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

2017-03-20

新闻爱好者 2017年2期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思想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时代逐渐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学习,在给大学生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容易给他们的身心健康、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当看到新媒体提供更加便捷、及时信息源的时候,也要看到其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的一些问题,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陈志勇编写的《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一书介绍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机遇和挑战,并剖析了电子公告媒体、即时通信媒体、网络日志、手机、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高校大学生接触新媒体现状分析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自诞生之日起,大学生就逐渐变成新媒体的使用者、接受者,也变成信息的传播者。举例来说,手机媒体的诞生,凭借其随身携带的便利性,大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获取信息,极大地满足了他们快节奏获取信息的需求。同时,新媒体打破了原有单一的传播方式,变成点对多、多点对多点的全方位传播,大学生能借助新媒体更好地表达自己。此外,由于个性化与互动化的特征,新媒体还满足了大学生探索和尝试新事物的需求,大学生可结合个人爱好筛选各种内容与服务。

该书第一章介绍了新媒体时代发展及其特征,我们不难发现新媒体对现代高校学生教育、生活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积极的一面是其加快了信息传递,使大学生更加便捷迅速地接收信息;消极的一面则是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过度依赖。即便在课堂上,大学生也会忍不住频繁掏出手机,新媒体营造的虚拟人际关系,容易降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对策思考

面对新媒体海量的信息、虚构的环境与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高校辅导员在认识到新媒体作用的同时,必须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便更好地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在该书的第三章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阐释中,对如何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论述,通过借鉴其經验我们可以发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重视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学会运用新媒体工具来提高个人能力,尤其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能力。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首先,辅导员要理解和尊重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沟通交流方式,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看待新媒体,并在虚拟的社交环境中引导学生的个人行为与价值观。其次,正确引导学生区分良莠。作为把关人,辅导员必须意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辨别与区分新媒体的各种信息。所以,辅导员自身需要加强媒介素养与研判能力,正确科学地解读和分析网络信息,才能去伪存真地教育和帮助学生远离污染的思想。再次,必须注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结合。传统媒体处于日渐式微的尴尬状况,但传统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辅导员可以借助电视台、宣传栏、板报等多样化地报道优秀文化,构建健康的校园氛围。同时,辅导员还能借助新媒体技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媒体阵地,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最后,该书在最后一章中表述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破方向。整合其观点并经过实践调研不难发现,建立大学生学生干部新媒体信息管理队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随着大学生群体数量、规模的不断增加,我们要把学生干部建设成一支精英型、正规化的新媒体信息管理队伍,鼓励和组织学生干部利用校园新媒体平台微信、贴吧、网站、各类论坛等,发布积极健康的信息,宣扬社会正气,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大学生的引路人与把关人,辅导员必须认识到这一工作的复杂性,充分了解和掌握新媒体技术,对新媒体传播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已成为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备素养。

(郭春雷/辽宁科技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