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美丽乡村的建设之路

2017-03-21彭澜

领导之友·综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信仰小镇美丽

彭澜

记 者:谢书记,您好!您从2014年初萌生建设特色小镇的念头开始,仅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就带领团队相继打造了粮画小镇、黄瓜小镇、教育小镇、羊洋花木小镇等十几个特色小镇,让地处黄河故道、黑龙港流域的贫困县——馆陶变成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请问,开始您是怎么想到建设美丽乡村的?

谢继炯:我任县委书记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贫困县怎么才能快速地发展起来?它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一般人们会认为发展不优,发展不够,发展不快,这是事实,但我认为这只是表象。然而,再往深一层追问,发展不快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是要素和生态!一方面,县城是龙头,是要素生发的主要平台。我们提出建时尚魅力之城,2016年第一季度县城建设综合考评位居全省第四。那么,只抓县城,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狠抓美丽乡村,想法从农村突破,把美丽乡村打造成一张亮丽名片。美丽乡村不仅会加快生态环境的改善,还能快速引来信息流、资金流、人流,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特别是馆陶作为贫困县,主要短板在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恰恰是抓住了发展不够这一主要矛盾。这是馆陶率先搞美丽乡村的一个原因。现在馆陶招商明显感觉腰杆硬了,比如说上海易居中国的老板看了馆陶小镇后很感动,就决定要把黑小麦包装打入上海市场。

记 者:河北提出建设100个特色小镇,新时期特色小镇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浙江是中国发达地区建设特色小镇的成功代表。馆陶的美丽乡村也叫“小镇”,它的路径又是怎样培育的呢?

谢继炯:关于“小镇”的概念,馆陶在2014年3月就提出按照“小镇文化”的理念建设美丽乡村,有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是想把我们的农村做成像欧洲小镇一样美,因馆陶是河北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县,解决城镇化,不是让农民全都进城,而是让更多农民就地城镇化。为此,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以美丽乡村为载体,以“一镇多社区”为架构,以产兴镇,产业、文化、生态高度融合的特色小镇创建之路。省委书记赵克志同志对这条路子给予充分肯定。应该说馆陶走到今天,我始终认为并反复跟大家讲,我们只是初级阶段,小镇谈不上多强大,只能说探索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山东、河南、浙江、江苏等地来我县考察团也都认同这条路子,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美丽乡村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2016年3月,我专程到浙江的梦想小镇、基金小镇、云栖小镇、袜艺小镇实地考察,回来后写了一篇文章《中国特色小镇的另一種探索》,就馆陶与浙江的小镇建设模式做了一个比较,相似点就一句话:产业、文化、生态高度融合的发展模式。不同处主要有三点:一是发达程度不同,浙江是发达省,馆陶是欠发达县;二是功能定位不同,浙江特色小镇是城市产业社区,特色小镇位于中心城市周边,看不见农民,而馆陶小镇是农村产业社区,远离中心城市,农民还在原来的村子里居住;三是培育方式不同,浙江依托丰厚强大的经济发展根基,小镇主要靠“种”的方式,一经规划马上实施,如酷玩小镇,一个投资商投资就达80个亿,而馆陶特色小镇主要靠“育”的方式,在规划上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如粮画小镇就像一个“小树苗”,慢慢浇水施肥,长到一定阶段才有人“认领”,目前世界女画家创意街区、手工画嘉年华、红酒庄园、草莓庄园等几大项目正在落地。中财办的《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指出:“特色小镇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小镇建设要具备相应的产业、技术、资金、文化等基础。”这样的判断,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应引起重视,那就是要敢于创造奇迹。馆陶用实践回答了在贫困地区同样能够建设特色小镇。

记 者:在馆陶几个小镇里,粮画小镇让人印象最深刻,从老百姓的脸上也能看得出幸福指数特别高。我有一个疑问,怎么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带出最美村民?

