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患有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学龄前儿童进行综合矫正治疗的效果

2017-03-18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3期
关键词:弱视屈光矫正

苏 利

(宿迁市中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弱视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学龄前儿童是弱视的高发人群。研究发现,弱视的发生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存在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是导致学龄前儿童发生弱视的主要原因[1]。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弱视眼缺乏完善的同视能力、融合能力和立体视觉功能。此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学龄前儿童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2]。临床上对患有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学龄前儿童通常进行矫正治疗。为了探讨对患有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学龄前儿童进行综合矫正治疗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宿迁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患有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学龄前儿童。将这些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患儿中,有男性患儿38例,女性患儿22例;其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为(3.2±0.3)岁;其中,有轻度弱视患儿19例,中度弱视患儿28例,重度弱视患儿13例。在对照组患儿中,有男性患儿36例,女性患儿24例;其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为(2.9±0.2)岁;其中,有轻度弱视患儿18例,中度弱视患儿30例,重度弱视患儿12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进行治疗前,对两组患儿均进行视力检查、屈光状态检查、注视性质检查等。使用浓度为1%的阿托品眼液对患儿进行散瞳,每日散瞳1次,共散瞳3次。使用自动验光仪对患儿的弱视眼进行验光。3个星期后,再次对患儿的弱视眼进行验光。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矫正治疗。进行常规矫正治疗的方法是:根据验光的结果为患儿佩戴矫正眼镜。患儿佩戴矫正眼镜6个月后,再次使用浓度为1%的阿托品眼液对其进行散瞳,对患儿的弱视眼进行验光,根据验光的结果为其调整矫正眼镜的度数。同时,指导患儿家长在家中对患儿进行双眼遮盖训练。用黑布制成的遮眼罩将患儿的正常眼遮住,让其使用弱视眼看物体,从而使其弱视眼得到锻炼。对患儿的双眼进行交替训练。训练1~3个月后,对患儿进行视力检查,以了解其双眼的视力水平。指导患儿家长每日让患儿穿针200~300次或穿200~300粒珠子,以对其进行精细目力训练。对观察组患儿进行综合矫正治疗。其中包括进行常规矫正治疗和使用多功能弱视矫治协调器进行治疗。进行常规矫正治疗的方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使用多功能弱视矫治协调器按顺序对患儿进行以下治疗:1)使用海丁格光刷对患儿进行治疗,亮度为10 V,治疗的时间为5min/次。2)在该仪器中放置红色的滤光片,对患儿进行红光闪烁治疗,亮度为10 V,治疗的时间为10min/次。3)在该仪器中放置棋盘格图片,对患儿进行白光闪烁治疗,亮度为8 V,治疗的时间为10min/次。上述治疗要在半暗室中进行。在对患儿的一只眼睛进行治疗时,要将其另一只眼睛遮住。治疗两只眼睛的间隔时间为5min。治疗15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让患儿休息1周,然后再进行下一个周期的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治疗后,患儿弱视眼的视力完全恢复正常。2)显效:治疗后,患儿弱视眼的矫正视力>0.9。3)好转:治疗后,患儿弱视眼的矫正视力提升>2行。4)无效:治疗后,患儿弱视眼的矫正视力提升不足2行。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3 讨论

研究发现,弱视在学龄前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此病的发生可对学龄前儿童的视觉发育造成影响。及时对弱视儿童进行矫正治疗是确保其视力正常发育的有效手段[3]。大部分弱视儿童的致病原因是存在屈光不正。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视觉系统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的单眼或双眼若出现屈光不正的情况,且其屈光不正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矫正,其患眼的黄斑无法获得清晰物像的刺激,可使其患眼的视力出现减退[4],进而导致其罹患屈光不正性弱视。

研究发现,视觉环境不正常可导致学龄前儿童的视觉功能出现障碍。故帮助学龄前儿童去除不正常的视觉环境,使其视细胞恢复正常的状态,对促进其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应定期带儿童接受弱视及屈光度的检查。一旦确诊其出现屈光不正性弱视,应让其及时接受矫正治疗[5]。进行矫正治疗可有效地提升此病患儿弱视眼黄斑中心凹视锥细胞的兴奋度(此类细胞对红光敏感),激活其弱视眼视觉系统的功能,促进其弱视眼视细胞的发育,使其弱视眼从旁中心注视转变为中心注视,进而改善其弱视眼的视力。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患有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学龄前儿童进行综合矫正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

[1]崔爱芝,刘桂香,崔从先,等.儿童屈光不正性与屈光参差性弱视对立体视功能发育的影响[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5):571-574.

[2]林晓峰,郑敏,翁旭,等.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8):973-976.

[3]赵静,胡守龙,孙卫锋,等.左旋多巴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及青少年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20):2804-2806.

[4]化志娟,胡敏,李亮亮,等.左旋多巴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3,21(2):146-149.

[5]肇龙,晏晓明.屈光矫正治疗儿童轻度屈光不正性弱视临床效果评价[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3):220-221.

猜你喜欢

弱视屈光矫正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儿童弱视治疗现状及新进展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