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诊断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方面的价值探讨

2017-03-18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3期
关键词:半胱氨酸高血压血清

高 军

(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37100)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该病患者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的趋势[1]。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生活习惯因素、精神因素等有关。该病患者的血压水平若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性脑病、高血压肾病、出血性脑卒中等),从而可危及其生命安全[2]。有学者指出,血清同型半光氨酸水平的升高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还有学者认为,高血压患者体内血清同型半光氨酸的水平可明显上升,且其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其血清同型半光氨酸的水平呈正相关。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探讨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诊断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方面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人民医院在2011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75例高血压患者与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75例健康人。这75例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均经相关检查得到确诊,且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将75例高血压患者设为试验组,将75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在试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6例(占48%),女性患者有39例(占52%);其最小年龄为36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为(51.07±2.34)岁;其中,病程在5年以下的患者有22例(占29.33%),病程在5~10年之间的患者有38例(占50.67%),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有15例(占20%);其中,1级高血压患者有23例(占30.67%),2级高血压患者有28例(占37.33%),3级高血压患者有24例(占32%)。在对照组健康人中,有男性35例(占46.67%),女性患者40例(占53.33%)。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具体的检测方法是:抽取研究对象清晨空腹的外周静脉血5ml,对血液标本进行10min的离心处理,分离出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采用循环酶法对血清标本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进行检测。检测必须在抽取血液标本后的2 h内进行。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观察并比较试验组患者中1级高血压患者、2级高血压患者和3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4.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对比

试验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平均水平为(19.05±2.33)μmol/L,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平均水平为(8.37±0.84)μmol/L。试验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对比(μmol/L,±s)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对比(μmol/L,±s)

组别 例数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对照组 75 8.37±0.84试验组 75 19.05±2.33 t值 37.3433 P值 <0.05

2.2 试验组患者中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对比

在试验组患者中,1级高血压患者、2级高血压患者和3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0.63±1.02)μmol/L、(17.88±1.35)μmol/L 和(24.97±2.36)μmol/L。其中,3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高于1级高血压患者和2级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高于1级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试验组患者中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对比(μmol/L,±s)

表2 试验组患者中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对比(μmol/L,±s)

注:*与1级高血压患者相比,P<0.05;#与1级高血压患者和2级高血压患者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1级高血压患者 23 10.63±1.02 2级高血压患者 28 17.88±1.35*3级高血压患者 24 24.97±2.36#*

3 讨论

高血压是指以舒张压和(或)收缩压增高(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病。临床研究表明,该病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在患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疲劳、颈项板紧等症状。当该病患者的血压水平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可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高血压患者体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可加速其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导致其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致使其血管平滑肌增殖,增加其血管的厚度,使其血管的管径减小,进而可致其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发生变化,最终可加重其病情[3]。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高于1级高血压患者和2级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高于1级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能准确地诊断其病情的严重程度。

[1]王金桂,过忆,王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脂蛋白A联合检测在高血压分层诊断中的价值[J].吉林医学,2015,6(21):1133-1134.

[2]蒋琰,刘如石,李原,等.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对诊断高血压早期肾病的意义[J].重庆医学,2015,9(17):1193-1196.

[3]黄虞,翟素莲,杜冀晖.应用ROC曲线评价不同方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7(13):941-943.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高血压血清
全国高血压日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