌握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能够让班主任成为一个智慧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这种人“天生”适合做教师,他们能从间接的线索,如手势、神态、表情中来理解他人内心的思想、感情和愿望。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个性鲜明、拥有丰富内心世界的个体,长久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赋予班主任在观察儿童的过程中能凭借自己的体验和领悟,对瞬息万变的学生行为和错综复杂的行为情境及时做出反应,并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完成教育引导。

(二)对学生简单朴实的爱与责任

优秀的班主任能够与学生一起快乐学习,做有创意的事情,也就是说,只有班主任感到跟学生交往是一种乐趣,发自肺腑地喜欢学生,渴望了解学生的内心与精神世界,才会自觉地去关注学生,然后才会耐心地通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去观察学生,才会把这种朴实的爱变成一种对学生来说伟大的情感,这种伟大的情感让每个学生知晓并感觉到,这种爱会创造出师生之间的奇迹。如此良性循环地让班主任以伯乐的眼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继而班主任才会不断地从儿童的喜悦与苦恼里有所发现,从而切实地去关怀每个学生的成长与教育,才能潜心钻研和努力创造教育教学方面的方法和艺术。无论是充满童心和母爱的斯霞老师,带着学生看日出的李吉林老师,还是我们身边的每位普通的班主任,都是这样充满着爱,才会让每个儿童的眼睛散发出灿烂的光芒。有了朴实的爱,班主任无论作为专业的个体,还是作为个体的专业,都会通过履行教育的责任,让关心儿童,理解儿童、观察儿童成为可能。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和教育责任感是班主任观察儿童的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班主任在观察中的投入与努力程度、遇到困难与问题时的坚持性以及在整个行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班主任观察儿童的具体方法

1.运用观察表格收集学生信息。

当班主任准确了解了学生的思想、观点、知识及能力时,就能够更有效地实施教学和班级管理,运用观察表格不失为一种简便的方法。班主任可以自己独立运用表格,也可以将表格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记录相关信息。让学生越早学会利用表格来进行学习与观察,越有助于学生的自主管理,越有助于班集体教育与学生的自我发展。同时,经常使用这种简单的表格工具,可以减轻班主任的负担,有利于班主任将经验转化为实践。

2.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访谈技能。

研究与经验告诉我们:为了弄清楚一个学生或者几个学生的思想、观点、知识、价值等等,班主任应该鼓励学生谈话,在轻松的氛围里自由聊天可以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寻找到问题所在。如果一位班主任善于让学生表达自己,并让学生体会到他的想法被班主任尊重,那么学生便会乐于表达自己,乐于倾听其他同学的心声。因此,班主任需要通过发展自己的访谈技能,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与分享彼此的思想、兴趣、观点,这对班主任的专业发展非常重要。这里班主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访谈的时机非常重要。班主任需要思考选择什么时候访谈更利于学生表达,选择什么地方可以使访谈更充分、更自然。有经验的班主任不仅仅在教室里进行访谈,还会在餐厅、操场、春秋游途中、课外活动期间、家长会等等各种场合,抓住一切合适的机会与学生进行交谈。第二,访谈的话题非常重要。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何进行?不感兴趣的话题如何进行?这些都是班主任应该考虑到的。第三,访谈的问题设计特别重要。访谈过程中恰当运用封闭式问题、半开放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或者同时使用三种访谈方式,这都离不开班主任的巧妙安排。

3.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源。

有经验的班主任会发现,单一的观察方法不能准确地判断、了解学生,因此,班主任要不断探索其他的观察方法,例如运用测验、家庭作业、课堂作品、自我报告、团体辅导、个别谈话等。凡是利于观察儿童的所有方法,都可以为班主任所用。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去观察学生,从而理解学生的能力与成就、困难与挫折,正面的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才会更具针对性。

[1]齐学红,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基本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G41

A

1005-6009(2017)47-0018-03

李亚娟,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02)科研员,高级教师。

*本文系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研资助项目“南京市学校德育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支持系统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班主任儿童发展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夸夸我的班主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班主任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