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膻中穴、身柱穴对刺疗法配合针罐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效果研究

2017-03-18赵君平张惠娜董立杰许会鸽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3期
关键词:膻中增生症乳房

赵君平,魏 芳,张惠娜,董立杰,许会鸽

(石家庄市栾城区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1430)

乳腺增生症(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1]。据调查资料显示,乳腺增生症患者占乳房疾病患者总人数的75%。近年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研究发现,乳腺增生症与乳腺炎症、乳腺肿瘤有着本质的区别。约有2%~4%的乳腺增生症患者的病灶有一定的癌变倾向。此病的发生会给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有效方法对确保女性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2]。近年来,中医疗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此病的临床治疗中。为了探讨用膻中穴、身柱穴对刺疗法配合针罐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石家庄市栾城区中医院收治的78例乳腺增生症患者。这些患者均为女性,其病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乳腺增生症的诊断标准。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年龄为26~48岁,平均年龄为(33.16±6.34)岁;其病程为3个月~10年,平均病程为(6.18±0.73)年。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5~50岁,平均年龄为(33.25±5.78)岁;其病程为3个月~9年,平均病程为(6.05±0.69)年。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存在不同程度的乳房刺痛、胀痛的症状。2)乳房内存在肿块,此肿块推之可动,且有疼痛感。肿块可分散在整个乳房,呈单发或多发。肿块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不清。肿块的大小可随月经周期及情绪的变化消长。3)其乳腺增生症的病程在3个月至数年不等。4)年龄在25~50岁之间。5)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能坚持治疗。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乳腺增生症的病程≤3个月。2)年龄<25岁,或年龄>50岁。3)处于孕期及哺乳期。4)正在参加其他类似的临床研究。5)合并有导管乳头状瘤、乳腺纤维瘤、乳腺癌、乳腺炎等其他的乳腺疾病。6)合并有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类疾病。7)不能配合完成治疗。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对本组患者进行常规的针刺治疗。选取的穴位是:屋翳穴、乳根穴、膻中穴、期门穴。患者若出现肝郁的症状,在上述穴位的基础上加刺肝俞穴、太冲穴;患者若出现痰凝气滞的症状,在上述穴位的基础上加刺丰隆穴、中脘穴;患者若出现气血亏虚的症状,在上述穴位的基础上加刺血海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患者若出现肝肾亏损的症状,在上述穴位的基础上加刺肝俞穴、肾俞穴。对于存在实症的患者,使用泻法对其上述穴位进行针刺;对于虚实症夹杂的患者,使用补法、泻法对其上述穴位进行针刺。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在留针的过程中不行针。拔出刺针后按压针孔,以防针孔出血。

1.2.2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对本组患者的膻中穴、身柱穴进行前后对刺,并配合进行针罐治疗。将膻中穴、身柱穴作为主穴,将天宗穴、丘墟穴、足三里穴、太冲穴、太溪穴作为配穴。对于乳房内存在肿块、结节的患者,对其肿块、结节四周的小静脉进行点刺(4~5下),至小静脉出血1~2ml。需要注意的是,应同时对患者的双侧乳房进行点刺。让患者取坐位,对其膻中穴向下平刺0.3~0.5寸,对其身柱穴向上斜刺0.5~1寸。使用提、插、捻、转、泻的手法对这两个穴位进行针刺,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时间为1~2min。以针刺部位作为中心点使用闪火法进行拔罐,留罐5~10min。待拔罐处的皮肤变得红润、充血或出现瘀血后方可将罐取下,然后将刺针拔除。快速对其余的穴位进行针刺,但不留针。在患者月经来潮的14 d后对其进行针刺治疗,隔日为患者治疗1次,一直治疗到患者下次月经来潮为止。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在患者月经期间不对其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必要的对症处理,不为其使用其他抗乳腺增生症的药物进行治疗。告知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不要食用辛辣、油腻及刺激性的食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乳腺增生症诊断标准拟定本次研究的疗效判定标准。本次研究的疗效判定标准是:1)痊愈。进行治疗后,患者乳房疼痛的症状和乳房内的肿块完全消失。2)显效。进行治疗后,患者乳房疼痛的症状完全消失,其乳房内的肿块缩小超过50%。3)有效。进行治疗后,患者乳房疼痛的症状有所减轻,其乳房内的肿块缩小20%~50%。4)无效。进行治疗后,患者乳房疼痛的症状和乳房内的肿块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评分标准

