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及其原因研究进展

2017-03-20张学英秦淑新王艳华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护士

张学英 秦淑新 王艳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7

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及其原因研究进展

张学英 秦淑新 王艳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7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布赫曼教授明确提出,人体除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指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却表现出疲劳增加,活力反应能力降低,适应能力减弱等主诉症状。有调查显示,我国医务人员亚健康发生率在54.7%~66.5%[1-3],护理人员因其身处特殊环境,由于长期在高风险和高压力状态下工作,使其极易造成心理和体力的透支,因而护理人员是发生亚健康状态的高危人群。本文将对护理人员的亚健康状态现状和发生原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制定临床护理人员亚健康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护理人员;亚健康;研究进展

1 护理人员亚健康现状

护理人员是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的特殊职业人群,他们在具备完备的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WHO的一项全球性研究统计显示,全世界大约有70%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且多发生在中年人群,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其发病人数高于一般人群,约为1088/10万[4]。国内学者对我国部分地区护理人员亚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其发生率为57.41%~90.98%[5-6]。杨文红等[6]通过对苏州市4所三级综合医院的953名护理人员调查发现护士亚健康发病率为90.98%,陈利芬等[7]对广州市1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024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疲劳743名(72.56%);记忆力差662名(64.65%);活力减退621名(60.64%);失眠多梦休息不好554名(54.10%),心烦意乱510名(49.80%);较少的是同时关系紧张81名(7.91%)。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护理人员的整体健康水平不容乐观,不同的地域、年龄、环境、科室其亚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

2 护理人员亚健康发生原因

2.1 人口社会学因素

有调查采用SF-36量表,将护士按≤25岁、26~30岁、>30岁分为三组,结果显示,≤25岁的生理机能明显好于26~30岁和>30岁;≤25岁的健康状况好于26~30岁和>30岁;≤25岁的精神健康明显好于26~30岁,在精力方面好于26~30岁,由此可以看出护士的年龄与亚健康状态不成正相关或负相关,而是呈现集中化趋势,26~30岁年龄段护士的亚健康状况最为严重[8]。杨素娟等[9]通过调查发现,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随着学历的升高其发生率逐渐下降。有研究发现,家庭支持是护理人员健康状况的保护因素,其家庭成员对工作持支持态度,该护士的健康水平往往较低。此外居住条件、收入、人际关系也是影响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的因素之一。

2.2 不良的生活方式因素

有研究表明,按时用餐、合理的饮食是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的保护因素,而食入多脂、多盐、少钙、少铁,经常在外用餐、盲目节食、偏食、挑食是影响护理人员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7]。黄璜等[3]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89名女性护士调查发现,在10个因子中,体育锻炼的得分最低,多数护理人员由于科室人手短缺、劳动强度高、还要经常参加各种考试等,没有剩余精力参加体育锻炼,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护理人员亚健康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参加体育锻炼者。大量研究证实,夜班护士由于倒班工作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物钟,严重影响其睡眠质量,进而亚健康发生率增高。

2.3 职业因素

陈利芬等[7]通过对广州市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岗的148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不同科室护士亚健康发生率不一致,其中ICU病房护士的亚健康发生率最高;经常接触心电监护报警、呼吸机报警、病人的呻吟、吸痰机、洗胃机的操作噪音的ICU、急诊科护士亚健康发生率最高;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h的护士亚健康发生率为93.28%;加班也是影响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另有证据表明,护士的工作压力与健康呈负相关。

3 小结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随着护理学科不断的发展,社会压力的增加,护理人员的亚健康人数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如何降低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保证护理人员以健康的心态和充沛的精力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是非常有必要。因此要重视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及早发现、早期防治,对容易引起亚健康状态的护理人员采用针对性的支持和疏导,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让护理人员远离亚健康,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通讯作者:王艳华)

[1]蔡文智,邓凌,陈美伦等.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869-873.

[2]蒙世佼,闫宇翔,刘佑琴等.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0):61-64.

[3]黄璜,罗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亚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08,15(06):18-20.

[4]Holmes GP,Kaplan JE,Gantz NM et.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working case definition[J].Ann Intern Med,1998,108(03):387.

[5]陈伟璇,郑爱英,陈静芳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亚健康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22(10):62-64.

[6]杨文红,吴丽荣,滕国兴等.三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亚健康状况的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08):2582-2583.

[7]陈利芬,何李芮,黄贤丽等.综合医院护士亚健康状态与健康行为关系的调查[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08):4-6.

[8]彭鲁峰,于君,李军海.不同年龄段护士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09):35-36.

[9]杨素娟,郭逸星,梅彩玲等.三所综合医院护士亚健康状态调查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32(02):276-277.

[10]陈利芬,杜合英,成守珍等.不同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护士亚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2,39(05):432-434.

张学英(1985-),女,内蒙古丰镇市人。护师,长春中医药大学硕士在读,康复护理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亚健康状态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状态联想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猪群亚健康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