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蕴含的反腐思维

2017-03-21吴建雄

领导之友·综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不忘初心斗争腐败

吴建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昭示了“永远保持对人民赤子之心”的建党初衷,强调了腐败是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表明了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的坚定立场。讲话中关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一系列深刻论述,高屋建瓴、内涵丰富、逻辑缜密、博大精深,深刻揭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的谆谆告诫,蕴含着拒腐防变、警钟长鸣的反腐逻辑,为打赢反腐败这场输不起的战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一、不忘初心蕴含持续反腐的历史思维

中國共产党的发展史,是一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也是一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反腐倡廉史。1927年党的五大召开,针对党由建党之初的50多人发展到5700多人的情况,党章修正案规定设置中央和省级监察委员会,此后,拒腐防变就成为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不忘初心蕴含的历史思维,就是以建党时党的根本宗旨为逻辑起点,把反腐败置于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

坚持不忘初心的历史思维,就要深刻认识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这是持续反腐的动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做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他强调,“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因此,“反腐倡廉、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切实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与其相适应的反腐倡廉建设就推进到什么阶段,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不忘初心的历史思维,就要深刻认识党的作风建设的深刻内涵。这是持续反腐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实践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党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要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抓起,从高级干部抓起,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就能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坚守“三严三实”,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

坚持不忘初心的历史思维,就要深刻认识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执政使命。这是持续反腐的必然要求。1945年7月,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提出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中国历代王朝兴亡的历史周期律时说:“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不变色,不变质,就一定能够跳出这个历史周期律。而要“跳出历史周期律”,就必须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的教诲: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持之以恒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在“跳出历史周期律”这场考试中经受考验,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的“赶考”答卷。

二、不忘初心蕴含坚决反腐的政治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不忘初心蕴含的政治思维,就是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站稳立场、把准方向,始终坚持把反腐败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政治任务,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坚持不忘初心的政治思维,就要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的根本性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查处腐败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持续开展正风肃纪的行动,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随着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舆论倾向和氛围。有些言论还很有市场,比如,反腐同群众利益无关,反腐让干部不作为,反腐影响经济发展,反腐是权力斗争,等等。特别是对一些看惯了政党斗争的西方民众来说,权力斗争的观点迎合了他们的思维定式,继而产生中国“选择性反腐”的偏见。面对这些杂音,我们必须增强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作政治上的明白人,牢牢把握我国反腐败立场的坚定性、反腐败方针的一贯性、反腐败决策的正当性。深刻认识反腐败不是权力斗争,而是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力构建新的清朗政治生态;反腐败没有双重标准,谁违反党纪国法搞腐败,谁就要受到惩处,自觉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坚持不忘初心的政治思维,就要深刻把握反腐败政治属性和法律属性的有机统一。反腐败是一场重大政治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要进一步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依纪依规、从严治党,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推动正风反腐不断取得新成效。要健全反腐执纪与反腐执法相互配合的工作衔接制度,强化党委对职务犯罪侦查起诉审判工作的组织协调责任,坚持重大事项重大案件请示报告制度,把党委领导督查腐败犯罪案件与领导个人干预司法办案严格区分开来,确保腐败违法犯罪能够得到及时揭露、有效证实和法律追究。反腐败执法司法应突破传统的刑事司法模式,确立腐败犯罪与普通犯罪分开治理的执法理念,强化反腐执法的有效性,严密反腐法网,从重从严惩治腐败犯罪,始终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做到办案工作不放松、不停步、不手软;始终围绕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的基本战略,推动“不敢腐”向“不能腐”“不想腐”转变。

坚持不忘初心的政治思维,就要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的人民性。传承“让人民有获得感”的反腐利民思想。把反腐败斗争同直接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中国历史上虽然有反腐惩贪,但鲜见反腐改善民生。历代反腐大多沦为了权力斗争工具,反腐的最终目的也并非是为了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和改善,只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反腐败和民生建设的有机结合。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政权的高度,深刻认识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和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抓出成效,取信于民。

三、不忘初心蕴含协同反腐的系统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系列论述,是一个内在联系、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是新形势下指导我们做好反腐败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表了一系列讲话。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新时期反腐败斗争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不忘初心的系统思维,就是把惩治和预防腐败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认识反腐败斗争的协同性。

坚持不忘初心的系统思维,就要深入领会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腐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比如,在基本理念上,坚持以零容忍态度不变,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不歇;在基本任务上,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紀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在基本方略上,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在履职要求上,“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利益。

坚持不忘初心的系统思维,就要完善反腐败制度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党内法规、党内规范性文件和国家法律法规在内的两类制度化反腐机制,形成了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国家法律制度体系。但是反腐败的法律制度仍然不够完备,反腐败立法滞后仍然是制约我国廉政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反腐败法律规定缺、粗、疏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当下,在不敢腐的制度体系构建上,应重点完善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出台之后,需进一步健全完善反腐败国家立法。在不能腐的制度体系构建上,推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改革和创新,完善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和收入申报制度。在不想腐的保障机制上,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党的宣传教育总体部署,做好经常性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

坚持不忘初心的系统思维,就要健全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应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扩大监察范围,整合监察力量,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既加强党的自我监督,又加强对国家机器的监督”重要指示。切实解决反腐败领导体制中职能机构分散,法治话语不强,职责定位不清,机制运行不畅等问题,构建党的领导下机构设置科学、人员配备合理、装备手段先进、具有强大战斗力、威慑力和公信力的反腐败执纪执法机关,实现党纪国法的无缝衔接,党纪反腐与司法反腐有机结合,权力反腐与权利反腐良性互动,推进反腐败领导体制、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科学化。

四、不忘初心蕴含科学反腐的辩证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科学有效地反腐败,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必然选择。不忘初心蕴含的辩证思维,就是在习近平同志反腐败战略思想引领下,注重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思想方法正确处理反腐败斗争面临的若干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和规律导向,推进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倡廉理论与反腐败斗争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坚持不忘初心的辩证思维,就要处理好反腐败与“四个全面”的关系。处理好反腐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政治生态环境;处理好反腐败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认清二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战略要素,反腐败斗争为全面深化改革清障开路、保驾护航,全面深化改革清除权力滥用的体制弊端,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处理好反腐败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认清反腐败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是根治腐败的基本方略,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腐败;处理好反腐败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坚持依规治党、从严治党,在反腐败斗争中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做到以党纪反腐为先导,以法律反腐为保障。

坚持不忘初心的辩证思维,要求我们正确认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有效保障了新生人民政权的纯洁性和廉洁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群众运动的反腐方式已经不适应反腐倡廉建设的客观需要。但是,其拒腐防变的坚定立场,重典惩腐的法治精神,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基本方针等,都与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理念、基本任务、基本目标、基本要求等一脉相承,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具体体现。新时期反腐败时代特征集中体现在反腐败方式更加科学。“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的重要思想,意味着新时期的反腐败斗争正在实现由既往的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的路径模式转变,标志着反腐败斗争法治化水平的提升。各级党委承担主体责任,纪委承担监督责任,保障司法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审判权,为新时期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责编 / 吴耀明)

猜你喜欢

不忘初心斗争腐败
在斗争中走向胜利
领导干部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艾滋病之役
“不忘初心”的由来
央企要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达州跨越发展需要不忘初心,坚定前行
习近平再提“不忘初心”
把脉“腐败亚文化”
父亲跟疾病作斗争
目睹之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