1)根据Car-diff乳房疼痛图表对两组患者乳房疼痛的症状进行评分。具体的评分标准是:0分:患者的乳房无疼痛感。2分:患者的乳房有轻微的疼痛感。4分:患者的乳房存在阵发性的疼痛感。6分:患者的乳房有持续性的疼痛感。2)对两组患者乳房内的肿块进行评分。具体的评分标准是:0分:患者的乳房内没有肿块。2分:患者乳房内肿块的最大直径<2.0 cm。4分:患者乳房内肿块的直径为2.0~4.0 cm。6分:患者乳房内肿块的直径>4.0 cm。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乳房肿块评分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乳房肿块的平均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乳房肿块的平均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乳房肿块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乳房肿块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治疗组 39 4.64±0.52 0.83±0.42 -5.13 <0.01对照组 39 4.41±0.58 2.32±0.32 -3.23 <0.01

2.2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乳房疼痛症状评分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乳房疼痛症状的平均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乳房疼痛症状的平均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乳房疼痛症状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乳房疼痛症状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治疗组 39 4.82±1.23 0.78±1.22 -5.23 <0.01对照组 39 4.53±1.44 2.45±1.25 -2.78 <0.01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3 讨论

乳腺增生症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出现失衡,使其乳腺纤维组织的结构发生进行性的改变。乳腺增生症是女性最为常见的乳房疾病。近年来,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的年龄逐渐年轻化。此病患者的乳腺内可出现单发或多发的肿块。这些肿块的边界不清,患者乳腺的局部可出现增厚[3]。研究发现,乳腺增生症的发生可显著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几率。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方法对实现乳腺癌的一级预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中医疗法被广泛地应用于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治疗中。

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症属于“乳廦”的范畴。冲任失调和肝郁气滞是诱发此病的重要因素。乳房由冲任所主,冲任为五脏六腑之海,乳房的生理功能主要通过肾-天葵-冲任脉进行调节。因此,脏腑气血失衡、功能失调均可使冲任失调而引发乳廦。足厥阴肝经的循行经过乳房的乳头。患者机体若肝失疏泄、气机横逆,则可出现胸闷胁痛的症状;患者的机体若肝失条达、肝气郁滞、肝气结于乳络,在其乳房内便可形成结块,进而出现乳房胀痛的症状。标本兼治、扶正驱邪是中医治疗此病的基本原则,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温煦疏通是中医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膻中穴、身柱穴对刺疗法配合针罐疗法对乳腺增生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膻中穴为气之会穴,对其向下平刺0.3~0.5寸,可起到疏肝理气的功效。身柱穴在人体后背的中心处,对此穴位向上斜刺0.5~1寸,可起到宣肺理气的功效。使用提、插、捻、转、泻法对这两个穴位进行针刺,可交通阴阳,激发胸中经气,进而起到疏肝理气、活血通络的功效[4]。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罐治疗,可进一步起到理气、活血、散瘀的功效[5]。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膻中穴、身柱穴对刺疗法配合针罐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改善此病患者乳房疼痛的症状,缩小其乳房肿块。

[1]沈富林,曹东亮,蒲静,等.中药乳癖康结合中药光电离子导入治疗乳腺增生症[J].药物与人,2014,27(4):119.

[2]周梁敏.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乳腺增生症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4):184-185.

[3]黄敏,金维捷,杨晓冬,等.中医周期性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1):78-79.

[4]解静茹,张立德,谷丽艳.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症理论机制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2):73-75.

[5]胡苗苗,庞勇,陶继恩,等.背俞穴刺络拔罐疗法对乳腺增生50例近期疗效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4):38-39.

猜你喜欢

膻中增生症乳房
夏季祛火 多揉膻中
化解怒火 不妨“捶胸顿足”
化解怒火攻心,不妨“捶胸顿足”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每天做做养心操
18F-FDG PET/CT对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鉴别诊断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2例并文献复习
自拟乳癖立消汤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