谢继炯:检验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村民的脸。馆陶美丽乡村走到今天,很多人问我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不是钱,而是人的问题。馆陶美丽乡村不只是在做“壳”,也不仅仅在做产业,而是同步实施基层政权建设和村民信仰教育规划。新农村路在何方?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字,如果用十六个字来说就是“尊重民意、留住乡愁、做强产业、改造提升”。尊重民意,就是尊重老百姓现阶段生产生活方式的选择;留住乡愁,指田园风光和乡村记忆,是本土文化的传承;做强产业,馆陶提出“不富不美、先富后美、富而美”,围绕产业又延伸了四种模式,即引入产业、挖掘产业、做强产业、整合产业;改造提升,既包括对物的改造,又包括对人的改造,并且始终把对人的改造提升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对人的改造提升包括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部分。

一是抓基层政权建设。在基层政权建设方面,按照“一镇多社区”模式,粮画小镇建立小镇党委,下设四个社区,社区下设小区,小区由村民选举“美丽管家”负责小区日常事务,这是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自治探索。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出“四问+关爱”的党建新模式。“四问”即作为一名党员要知道我是谁、咱信谁、为了谁、处置谁。“我是谁”,强调的是党员意识。要让每名党员意识到自己与普通群众不一样,有党员的觉悟。我们要求每名党员都要亮明自己的身份,佩戴党员标志;每两个月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年为农民群众办3-5件好事。“咱信谁”,强调的是信仰意识。作为一名党员,就要信党,信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我们建设的小镇党校,核心就是信仰教育,目的是用共产主义信仰占领精神阵地,用共产主义信仰激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为了谁”,强调的是责任意识。就是让党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具体体现在“双带(带头致富讲文明,带动致富讲文明)”上。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些重难点工作,如土地流转、闲置宅基地的收回,需要党员干部带头做表率,对于致富的项目、新兴的产业,群众一时不想干的、不敢干的,党员要敢闯敢试带头干,率先致富,不与民争利,做到党员先富美、群众更富美。党员还在遵守村规民约、形成良好村风、做美环境等方面带头。“处置谁”,强调的是纪律意识。我们坚持严格党员管理,让每名党员都受到党的纪律约束。重点是把好入口和出口。准入关口要严格,选好苗,从源头上提高党员的质量;对“三不”党员(不参加党员活动、不遵守村规民约、不给农民群众办好事)实施两监督(党内一名支委、党外一名群众),不及时改正就要进行处置,直至清理出党员队伍。“关爱”就是关爱党员行动。做到支持党员先富美,有病有难组织帮。“我是党员门前亮,光荣尊严不一样。”让党员有尊严,并能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为有效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突出村民主体地位,在外围组织方面也做了有益探索,由“美丽导师”、外联办、民调会、商会、学生会等组成。“美丽导师”是由乡村医生、乡村教师、电工、致富能手等“特殊岗位”人员构成,倡导文明新风;外联办吸收小镇在外工作人员加入,共同分享小镇建设成果,引导其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民调会由村里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会长,调解矛盾纠纷;商会主要是服务小镇商户,提供便捷服务;学生会鼓励小镇初、高中生加入,开展美丽家庭共建等活动。

二是以信仰教育为突破口,注重人的素质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带出最美村民”,在美丽乡村笑脸墙上都有这样的宣传语。小镇建有美丽乡村广播站、美丽乡村电视台、美丽乡村之歌、共产主义庄园以及小镇党校,成为小镇信仰教育的重要载体,群众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是小镇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还提出一句话“家乡美、亲人归,美丽乡村享富美”,就是家乡美亲人才回来,未来的乡村才有希望和活力。

记 者:您提到信仰教育,这个词很多地方做得很空,您是怎么落到实处的?

谢继炯:美丽乡村越干越有激情,感觉要做的事情很多,越是这样越要实事求是和淡定。为了把美丽乡村事业做得更扎实,我们的小镇必须解决信仰问题,我们提出粮画小镇两句话的目标,一句话叫作世界粮画之都,一句话叫共产主义新社区,要把信仰教育做在前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落实到小镇,如果没有信仰,就像一个民族没有信仰一样不会走得远,只有有了信仰才能有灵魂和内生动力。在塑造信仰方面怎么做呢?我们建立了小镇党校,正在探索采用情景体验式,通过一套操作系统让老人、孩子、青年都能通过积分体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美好社会。现在,馆陶小镇都设有美丽乡村广播站,每个小镇都有一首村歌,歌词基本上都是我亲自写的,笔名“辛火”。为什么笔名叫“辛火”,就是美丽乡村的星星之火在馆陶迅速燎原。当年星星之火让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今天美丽乡村星星之火,必将让中国农村富美起来,意义同样重大。馆陶美丽乡村虽然面临挑战,但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怀揣梦想,脚踏实地,梦想终会实现!

记 者:谢谢您接收我们的采访。

(责编 / 吴耀明)

猜你喜欢

信仰小镇美丽
信仰
漫画
什么也没有小镇(1)
小镇小镇真热闹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穿毛衣的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