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

2017-01-03刘红娟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解决措施高中

刘红娟

【摘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课堂活动的顺利展开,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了教研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高中  和谐师生关系  现状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57-01

一、引言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发生联系,为完成“教”与“学”目标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是学校里的基本人际关系。教师“教”的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双边活动过程,只有教师与学生默契配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当前普通高中师生关系的现状

1.师生缺乏深层次精神层面的交往

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解答学习问题,传道授业解其惑;在课下,教师和学生应当是朋友关系,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惑。然而不少教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上课时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下课铃声一响教师的任务就完成了,与学生之间缺少精神层面的沟通,没有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教师与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是单向的授受关系,缺少双向互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激情,学生对于所学内容也是麻木默然,将学习当成了任务,没有对课堂产生激情。

2.师生关系不够亲近

高校教学资源与办学规模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面对一个班级的上百名学生,一位教师很难投入全部身心,挨个照顾。有学生误会教师上课不认真,偏爱成绩好的学生,教师没有掌握与后进生的沟通技巧,说得多了,怕损伤学生自尊心;少说或者不说,又提高不了学生成绩。在学校,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师生仿佛各自为政。应试教育是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情感发生淡化的主要原因,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冲刺大学,学生没有属于学习之外的自由时间,同时也谈不上创新和得到发展。教师忙于备课、教研会议,没有时间和学生交流。

3.学生自身因素

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中,论者发现,学生对师生关系的和谐构建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多学生害怕老师,不敢或者不好意思与教师沟通。

同时,对中职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且具有一定的厌学情绪,个别学生只想混张中职毕业证,不配合教师工作。部分学生改不掉懒散的毛病,学习缺乏目的性和主动性,不听从教师意见,群体中偶尔有上进学生也容易被大势左右,教师的教学任务难以执行到位,师生未能实现有效互动。

只有学生尊重、爱护和亲近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得之如愿、事半功倍。面对新课程大背景下相关教研活动所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普通高中师生关系的现状必须予以改变。

三、普通高中校园应当如何建构和谐师生关系

1.放下“师道尊严”,走进学生的内心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是学生的长辈,时刻都应保持长者风度。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不妨适当放下“师道尊严”,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情感世界,发自真心的关爱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愿意亲近教师。在影响师生关系的三要素中,教师、学生、环境都相当重要,但从可控因素来说,教师扮演着最直接的变量角色。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的奉献和付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要时刻关注,帮助学生更上一层楼;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帮助其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教师必要形成自己的个人魅力,用博学多才的学科知识、专业扎实的学科素养、平顺温和的教学语言、乐观积极的工作心态、善解人意的性格行为俘虏学生的芳心,从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等细小方面给予学生信心,培养学生对教师的好感。

2.创新教育模式,提升学科魅力

人是情感的动物,对于学生而言,哪个老师对他好,他就更愿意学习哪门学科。想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善于在课堂互动中加深师生情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个别教师遇见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容易失去耐心,这是不正确的。高中生从年龄上来说,已经是成年人了,尤其学习不理想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更加敏感,这样做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学科的探索欲望,无益于师生情感的交流。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振动它就会发出音响,要使每个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比如数学不好的学生,是否有其他擅长的科目,阅读情况不好的学生,是否在写作方面有独特的天赋?善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知道教师并没有放弃他,避免厌学心理的发展。

3.关注学生生活,掌握交往策略

我们常开玩笑:两年一条小沟,五年一条大沟,代沟的产生会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担任高中教学的老师,大部分是经验丰富、教龄较长的老教师,而现今的高中生一代,基本都是在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总觉得与教师之间没有共同话题,除了作业、考试,没什么好聊的,造成师生关系疏远。教师要主动出击,掌握有效的交往策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从生活中寻找突破口,有效开展教育工作。教师要主动接触学生,加强与学生在生活中的对话,了解学生的课外情况,熟悉学生在学校之外的情况,掌握与学生交往的技巧,例如寻找共同的话题、一起参加课外活动、邀请学生到家做客、建立微信群联系等。

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成败。每一位学生都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尤其是高中学生,思想普遍比较成熟。教师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融洽相处,让学生原意把心敞开,把大脑敞开。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学生会更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的用心经营,教师要用语言感染学生,用行动影响学生,在平时多与学生交流,多沟通,学生遇到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想办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从而使学生爱学并乐学。教师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完善教学艺术,扮演好一位长者和首席的角色,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史家莹.从高校课堂教学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

[2]马会泉,刘玉珍,李佩忠.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要素分析[J].科技技术,2009(32).

猜你喜欢

和谐师生关系解决措施高中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互动载体探析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做一名有幸福感的教师
漫谈班级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