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行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

2017-03-18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3期
关键词:造影术胰管满意率

曹 美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300)

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是临床上用于诊断和治疗各种胆囊疾病和胰腺疾病的常用术式。卓婷莉等[1]指出,在对接受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若护理方法或护理时机不当,就容易导致其发生护理风险事件,从而可影响其手术治疗的效果。因此,临床上应加强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本文主要探讨对接受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60例进行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这60例患者均为2017年5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患者。其中,排除合并有精神疾病、不具有进行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的指征、病历资料缺失及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2]。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风险管理组。在风险管理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2例(占40%),男性患者18例(占60%);其年龄在19~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62±10.14)岁;其中,有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11例(占36.67%),胆总管结石患者10例(占33.33%),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6例(占20%),胆管良性狭窄患者3例(占10%)。在对比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3例(占43.33%),男性患者17例(占56.67%);其年龄在18~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29±10.28)岁;其中,有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12例(占40%),胆总管结石患者8例(占26.67%),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7例(占23.33%),胆管良性狭窄患者3例(占1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姓名、年龄、病情、疾病史、过敏史及手术安排等基本情况,协助其进行各项常规体检。告知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围手术期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事件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术后,加强对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和病情观察,对发生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患者进行适当的约束,同时对其进行饮食护理和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对风险管理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是:1)组建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负责统筹和安排各项护理工作。由责任护士任组员,负责执行各项护理措施。2)对围手术期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检索网络数据库及对以往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总结对接受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时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3)制定护理计划及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和咨询护理专家,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且行之有效的护理计划。组织小组成员参加培训,向其重点讲解护患沟通的技巧、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要点及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措施等,以提高其护理操作的技巧,强化其风险意识[3]。4)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1)术前,对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对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患者进行重点管理。详细向患者讲解进行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的注意事项、具体流程及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措施等,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护理工作。定期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打扫和消毒,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规程对其进行护理,以防其发生院内感染。保持病房和走廊地面的清洁、干燥,在潮湿地面上铺设防滑垫,在卫生间安装扶手,以防患者滑倒。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时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以消除其负面情绪,以防其受负面情绪的影响而做出危险的举动(或擅自增减药量、自行离院外出等)。术中,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严格执行三级确认制度,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科室、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等。巡回护士要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确保其呼吸顺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器械护士要及时配合主刀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快、准、稳地为其传递相应的手术器械。术中,加强对患者进行保暖,避免其出现体温下降、寒战、血压降低等不良情况。术后,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要保持动作轻稳,避免使用拉、拽等动作。妥善固定患者身上的导管(如引流管、输液管等),避免导管出现扭曲、滑脱等情况。在对患者进行管路护理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遵循相应的操作流程,避免因护理操作不当而导致患者发生感染。5)持续质量改进。组长要定期对组员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并定期组织组员进行集体讨论,分析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和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如院内感染、跌倒、导管滑脱等)的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如贲门撕裂、胆道感染、切口出血等)的发生率。采用自制的《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患者对护理满意率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此量表分为护理服务质量评价和综合服务质量评价两大项。其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中共包括15个小项,综合服务质量评价中共包括5个小项。每个小项的分值均为0~5分,总分为100分。评分>85分,表示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质量满意;评分为60~85分,表示其对护理服务的质量基本满意,评分<60分,表示其对护理服务的质量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如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护理的总满意率等)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风险管理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n)]

2.2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风险管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0%(其中,对护理不满意、基本满意和满意的患者分别有3例、11例和16例),对比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70%(其中,对护理不满意、基本满意和满意的患者分别有9例、10例和11例)。风险管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各类胆囊疾病和胰腺疾病的常用术式[5]。但作为一种侵入性手术,实施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损伤,易导致其术后发生贲门撕裂、胆道感染等并发症。另外,对接受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护理时,若护理方法或护理时机不当,就容易导致其发生护理不良事件。邹玮君等[6]指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法对接受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对降低其护理不良事件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大有益处。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接受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率。

[1]卓婷莉,张有为,高珺,等.护理风险管理在气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气管狭窄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23):2889-2891

[2]许静波,王晓燕.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6,35(29):156-158.

[3]赵青丽.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0):167-169.

[4]林启玲.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6):166-168.

[5]黄秀芹,诸葛玮玮,黄庆科,等.护理风险管理在ERCP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2):59-61.

[6]邹玮君.浅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111-112.

猜你喜欢

造影术胰管满意率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分析全脑血管造影术后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从胰管改变谈胰腺疾病的诊断
胰管扩张的临床原因及影像学特征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分析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MRI平扫结合MR胆胰管造影在胆管壶腹区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高频宽带超声在学龄前儿童胰腺主胰管显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