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画名家合作趣盎然

2017-03-23缪士毅

养生月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画虎八大山人赵孟頫

◎缪士毅

书画名家合作趣盎然

◎缪士毅

在我国书苑画坛、艺术天地,不少名人名家或携手合作,或隔空合作,或祖孙合创,或夫妻合作,不仅留下了传世画作,也留下了轶闻逸事。

绍兴市的兰亭,为晋代书圣王羲之书写《兰亭集序》之遗址。此处的鹅池畔建有一石质三角亭“鹅池碑亭”,亭中立石碑一块,上书“鹅池”两大字,字体雄浑,笔力遒劲。相传有一天,王羲之正在书写“鹅池”两个字,刚将“鹅”字写完,忽然朝廷的大臣手持圣旨造访,王羲之只得停下笔来,忙着整衣去接圣旨。此时,原在一旁看父亲写字的王献之,见父亲只写完一个“鹅”字,便顺手提笔将“池”字一挥而就,从此便在书坛上流传着一碑二字、父子合璧的佳话。

北宋著名花卉画家赵昌十分重视写生,每天清晨趁朝露未干时,就在花园中摹写,自号“写生赵昌”。他的画风设色明润、笔迹柔美,形似逼真、迹能传神,得到了“妙于敷色”的美誉。文豪苏东坡很看重赵昌的画,赵昌画了一幅《寒菊》,苏东坡便为其作了一首题画诗:“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苏东坡在诗中通过对菊花外形、色泽和品质的赞颂,使赵昌所作的《寒菊》图有了深一层的内蕴。

《赵氏三世人马图卷》传世名作,又称三世人马图,为元代赵孟頫、赵雍、赵麟祖孙三代各画一幅《人马图》而成,就是爷爷赵孟頫先画部分内容,半世纪后他的儿子赵雍、孙子赵麟再来补齐,这也是一幅传诵千古的合作画。赵孟頫为元代书画泰斗,他作此画线条圆润劲挺、流畅饱满,将唐宋以来以线造型的特质运用的娴熟自如;赵雍承继了其父赵孟頫的鞍马人物画技法,用线精准,尤其是西域长髯奚官的刻画,笔线生动,形象鲜明;赵麟更是承袭家风,线描匀净文雅,沉稳平实。元至正二十二年,王蒙在《赵氏三世人马图卷》上题跋,谓赵雍笔法“得曹霸为多”,赵麟笔法“得韩幹为重”,赵孟頫则“兼曹韩而获其神妙”。祖孙三代合卷作画,被传为画坛佳话。

清代画家、书法家八大山人,曾与清代画家石涛合画一幅《兰竹图》,但据考究历史发现,他们两人并未见过面,这幅画作是通过书信传递完成的。先是八大山人画兰石,石涛后写竹,两人合画得如同一人,整幅画和谐统一,真可谓留下一幅水乳交融、意趣精到、大家手笔、天趣盎然的珍品。正如石涛补竹之后题款:“八大山人写兰,清湘涤子补竹。两家笔墨源流,向自独行整肃。”意指他与八大山人合画一画,在这幅画中,心灵、意趣以及笔墨十分交融。

陈鸿寿、杨彭年是清代著名的紫砂壶大师。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为“西泠八家”之一,爱好紫砂壶,精于书法、绘画、篆刻,他自创壶式,即曼生十八式。他的合作者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为制壶名家。两者合创时,往往由杨彭年制造壶坯,陈鸿寿题铭刻款,两者珠联璧合,称为紫砂壶界的典范。他们合创的作品曼生壶青史留名,一壶千金。其壶底印最常见者为“阿曼陀室”四字方印,亦有用“曼生”、“彭年”二字印的,少数作品用“桑连理馆”印。

大画家张大千为使所画的“虎”形神兼备,曾自己养虎,细心观摩,流露了对画虎艺术的孜孜以求,被传为佳话。他曾酒后戏作一幅六尺中堂《虎啸图》。精于画虎的张大千二哥张善孖对此画评价甚高,还亲笔为张大千所作的《虎啸图》补墨作诗,题褒赞跋语,更使大千的《虎啸图》锦上添花。尔后,求大千画虎者络绎不绝,其中一家画商奉承大千“画虎技艺绝伦,胜过乃兄”,并以十倍于张大千二哥张善孖的润笔求购“虎画”,大千对此人褒己贬兄大为反感,书“大千愿受贫和苦,黄金千两不画虎”的条幅贴画室门上,以示不再画虎。

猜你喜欢

画虎八大山人赵孟頫
虎年画虎
虎所画虎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刘扬画虎的探索与创新
八大山人的大尺幅行草立轴书法探析
讨源皇象 规模右军 试论赵孟頫对章草的复兴
八大山人作品欣赏
回望传承——八大山人纪念馆建馆60周年故宫典藏特展
赵孟頫《汉汲黯传》
赵孟頫《吴兴赋》(局部)
赵孟頫《胆巴碑》集锦(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