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险业助推扶贫攻坚问题探讨

2017-03-21文海杨发仁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扶贫攻坚保险作用

文海 杨发仁

摘要:扶贫攻坚是我国实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首要难题,也是落后地区政府工作的重心所在。运用现代保险技术参与扶贫攻坚,可以显著提高贫困人口的民生保障、防范和化解自然灾害对生产生活带来的风险,扶持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文章以甘肃省定西市保险业参与扶贫攻坚为例进行论述。

关键词:保险;扶贫攻坚;作用

贫富分化是一道世界性的发展难题。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不仅是中国政府多年来致力解决的难题,也是世界许多国家与地区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保险是市场经济中帮助人们避免和降低生产生活风险损失的重要手段,保险扶贫作为金融扶贫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防范和化解脱贫攻坚过程中的风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5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保险业参与扶贫开发提出了具体要求、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了保险业参与扶贫开发的主攻方向。贯彻落实这些要求和部署,是保险业积极创新参与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通过保险扶贫体制机制的完善,可以更好地巩固扶贫开发来之不易的成果,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定西是全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由于环境破坏严重,土地裸露,生态环境连年恶化,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定西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曾上书清廷∶“辖境苦瘠甲于天下”。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定西的扶贫攻坚工作。近年来,保险业参与定西市扶贫攻坚,探索出有益的实践经验。

一、贫困发生的主要原因

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摸底调查显示:目前,全国现有的7000多万贫困农民中,因病致贫的有42%;因灾致贫的有20%;因学致贫的有10%;因为劳动能力弱致贫的有8%;其他原因致贫的有20%。而这些贫困农民中绝大多数都没有增收的产业,甘肃省农村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这些行业受资金、自然灾害风险、市场价格指数变化等因素影响较大。长期以来,扶贫工作主要是政府在履行责任,采取自上而下的单向度扶贫。当前,脱贫攻坚对政策、资金、项目等各类扶贫资源需求越来越大,而扶贫资源供给不足则是脱贫工作面临的一大问题。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扶贫方式需要创新,应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实现社会帮扶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利用政府财政及社会扶贫资源,引导保险企业进入扶贫地区、彰显社会责任,利用保险手段规避农民生产生活风险,保证农民收益,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利用保险参与扶贫脱贫,有助于实现扶贫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是扶贫方式方法的创新和拓展。

二、保险业参与精准扶贫典型案例

(一)健康保险解决农民因病致贫的问题

定西市自2013年以来试点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建立了“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的综合医疗保障体系,人保财险定西市分公司首批开展大病保险试点工作,按照每人30元的标准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提取大病保险保费,对参保人员大病医疗费用社保报销之外超过5000元的部分,分级再次报销。截至2015年年末,累计补偿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患者4.8万人次,支付补偿金额1.76亿元,大病保险患者实际报销比例由原来的48.12%提高到62.88%,缓解了城乡居民因病致贫返贫发生率。

2016年,人保财险、中国人寿保险共同开办“两保一孤”意外伤害及疾病保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投保,解决了扶贫攻坚对象因病返贫的顽疾。

(二)农房保险解决因灾返贫问题

人保财险定西市分公司自2011年开始开展农房保险,通过“政府补一点、农户拿一点、公司让一点”的方式,保险公司最大让利农户,制订性价比最高的保险方案,保险费由财政补贴每户20元,农户自担15元,保险公司承担每户保险责任4万元,对因泥石流、滑坡、暴雨、暴风等地质灾害或火灾、爆炸等原因造成的农房损失,由保险公司负责理赔。目前,累计承保5万户,赔款163万元。2016年,甘肃省财政安排预算资金100万元,在定西市开展农户地震保险试点工作,大幅度提高了农房的保障。

(三)农业保险解决农村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

2008年起,由人保财险定西市分公司开办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到2015年累计承保44.2万头,赔款2322万元; 2011年起,由人保财险定西市分公司开办玉米保险,到2015年累计承保467.5万亩,赔款8704.2万元;2012年起,由中华联合保险定西中心支公司开办马铃薯保险,到2015年累计承保711.18万亩,赔款12704.44万元;2013年起,由人保财险定西市分公司开办藏系牦牛、藏系羊保险,到2015年累计承保15.06万头,赔款1339万元;2014年起,由中华联合保险定西中心支公司开办冬小麦保险,到2015年累计承保51.63万亩,赔款414万元;2014年起,由人保财险、中华联合保险共同开办中药材保险,到2015年累计承保19.28万亩,赔款4940万元。農业保险的大面积开展,为农户开辟了抗御自然灾害的通道,有力地巩固了脱贫成效,遏制了因灾返贫。

(四)保证保险有效解决了扶贫产业发展的资金难题

融资难、融资贵是困扰甘肃省小微经济发展的难题,也是扶贫攻坚产业发展的难题。2013年,人保财险定西市分公司在陇西县试点开办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通过政、银、保三方合作,建立风险共担补偿机制,推动以县(区)为单位统筹开展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不断扩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品种和范围。到2015年,累计为494户农户、31户农业产业化企业提供保证保险,总计放贷1.28亿元,赔偿44.5万元,报损毁6万元,共计120.5万元。此外,尚有7户逾期贷款,金额170万。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和涉农企业贷款难题,为化解扶贫融资难题探索新路。

三、工作建议

定西市保险业参与扶贫攻坚工作经过多年试点,方案不断完善,相关技术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广大农户受益匪浅。但受各种原因限制,在不少领域保险的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为进一步参与精准扶贫攻坚,助推定西全面脱贫奔小康,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政策支持,用好保险工具

广大农民群众对保险这一风险化解工具的了解还不全面,尤以贫困人口为甚。在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面前,不少农户选择听天由命,再加上保险的商业属性要求参保农户必须投入一定的成本,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县区,保险费筹集阻力很大,一部分贫困户无力承担保费,需要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加以引导。尽管试点几年来,各级财政拿出了一定补贴,但农户投保率依然不高,许多风险还不能做到应保尽保。建议财政预算中加大保险费补贴范围,扩大保险覆盖面,惠及农户,助推定西市脱贫攻坚。

(二)多措并举,宣传普及保险知识

保险对贫困地区农户的风险补偿、灾害救助、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但大部分农民群众对保险的认识十分有限,全社会都应当宣传保险、普及保险知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和引导作用,鼓励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及互联网等开办专门的保险频道或节目栏目,在全社会形成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的氛围。”通过普及保险知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保险,认识保险的作用,自觉运用保险工具化解生产生活风险。

(三)健全服务网点,提升服务能力

像定西这样的贫困地区,山大沟深,基础设施落后,开展农业保险的成本很高。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很大,目前开办的农村保险品种基本都是亏损经营。建议政府出台政策鼓励保险机构科学规划服务网点布局,更好地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防灾防损、资金融通功能,服务精准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

猜你喜欢

扶贫攻坚保险作用
扶贫攻坚视域下发展广西乡村旅游的新思考
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推动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创新发展
浅淡如何发挥交通基础作用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浅谈不婚主义下保险“受益人”的指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