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农村中小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因素研究

2017-03-20苟百胜

新一代 2017年1期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农村中小学

苟百胜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尽管强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近些年来,农村中小学老师也注重从各个方面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寻找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和策略,但仍然受到主客观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中小学师生关系不和谐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就从根本上要求对影响当前农村中小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因素展开全面研究。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和谐师生关系;因素研究

要想在教学效果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同学生间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为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团结、上进的班集体组织奠定基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在农村中小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步履艰辛。因此,要想在农村中小学日常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对这些影响因素展开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来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

一、源自于社会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对我国的社会风气也产生较大冲击,导致许多西方资本主义所崇尚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忽视伦理道德等现象对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1]同时,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拓展了学生的眼界,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较大转变,要求民主、自由的呼声加大,这也对农村教育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许多农村中小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等尚未发展成熟,缺乏对事物的明辨是非能力,为了追求自身所谓的逍遥自在的生活,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轻视知识、轻视教育、甚至轻视教师付出的现象也层出不群。再加之近些年来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声音高涨,导致诸多农村学生不再信奉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选择过早辍学外出打工,甚至鼓励带动身边的学生与老师作对,诋毁老师的形象,甚至出现一些殴打老师、谩骂老师的想象,严重影响到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二、源自于学生方面的影响

在日常的农村中小学教学中,打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除了发挥教师的积极指导作用外,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因此,受学生自身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也会在日常的教学中为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对于初中生而言,其伴随着生理、心理发育成熟,使他们的自我意识高涨、独立意识增强,也相应出现了逆反心理,不愿意与父母或者老师保持较为密切的关系,渴望更多的自由和独立空间,这些都会给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另一方面,对于当前许多的农村中小学生而言,父母迫于生计选择进城务工,导致许多农村小学生成为留守儿童,缺乏来自于父母的关爱和正确教育,相反更多的备受爷爷奶奶的溺爱,导致这些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关怀和关注、不愿意接受学校班级制度的约束、不愿意与老师进行太频繁的交往等,影响到了师生关系的搭建。

三、源自于教师方面的影响

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起最主要的作用。然而,在与学生搭建关系时,教师通常忽略了自己的主导地位,或者受诸多自身因素的限制,而导致所建立的师生关系并不和谐融洽,严重制约着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具体表现为:

(一)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态有待调整。尽管当前强调教育理念由以往的应试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转变,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自身必须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学理念,但不乏有些担任农村中小学的老师依然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认为学生就应该“尊师重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陈旧封建礼教观念依然充斥着他们的头脑。他们在日常的教学环节,扮演的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他们传授的知识,缺乏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师生关系出现严重隔阂。[2]甚至有些教师还倡导那种“严师出高徒”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实施军事化管理,强指标、硬要求,单一的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严重影响了师生关系。

(二)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抓农村的教育,要求配备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到偏远农村去,提升农村的教学质量。但由于我国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导致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差、工作负荷重、压力大,且农村教师色薪资水平与同等各岗位的城市教师水平相比较,收入差距悬殊。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有的付出未能得到相应的报酬,导致其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态度不端正,甚至有些教师自身的素养较低,把所有对社会或者对自己生活不如意的地方都找学生出气,加剧了师生关系的恶化。甚至有些农村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繁重,自身就缺乏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由于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教学方法采用不当,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与上课教师产生摩擦,甚至出现逆反行为。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都会对农村中小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产生重大冲击,最终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在于从事农村教育的老师要不断转化自己的思想观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增添自己的人格魅力,来不断地感化和影响学生,逐步建立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

综上所述,农村师生关系是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影响农村中小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因素研究,对于探索出一种适合改进农村中小学师生关系的良好途径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要想在农村中小学日常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对这些影响因素展开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来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

猜你喜欢

和谐师生关系农村中小学
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探究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互动载体探析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做一名有幸福感的教师
漫谈班级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关于本三学生教学活动策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