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写作,“我”快乐

2017-03-23李小叶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8期
关键词:积累引导写作

李小叶

摘 要:目前,许多学生作文兴趣不浓,甚至害怕写作文,写出的文章废话空话连篇,普遍存在言之无物的毛病,这主要是他们积累不够所致。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勤于观察,重视生活积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重视阅读积累;引导学生积极实践,重视技巧积累,让学生在自我表达中收获“我”写作“我”快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引导;积累;写作

过去有个书生,先生让他写篇文章,结果他苦思冥想了半天,也没写出什么来。妻子看他为难的样子,便说:“写篇文章看把你难的,难道比女人生孩子还难吗?”他苦着脸说:“女人生孩子肚里有的是‘货,可是,我肚子里没有‘货呀!”这个书生遇到的问题也正是我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常常面临的情况:学生来自农村,见识不广,作文兴趣不浓;写作文时空话、套话连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呀,写作材料从哪里来,有了材料怎么写,在我看来,只有抓住作文材料和写作经验的双重积累,做到厚积而薄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

一、引导学生勤于观察,重视生活积累

生活是人生的教科书,是写作的源泉,其内容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现在的学生常抱怨生活的苦闷和乏味,写作力不从心。其实是他们没有投身于生活,没有细致地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看到水中的鹅,骆宾王写出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美丽诗句;听到鸟鸣,孟浩然吟出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绝句;观池塘荷花,周敦颐唱出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赞歌,这些都得益于他们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细心观察,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善于捕捉生活中有特点的事物和有价值的细节,用细腻的心灵去寻觅生活中的真善美,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启迪,从而不断积累有意义的作文材料,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深刻体验和独特感受。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引导学生勤于观察,我有意识地开展了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外出寻觅春天,深入工业园区进行社会调查等。在执教完说明文单元之后,我带着学生有目的地到校园实地观察,让他们画出示意图,然后按一定的顺序介绍校园的布局;今年的“三·八”节,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为妈妈送上祝福语,给妈妈制作一张贺卡,观察妈妈的反应,然后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不仅热情高涨地去观察生活,而且能用“心”去感受生活,从而积累了活生生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便言之有物了。

二、引导学生广泛阅读,重视阅读积累

文学作品是别人生活经验的总结,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陶冶情操,充实生活,开阔眼界,更能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代读书成功者的经验之谈。因此,教师自己要多读书,把自己看书的所思所感跟学生交流,同时要让学生有自由的时间去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有选择的、持久的阅读习惯。学生阅读后,必定有所思有所想,会有表达的欲望,教师要因势利导,要求学生读必有所记,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这样做,不但能使学生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更能使他们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为了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我在班上开展了“比一比读书谁最多,赛一赛积累最快”的读书活动,同时要求每位学生有一个积累本,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语、诗词名句、名言警句、精彩的语段乃至有意义的新闻,经典美文,优美时文,珍贵的文献资料等,积累下来,同时将自己阅读时最深刻的体会和感受记录下来,形成读书笔记,并定时交流。这样,不少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养成了博览群书的习惯,从中汲取了很多的营养,作文的源流自然也就开启了。

三、引導学生积极实践,重视技巧积累

学生掌握了大量的作文材料,还要进行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写作方法,写作技能,从而丰富自己的写作经验。

1.加强“方法”指导

文本是指导写作最好的例子,教师要充分发挥例子的示范作用,及时指导,及时贯彻,及时渗透。学了就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能让学生处于一种有物可凭,有型可学,有想可发的状态,写作不再无话可说,不再无从下手。通过“例子”的示范作用,再通过学生的仿写,学生便能把学到的写作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技巧。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就运用了以小见大法和聚焦法,我在实践中便要求学生打开记忆的宝库,搜寻与“父母”的典型事例,透过某一焦点,展现伟大的父爱和神圣的母爱,勾起学生体恤父母、热爱父母的感情波澜。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每一次仿写不必要求做到面面俱到,但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是新颖的题材,可以是精美的布局,也可以是精美的语言,即要一仿一得。这样持之以恒的积累,必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

2.坚持“随笔”练习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教师应提倡学生写随笔,把耳闻目睹感触最深的事和自己的思想情感历程记录下来,保存好,以后作文就不至于没有素材而搜肠刮肚,捉襟见肘了。为此,我每天组织两位同学利用课前5分钟举行“新闻报道”,鼓励学生把在学校、家庭、社会中观察到的事物和各种媒体中得到的最新信息,向全班同学介绍,这样做,不仅积累了素材,更提高了写作技巧。

3.调动“续编”兴趣

学生最喜欢故事性较强的文章,让他们续编故事,他们会更感兴趣。教师可选择一些悬念较强的情节或发人深省的结尾,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调动学生续编的兴趣。如在上了《我的叔叔于勒》之后,我做了这样的教学创设:假设于勒后来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变成了富翁,想象他回到哈佛尔的情形。这样练笔既深化了学生对小说人物本质的认识,又积累了小说这种文体的写作方法。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有了写作技巧、写作方法的积累,学生写作便有章可循,作文水平自然就水涨船高。

其实作文并不难,积累是关键。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明白积累什么和如何积累,并引导学生乐于在学习生活和学习中持之以恒地积累,作文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写作,‘我快乐”的至高境界。

参考文献:

1.王林红.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语文教学通讯,第507期.

2.赵宝铁.让生活站出来说话.作文指导报,第386期.

3.徐长军.细读文本,沉浸其中.语文报,第126期.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碧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积累引导写作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