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模式在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7-03-18汪素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3期
关键词:蓝光黄疸胆红素

汪素芳

(响水县人民医院儿科,江苏 响水 224600)

新生儿黄疸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此病的发生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的代谢出现异常,使其血清胆红素的水平持续升高所致[1]。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可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因此,临床上应对此病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2]。为了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响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这些患儿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4例)。在对照组患儿中,有男性患儿15例,女性患儿17例;其中,有早产儿10例,足月儿15例,过期儿7例。在试验组患儿中,有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18例;其中,有早产儿11例,足月儿14例,过期儿9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护理人员对患儿的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出院指导,对患儿进行病情观察。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儿进行优质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1.2.1 进行病情评估 在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对其病情进行评估,了解其胎龄、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1.2.2 进行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为患儿的家长讲解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告知其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对不同类型黄疸患儿的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安抚患儿家长的情绪,提高其对患儿病情的知晓度与对治疗的配合度。

1.2.3 进行皮肤护理 皮肤瘙痒是黄疸患儿常见的临床症状。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家长保持患儿皮肤的干燥、清洁,经常为患儿修剪指甲,以防其抓破皮肤,引发皮肤感染。

1.2.4 进行脐部护理 护理人员使用浸有浓度为75%酒精的棉球擦拭患儿的脐部,每日为患儿擦拭2次,以防其脐部发生感染。

1.2.5 进行喂药护理 护理人员告知患儿家长在给患儿喂药时,要将其头部抬高,并让其头部略向左侧倾斜,以免药水反流至其气管使其发生呛咳。

1.2.6 进行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儿皮肤的颜色、哭声、吮吸力及肌张力的变化情况。指导产妇尽早对患儿进行母乳喂养,以刺激患儿肠道的蠕动,促进患儿将胎便排出体外。同时,护理人员记录患儿每日排便的次数、性质及量。

1.2.7 进行环境护理 护理人员保持病房内空气的流通,及时清洁病房,控制好病房内的温度(24℃~26℃)及湿度(55%~65%)。

1.2.8 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期间的护理 在对病理性黄疸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前,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家长为患儿洗澡、更换纸尿裤、用软布包裹其手足。在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时,要为患儿戴上眼罩,并用黑布遮挡其会阴部位。蓝光照射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家长及时为患儿补充水分,用温水为其洗澡或擦拭其身体,检查其皮肤是否出现破溃。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儿在接受护理前后其血清胆红素的水平。2)在两组患儿出院当日,为其家长均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其对护理的总满意率。该调查问卷中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总满意率=(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接受护理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试验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其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家长(P<0.05)。详情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儿在接受护理前后其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比较(μmol/L,±s)

表1 两组患儿在接受护理前后其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比较(μmol/L,±s)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32) 272.13±18.52 176.89±11.55试验组(n=34) 271.14±17.58 106.08±10.52 t值 0.9551 11.2774 P值 0.5439 0.0000

表2 两组患儿的家长对护理总满意率的比较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指发生在新生儿时期的一种黄疸。临床上将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类型。生理性黄疸可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3 d出现,在其出生后的4~6 d达到高峰,在其出生后的7~10 d黄疸的症状逐渐消退。与足月儿和过期儿相比,早产的生理性黄疸患儿其黄疸症状持续的时间较长[3]。新生儿若在出生后24 h之内就出现了黄疸的症状,且该症状在2~3周之内仍不消退,甚至有持续加重的表现,可诊断其患有病理性黄疸[4]。病理性黄疸可严重影响患儿的听力[5-6]。因此,在新生儿黄疸患儿发病的早期,及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1]张景英.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5(5):372-374.

[2]候琳琳,张宁.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5(33):6897-6898.

[3]王新华.对接受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6):175-177.

[4]郑小娟,吴海波,胡锦英.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新中医,2016,36(2):192-194.

[5]邓连方,王菊廷,李庆梅.实施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子宫复旧、乳量分泌及新生儿生长发育促进作用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8):139-141.

[6]孙慧,陈荣光,何冬琴.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870-1872.

猜你喜欢

蓝光黄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