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2017-03-18刘小生刘慧颖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3期
关键词:活酶氯吡格雷

刘小生,刘慧颖

(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700)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冠心病可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1]。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药物疗法是临床上治疗此病的常用方法。氯吡格雷是治疗此病的常用药[2]。为了进一步探讨用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在常规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22例;其年龄为58~78岁,平均年龄为(67.35±14.28)岁;其病程为2~8年,平均病程为(3.74±1.23)年。在试验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20例;其病程为2~7年,平均病程为(3.66±1.34)年。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患有冠心病。2)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3)在近3个月内没有进行过任何外科介入手术治疗。4)不存在出血倾向或严重的肝肾疾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让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和盐酸维拉帕米进行治疗[3]。阿司匹林的用法是:100 mg∕次,1次∕日。单硝酸异山梨酯的用法是:20 mg∕次,2次∕日。美托洛尔的用法是:50 mg∕次,1次∕日。盐酸维拉帕米的用法是:80 mg∕次,3次∕日。在此基础上,让试验组患者服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氯吡格雷的用法是:150 mg∕次,1次∕日。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半年[4]。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的结果、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心肌耗氧量、血小板聚集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进行治疗后,患者心电图中的ST段发生改变,其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少大于80%。2)有效。进行治疗后,患者心电图中的ST段发生改变,其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少50%~80%。3)无效。进行治疗后,患者心电图中的ST段无明显改善,其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少不足50%。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心肌耗氧量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常规组患者,其心排血量大于常规组患者,其心肌耗氧量小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心肌耗氧量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心肌耗氧量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心肌耗氧量(ml/min) 心排血量(L/min)左室射血分数(%)常规组 44 98.25±7.04 5.63±0.22 0.46±0.08试验组 44 86.44±6.78 6.37±0.26 0.59±0.15

2.2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及治疗12h、24h后其血小板聚集率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前,常规组患者的血小板凝聚率为(54.58±3.57)%,试验组患者的血小板凝聚率为(53.97±2.95)%。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凝聚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 h、24 h后,常规组患者的血小板凝聚率分别为(38.46.±3.01)%、(33.95±2.59)%。试验组患者的血小板凝聚率分别为(27.88±4.91)%、(24.38±1.43)%。在治疗12 h、24 h后,试验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

2.3 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比较

进行治疗后,常规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为(0.85±0.08)%,其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为(12.33±1.22)s,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为(38.75±1.86)s。试验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为(0.71±0.06)%,其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为(13.69±1.33)s,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为(50.62±2.88)s。试验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常规组患者,其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均长于常规组患者(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期间,在常规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腹泻的不良反应,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有2例患者出现头晕的不良反应,有2例患者出现皮疹的不良反应,该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5%。在试验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腹泻的不良反应,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有1例患者出现头晕的不良反应,有1例患者出现皮疹的不良反应,该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1%。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此病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头晕、气短、胸闷、胸痛、活动耐力下降。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的年龄与其病情呈正相关。也就是说,随着冠心病患者年龄的增长,其病情会逐渐加重[5]。

研究表明,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小板的聚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常为冠心病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进行治疗。此类药物可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此类药物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6]。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属于抗血小板聚集药。过去,临床上为冠心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阿司匹林可有效地抑制人体中环氧化酶的活性,防止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是,阿司匹林无法抑制二磷酸腺苷的活性,这使其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方面的作用受到了影响。此外,由阿司匹林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多。让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更易使其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氯吡格雷能够选择性地抑制血小板激动剂与血小板相结合,并能防止纤维蛋白原与GPIIb/a相结合,可扩增血小板的活化效应,从而有效地抑制血栓的形成。氯吡格雷的副作用少,见效快。此药进入人体2 h后即可发挥作用,5 d后可获得最佳的疗效。老年人机体的抵抗力较差,其血管的弹性差,多出现肾功能减退。因此,临床上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常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研究发现,氯吡格雷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成。冠心病患者的胃黏膜若出现损伤,在服用氯吡格雷后,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量会明显减少,使其胃黏膜上皮细胞的自我修复能力变差,进而影响其胃黏膜的恢复。相关数据表明,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若患有严重的胃炎、胃溃疡、胃肠道出血等疾病,则不要为其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和安全性均较为理想。

[1]高海燕,崔岭,韦洪艳,等.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IL-6、APN水平动态变化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9):1051-1053.

[2]何成毓,彭兴,阳飞,等.血清胆红素水平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冠脉再狭窄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7):1402-1404.

[3]王洲平.冠心病及伴抑郁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及炎性因子相关指标变化的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5,27(3):11-14,23.

[4]姜晶,周秀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观察[J].中国药师,2016,19(6):1105-1107.

[5]闫晓霞,王建昌,李忠东,等.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抗凝抗血小板西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841-4843.

[6]依巴代提古丽·艾买提,吾买尔江·达吾提.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2):61.

猜你喜欢

活酶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在妊高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血府逐瘀汤联合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研究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A1/B比值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