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两种CT检查技术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效果对比

2017-03-18张丽君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3期
关键词:薄层胸膜螺旋

张丽君

(湖北省恩施市州中心医院西医部放射科,湖北 恩施 445000)

周围型小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该病患者的发病部位通常位于肺段支气管以下,其病灶的直径多在3 cm以内。该病患者可出现胸痛、发热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对该病患者主要是进行手术或放化疗。临床研究表明,对该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地诊断,是及时对其进行治疗、改善其预后的关键。目前,临床上常采用CT检查诊断该病。但用传统的多层螺旋CT横断位薄层扫描技术诊断该病的准确率一般。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上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比较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与横断位薄层扫描技术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的6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均为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湖北省恩施市州中心医院收治的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支气管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得到确诊,且其均知晓本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并自愿签署了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在这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6例,女性患者有24例;其最小年龄为42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58.3±4.5)岁。

1.2 方法

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与横断位薄层扫描技术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用多层螺旋CT横断位薄层扫描技术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方法是:用16排螺旋CT扫描仪对其进行检查。将管电压设为120 kv,将管电流设为150 mA,将层厚设为7 mm,将层距设为7 mm,将扫描的矩阵设为512×512,将窗宽设为1100 HU,将窗位设为-700 HU。先对患者进行CT平扫,然后为其注射对比剂,对其进行CT增强扫描。在对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时,采用横断位薄层扫描技术对其病灶进行扫查。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方法是:用16排螺旋CT扫描仪对其进行检查(扫描的各项参数同上)。先对患者进行CT平扫,然后为其注射对比剂,对其进行CT增强扫描。扫描结束后,将获得的图像传送至GE/Advantage Workstation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与横断位薄层扫描技术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观察并比较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与横断位薄层扫描技术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时其肺癌基本征象(包括分叶征、叶间胸膜破坏征、棘突征、胸膜凹陷征、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和细支气管气相征)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与横断位薄层扫描技术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准确率的比较

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93.3%(56/60),用多层螺旋CT横断位薄层扫描技术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81.7%(49/60)。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于用多层螺旋CT横断位薄层扫描技术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与横断位薄层扫描技术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100%(60/60)。

2.2 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与横断位薄层扫描技术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时其肺癌基本征象检出率的比较

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时,其肺癌分叶征、叶间胸膜破坏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及细支气管气相征的检出率均高于用多层螺旋CT横断位薄层扫描技术对其病情进行诊断时其上述肺癌基本征象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这两种CT检查技术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时,其肺癌棘突征和短毛刺征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时,其肺癌空泡征的检出率低于用多层螺旋CT横断位薄层扫描技术对其病情进行诊断时其肺癌空泡征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与横断位薄层扫描技术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时其肺癌基本征象检出率的比较

3 讨论

周围型小肺癌是呼吸内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有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空气污染的日益加剧,周围型小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4-5]。目前,临床上常采用CT检查诊断该病。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于用多层螺旋CT横断位薄层扫描技术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P<0.05)。联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与横断位薄层扫描技术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100%。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时,其肺癌分叶征、叶间胸膜破坏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及细支气管气相征的检出率均高于用多层螺旋CT横断位薄层扫描技术对其病情进行诊断时其上述肺癌基本征象的检出率(P<0.05)。

综上所述,与用多层螺旋CT横断位薄层扫描技术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相比,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该病的准确率更高。临床上可联用这两种CT检查技术诊断周围型小肺癌,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1]杨静波,李腾海.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临床表现不典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5(2):160-162.

[2]李松林.为周围型肺癌患者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3):120-121.

[3]唐文.多层螺旋 CT 增强扫描与 HRCT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价值与影像学征象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4):401-404.

[4]裴林惠,赵德明,孙永康,等.螺旋CT多平面重建探讨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J].世界中医药,2015(1):121-122.

[5]吕英刚,暴军辉,刘贵廷,等.多层螺旋CT多种重建后处理技术对肺内磨玻璃结节的早期定性诊断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34(11):853-857.

猜你喜欢

薄层胸膜螺旋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维药芹菜根的薄层鉴别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SiN_x:H膜沉积压强与扩散薄层电阻的匹配性研究
参芪苓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