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

2017-03-18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3期
关键词:宫缩产道产程

钟 丽

(贵州省瓮安县中医院康复科,贵州 瓮安 550400)

产后出血主要是指产妇在胎儿娩出24 h内阴道出血量大于500ml的情况。该病是一种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据统计,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2%~3%[1]。对产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降低其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2]。为探讨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笔者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贵州省瓮安县中医院收治的部分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贵州省瓮安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这些患者的年龄为23~40岁,平均年龄为(26.68±4.19)岁;其产后出血量为500~4000ml,平均产后出血量为(729.57±463.17)ml;其中有54例初产妇,有26例经产妇,有21例患者进行剖宫产,有59例患者进行阴道分娩。在这些患者中,有3例产妇因产后出血而休克,有1例产妇因胎盘植入而进行子宫全切术。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其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这些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

导致这些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及宫缩乏力等。其中因宫缩乏力而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因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及其他因素而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所占的比例(P<0.05)。详见表1。

表1 这些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

2.2 导致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及宫缩乏力的原因

在48例因宫缩乏力而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中,有3例患者因第二产程延长而发生产后出血,有7例患者因孕有巨大儿而发生产后出血,有4例患者因孕有双胎而发生产后出血,有32例患者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而发生产后出血,有2例患者因其他原因而发生产后出血。在18例因胎盘因素而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中,有4例患者因胎盘嵌顿而发生产后出血,有6例患者因胎盘粘连而发生产后出血,有3例患者因胎盘残留发生产后出血,有5例患者因胎盘剥离不全发生产后出血。在10例因软产道损伤而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因宫颈裂伤发生产后出血,有3例患者因会阴裂伤发生产后出血,有5例患者因阴道裂伤发生产后出血。在3例因凝血功能障碍而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因妊娠而并发凝血功能障碍,进而引发产后出血;有1例患者因妊娠前已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而发生产后出血。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导致这些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及宫缩乏力等。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除上述原因之外,有多次分娩史、流产史等也可导致产后出血[3]。对孕妇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能有效地避免其出现上述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而预防其发生产后出血。笔者将预防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1)定期电话通知产妇进行产前检查。对合并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胎位不正及双胎妊娠的孕妇,让其在预产期前到医院住院,以便密切观察其临床症状,及时协助其处理突发情况。2)在产妇临产时,由一位护理人员全程陪护产妇至其完成分娩。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评估其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及其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为产妇介绍产房内的环境及相关的医护人员,消除其对医院的陌生感。与产妇进行良好的沟通,询问其有哪些不适感,尽量满足其合理的需求,消除其恐惧、焦虑及紧张等不良的情绪。3)在产妇进入第一产程后,对胎膜未破且宫口直径<2厘米的经产妇及宫口直径<4厘米的初产妇,使用温肥皂水灌肠,确保其排气、排便通畅。鼓励产妇多吃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保持体力和精力充足。在产妇宫缩时指导其正确用力,让其深呼吸。4)在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密切观察其宫缩的情况。若产妇感觉腹痛难忍、精神紧张,为其使用适量的止痛镇静药物,以免其因疼痛和紧张而发生宫缩乏力的情况。对已经发生宫缩乏力的产妇,立即对其进行按摩,加强其宫缩。若产妇发生产程停滞或延长的情况,立即确认其是否发生软产道损伤、骨盆及胎儿方位异常等情况,并对其进行对症处理。若产妇已发生产后出血,立即对其进行栓塞、结扎髂内动脉和子宫动脉等治疗。必要时对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子宫次全切手术或子宫全切手术。5)在产妇娩出胎儿、胎盘后,让其在产房内休息2 h。每15~20min监测一次产妇的生命体征,观察其子宫收缩、阴道和会阴血肿、膀胱充盈的情况。在确保产妇的生命体征平稳后,让其返回病房。

综上所述,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及宫缩乏力等均可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护理人员应督促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密切观察其产程的进展,有效地预防其发生产后出血。

[1]凌青.干预性护理对产妇心理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752-2753.

[2]任玉梅.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应用优质护理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1(5):129-130.

[3]赵立娟.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的临床效果及产后出血分析[J].河北医药,2015,37(14):2236-2237.

猜你喜欢

宫缩产道产程
综合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养牛场常见的难产类别及治疗
产道保护凝胶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软产道及盆底的保护作用
利托君治疗胎膜早破型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软产道裂伤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