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对其血糖水平的影响

2017-03-18周雄英高雅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3期
关键词:餐后血糖值空腹

周雄英,高雅萍

(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143)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若长时间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可引发心血管疾病、感染、神经系统疾病、眼部疾病及肾脏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1]。目前,临床上一般通过使用降糖药物、进行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健康宣教及血糖水平监测等方法对该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由于该病患者常需要终身接受治疗,故其在漫长的治疗的过程中易出现治疗依从性变差、遵医行为不佳等现象,影响其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2]。有研究结果显示[3],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全面护理可明显提高其对治疗与护理的配合程度,从而有效地控制其血糖的水平。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通过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进一步探讨对该病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对其血糖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这60例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其空腹血糖的水平>7.8 mmol/L。2)未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3)未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的急性糖尿病并发症。4)不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及精神障碍。5)具备完整的诊疗资料和随访记录。6)签署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30例/组)。在研究组的30例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12例;其中,年龄最小的为32岁,年龄最大的为73岁,平均年龄为(52.3±4.7)岁;病程最短的为2年,病程最长的为11年,平均病程为(5.6±1.7)年。在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11例;其中,年龄最小的为33岁,年龄最大的为72岁,平均年龄为(52.6±4.9)岁;病程最短的为2年,病程最长的为12年,平均病程为(5.8±1.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及血糖水平监测等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进行全面护理的方法如下。

1.2.1 进行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年龄及职业等情况组织其进行与糖尿病知识相关的学习,具体的学习方式包括举办病友会、开展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发放糖尿病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及创办糖尿病健康知识宣传墙报等。护理人员耐心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常见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知识,加强其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提高其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促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1.2.2 进行用药护理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向其详细介绍药物的疗效、常见的不良反应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使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护理人员仔细向患者交代用药的次数、时间、剂量及配伍禁忌等事项(如在餐前的20min使用磺脲类药物等)。对年龄大、记性差的患者,护理人员将上述的用药事项写在纸上,粘贴在其病床的醒目位置,提醒其按时、遵医嘱用药。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指导其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的时间(在餐前0.5 h进行皮下注射)、部位、剂量,并向其示范进行注射的方法,告知其将胰岛素放置在2~8℃的冰箱中保存。护理人员耐心向患者讲解按时、按量使用胰岛素的重要性和不合理用药的危害,以提高其对用药的依从性。

1.2.3 进行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详细向患者讲解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嘱其勿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少饮酒,保持饮食的清淡与营养的均衡。告知患者养成少吃多餐和定时、定量用餐的饮食习惯,控制钠的摄入量。教会患者准确估算食物的热量,指导其日常以谷物、豆类等粗粮类食物为主,减少精白米面的摄入量,并按照其饮食习惯、体重及BMI为其设计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

1.2.4 进行运动护理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指导其适度进行运动,比如进行爬山、慢跑、散步、做体操、跳舞及骑行等有氧运动。护理人员耐心向患者讲解进行有氧运动时的注意内容,如禁止在空腹时进行运动、餐后2 h是最佳的运动时间、在进行运动时尽量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和软帮厚底、弹性好的鞋子,且最好有家属或护理人员陪同。护理人员告知患者若独自进行运动,一定要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在卡片上注明自身的基本情况和家属的联系方式等。护理人员嘱患者及其家属,患者在进行运动时若出现饥饿、冒冷汗及心慌等低血糖的症状,必须马上使其终止运动,并立即为其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以防其低血糖的病情恶化。

1.2.5 进行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热情、温和地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倾听其主诉,准确掌握其心理状况,及时疏导其不良情绪,从而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促使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1.3 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18个月的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观察、对比在入院时、接受护理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后其空腹血糖的水平和餐后2 h血糖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入院时和接受护理1个月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和餐后2 h血糖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护理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和餐后2 h血糖的水平均低于入院时,而且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和餐后2 h血糖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接受护理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的对比(mmol/L,±s)

表1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接受护理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的对比(mmol/L,±s)

注:与入院时相比,*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0.05。

时间 对照组研究组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入院时 9.88±1.52 13.46±2.35 10.64±1.62 13.55±1.67接受护理1个月后 9.35±1.43 13.65±2.55 10.11±1.63 13.33±2.62接受护理3个月后 10.94±1.44* 15.65±2.32* 8.92±1.25*# 11.43±2.27*#接受护理6个月后 10.18±1.53* 14.72±1.78* 8.66±1.38*# 11.34±1.62*#接受护理9个月后 11.12±1.72* 15.45±1.98* 8.44±0.94*# 11.18±1.62*#接受护理12个月后 11.39±2.25* 15.63±1.92* 8.24±1.48*# 10.98±1.35*#接受护理18个月后 10.98±2.23* 15.34±1.67* 7.98±1.42*# 10.81±1.3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进行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及环境等因素均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中老年人是该病主要的发病人群。该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地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4]。血糖水平显著升高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然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期、持续升高可损害其血管、神经、心脏、肾及眼等脏器的功能,使其发生上述脏器的慢性损伤或功能障碍,甚至发生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其身体健康[5]。有研究结果显示[6],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与该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波动情况和控制情况密切相关。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幅度若较大,其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损伤的几率就会升高。因此,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水平是临床上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关键。

目前,临床上仍未明确糖尿病确切的发病机制。临床医生仍将使用降糖药物、进行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健康宣教及血糖水平监测等综合疗法作为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证实,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不但能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而且能有效地控制其血糖的水平[7]。在本次研究中,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对该院收治的对照组患者进行了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了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护理、运动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内的全面护理。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接受护理3个月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和餐后2 h血糖的水平均较低(P<0.05)。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空腹血糖的水平和餐后2 h血糖的水平。

[1]王春燕.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值波动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2,13(16):2554-2555.

[2]袁蓉,王淑静.新型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7(5):11,15.

[3]刘晓莉.临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波动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2,15(13):145.

[4]陆伟,章金蓉,于娇娇.膳食护理对27例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2(11):143.

[5]齐红霞.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波动的影响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14(12):201-202.

[6]王晓君.不同置管部位连接护理方式对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血糖值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9(14):243.

[7]沈琪,邱少雄,黄江玲,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护理中不同置管部位的连接方式对其血糖值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16(11):1551-1553.

猜你喜欢

餐后血糖值空腹
CGMS产品显示值与指尖血糖值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采血为何要空腹
自由散步乐成一派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浅谈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血糖值尖峰诱发多种可怕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