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中医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7-03-18杨思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3期
关键词:病程视网膜依从性

杨思红

(连云港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连云港2220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超过半数的糖尿病患者可合并有视网膜病变。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视网膜反复出血,严重影响其视力,甚至可导致其失明。2013年的一项针对全国糖尿病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已达9800多万,且其发病率仍呈不断升高的趋势,威胁着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及手术疗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有研究认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中医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眼底病变的情况,提高其对用药的依从性。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通过对连云港市中医院内分泌科近年来接诊的7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进一步探讨对该病患者进行中医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连云港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7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这78例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符合《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中的诊断标准[1]。2)具有糖尿病的病史。3)对其进行眼底检查的结果显示,其眼底存在黄斑水肿、微动脉瘤、出血及新生血管等。4)经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被确诊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78例患者的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青光眼、白内障等其他的眼部疾病。2)合并有精神疾病。3)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或中途退出本次研究。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一般组(39例/组)。中医组患者中有男20例、女19例;其中,年龄最小的为35岁,年龄最大的为70岁,平均年龄为(62.7±5.1)岁;病程最短的为3个月,病程最长的为10年,平均病程为(5.2±1.1)年。一般组患者中有男21例、女18例;其中,年龄最小的为35岁,年龄最大的为70岁,平均年龄为(64.0±4.8)岁;病程最短的为4个月,病程最长的为11年,平均病程为(5.3±1.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其均进行一般性护理。具体的方法为:1)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血糖及血脂的水平,督促其按时服用降糖、降压及降脂药。2)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食谱,要求其严格按食谱进餐,并嘱其家属对其进行监督。3)引导患者加强锻炼,防止发生感冒和感染,并注意个人卫生。4)定时将患者的血糖情况向其主治医生进行汇报。在此基础上,对中医组患者进行中医综合护理。具体的方法为:1)进行情志护理。视力下降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大,患者对其家人的依赖程度也会增加。部分患者可因此出现沉重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多安慰和鼓励患者,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和生活。2)进行中医饮食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中医按照其病情的不同表现将其分为阴虚火旺型(早期)、气阴两虚型(中期)和痰瘀阻滞型(晚期)三种证型。阴虚火旺型患者可出现咽干、口渴、心烦躁热等临床表现,护理人员可指导其多吃蔬菜,适量食用水果,用胖大海、天冬及麦冬泡茶饮。气阴两虚型患者可出现盗汗、乏力及疲倦等临床表现,护理人员可指导其保持清淡的饮食,适量食用沙参、大枣及燕麦等食物。痰瘀阻滞型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等临床表现,且可合并多种糖尿病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嘱其多休息,按时按量食用薏苡仁及大枣等食物制作的药膳。3)进行中医按摩及耳穴贴压护理。进行按摩的方法为:使患者取坐位,目光平视,护理人员用食指按压其眼眶下方的晴明穴,按压的方式为先向下按压,再向上推挤,循环按压约80次。护理人员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轻柔地揉捏患者的耳垂,以其耳垂微微发热为宜。每次按摩3~5min,每天按摩3次。进行耳穴贴压的方法为:护理人员将硬而光滑的磁珠丸用医用胶带粘贴在患者的肝、肾、神门等耳穴处,然后适度揉按、捏压磁珠丸,以使患者的耳廓出现发热、发胀感为宜。每次贴压3~5min,每天贴压3~5次,每隔3d更换1次磁珠丸。4)进行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嘱患者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并避免眼部遭受外伤。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科学、合理地用眼,避免熬夜。护理人员嘱患者家属为患者营造干净、整洁的起居环境,注意观察其神志及视力的情况,避免其眼部遭到强光直射。患者若存在盗汗的症状,护理人员嘱其注意保暖,防止发生感冒。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对用药的依存性,同时比较接受护理后其眼底病变的改善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采用该医院自制的用药依从性量表调查、统计两组患者对用药的依从性,具体的调查内容包括患者未按时服药的情况、忘记或漏服药物的情况、在症状好转时擅自停止服药的情况、在症状未见好转时擅自停止服药的情况。患者的答案若均为否,表示其对用药的依从性良好。采用该医院自拟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值为0~100分)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将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即患者的评分≥90分)、满意(即患者的评分介于75~89分之间)、一般满意(即患者的评分介于60~74分之间)和不满意(即患者的评分<60分)。

1.4 疗效判定标准

将两组患者眼底病变的改善情况分为显著改善、有效改善和未改善。其中,显著改善:指接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眼底检查的结果显示,其眼底存在的渗出、出血、微血管瘤、黄斑部及视网膜水肿等症状有2项或2项以上减轻,其视力提高了2行或2行以上。有效改善:指接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眼底检查的结果显示,其眼底存在的渗出、出血、微血管瘤、黄斑部及视网膜水肿等症状有1项或1项以上减轻,其视力提高了1行或1行以上。无效:指接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眼底检查的结果显示,其眼底存在的上述症状均未改善,甚至在恶化。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患者眼底病变的改善率、接受护理前后对用药的依存度、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眼底病变改善情况的对比

与一般组患者相比,接受护理后中医组患者眼底病变的改善率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眼底病变改善情况的对比

2.2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对用药依从性的对比

在接受护理前,一般组患者对用药的依存度为48.7%,中医组患者对用药的依存度为51.3,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护理后,一般组患者对用药的依从度为66.7%,中医组患者对用药的依存度为94.9%,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对比

与一般组患者相比,中医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P<0.05)。详见表3。

表2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对用药依从性的对比[%(n)]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对比

3 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是由于糖尿病破坏眼部微血管所导致的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上分布有很多微血管。这些微血管在遭到破坏后会使视网膜出现缺氧、缺血的现象,进而发生黄斑水肿、微动脉瘤、出血及新生血管等病理改变[2]。中医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机为阴湿内热、血瘀及痰湿等,是由于患者的饮食及情绪失调所导致的肝肾阴虚、目失所养之证[3],故在对其进行药物及手术治疗的同时施以中医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眼底病变的情况。中医综合护理是指结合患者的病因和病机,用中医手段对患者从情志、饮食及生活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性护理[4]。

通过进行本次研究可知,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中医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眼底病变的情况,提高其对用药的依从性,增加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J].中华眼科杂志,2014,50(11):851-865.

[2]兰文,陆燕,王春红,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炎症的研究新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3,33(2):197-200.

[3]董洪荣,刘晓,白丽君,等.中医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12):1266-1268.

[4]章莹,熊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系统综合性治疗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1):1729-1730.

猜你喜欢

病程视网膜依从性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