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唤醒中前行

2017-03-23李红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唤醒宽容尊重

李红玉

摘 要:“立德树人,做最美教师”是我一直的追求。虽然前进的路上,有欢笑,有泪水,有喜悦,有遗憾……,但我坚信:在唤醒中前行,前途必定会阳光灿烂。

关键詞:唤醒 尊重 宽容 爱

2011年----我人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就是这年,我从一个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变成了一个小学的数学教师,再次完成了由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换。此时,我已有了五年的教龄,并且已身为人母。最初,很多人惊奇的问我:你怎么愿意做一名小学老师?潜台词是说我有点“高成低就”。我打趣儿地说:我深爱教师这个职业,无论富贵和高低……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渊博的知识是必备条件。为了能多给学生“一滴水”,我自主订阅教学研究杂志,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以使自己能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为了这一两的身教,为了这榜样的塑造,为了使自己心里总有阳光可以撒播,我在教学之余,利用时间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最终,我拿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书。

崇拜的目光曾经追逐朗朗的课堂,多彩的青春曾经激荡教师的梦想,如今当我再次穿过它的光环,如此真实的走进她的内核,才真正明白“老师”一句称呼背后的责任;才真正明白做一个“优秀老师”所承载的内涵;才真正明白教育的本质在于积极的唤醒。

唤醒,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唤醒,不是大声的喊叫,也不是无理的斥责,更不是冰冷的命令。在学校,绝大多数老师认为严是一种爱,对犯错误的学生很少宽容,对学生的不良习惯,不是训斥,就是处罚,很少有老师换位思考,很少去想怎么帮助他们改掉错误,怎么帮他们养成好的习惯。犯错误的学生总是处于批评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就被“逼”上“对手”的位置,对学生的教育也变成了棘手的事情。

张宁(化名)是一个被普遍认为有性格缺陷,甚至被认为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平时同学的一个玩笑,老师的一句无意的话语,都会被他认为是针对他的。情绪激动时,会随时顺手拿起书、凳子等往同学的身上砸,甚至还几次威胁同学说要跳楼,完全不顾后果。一次,上课我检查作业,和他一块儿没完成的有几个同学自觉地站了起来。我说:“同学们,如果没有特殊的合理理由,你们没完成作业,是不是应该觉得不好意思呢?现在请觉得不好意思的同学坐下,课下补上。”其他同学都顺势坐下。(说明:此举我是让学生自觉认识自己的错误,并给他们一个改正的机会)。还剩张宁同学一个人没有坐下,我补问一句:“你是不是应该觉得不好意思呢?”话音刚落,只见他情绪激动,两眼充满了“敌意”,并用手指着我恶狠狠地说:“你别以为我不敢打你。”我赶忙先安抚为主说:“你先坐下,下课再说。”说着他就随手操起凳子,大步向讲台走来。口里还不停重复着:“别以为我不敢打你,你是老师,我也不怕你。”随即,凳子砸在了我的脚旁……

作为一个教师,在教育生涯中遇到这样的学生,这样的事,怎么说都有点“中彩”的感觉。但是我所能做的绝不是抱怨,失望。这有悖于自己作为教师、心理咨询师的初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接受教育的方式,虽然每个人的表现可能不同,但他们心中那种要求被尊重,被肯定的念头却常在。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的人性和可能蒙昧的良知,只要能迸发出一点儿火星,就会被燃烧。

课后,我主动找班主任、同学、家长沟通,全面的了解这个孩子。首先,他有极强的自尊心,疑心很重。同学及老师无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都会让他联系到自己,这是侧面从同班同学及任课老师那里打听到的;其次,家庭成长环境影响很大。他爸爸也是一个很容易激动,且对孩子有点儿简单粗暴的人。再次,学习环境的影响。当他情绪失控时,不是老师和同学的真心劝阻或安慰,更多的是起哄看热闹,(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旁观者效应”。)更甚者是批评讥讽。这样会导致他本就激动的情绪更加的失去控制,甚至失去理智……

和他妈妈促膝长谈之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亲自为他搬了一把椅子,让他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他一声不发,双手紧紧攥着,我利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主动握着他的手给他“解压”,并且教他吐纳等安抚情绪的方法。慢慢的他平静了下来,我随即说:“孩子,如果老师哪句话无意中让你觉得难受了,老师向你说句对不起。作为老师,我敢于承认错误。那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检讨一下自己有没有错误呢?如果有,是不是也应该向对方道歉呢?”他仍不说话,但明显感觉到他有点心动了。我拉着他的手亲切地说:“老师明白你知道自己错了,你心里的话老师听到了。没关系,你可以不说出来的。”我给他了一个深深的拥抱,轻轻地拍着他的背说:“老师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女儿,我希望你们都能快乐的成长,如果你愿意,可以把我当做妈妈……”此时,我看到他的眼里泛着泪光……

教育是一种唤醒,唤醒需要爱,爱的前提是宽容。教育是一种唤醒,唤醒需要爱,爱的条件是尊重。正是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学生们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

在班上,张宁及他的妈妈向我和同学们真诚的道了歉。趁热打铁,我说:“同学们,今天的事情就算翻篇儿了,以后希望我们不要用异样的目光看待张宁同学,要帮助他,和他交朋友。我们也要在这件事上吸取教训,发扬班级正能量,争取不让类似的事情再发生,老师期待着每一个同学的进步。”学生们给我报以热烈的掌声……

工作中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它让我明白: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最终我们收获的将是学习的快乐。

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猜你喜欢

唤醒宽容尊重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唤醒”泉城
天天正能量:当公益以“唤醒”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