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2017-03-18黄金菊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3期
关键词:脑苷肌肽达拉

黄金菊

(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海南 文昌 571300)

急性脑出血(ICH)是脑卒中的一种,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发的出血。临床研究表明,该病患者占脑卒中患者总数的20%~30%。该病的发生主要与患者患有高血压、存在血脂异常等因素有关[1]。依达拉奉与脑苷肌肽均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常用药。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探讨用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这110例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符合《脑出血诊断与治疗》[2]中规定的急性脑出血的诊断标准。2)对依达拉奉和脑苷肌肽不过敏。3)自愿参与本研究。4)存在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患者的排除标准是:1)预计的生存期<3个月。2)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3)中途转院或病历资料缺失。4)发病至入院的时间>24 h。将这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脑苷肌肽组。在依达拉奉组患者中,女性患者有23例(占41.82%),男性患者有32例(占58.18%);其年龄在52~78岁之间,中位年龄为(63.54±7.12)岁。在脑苷肌肽组患者中,女性患者有22例(占40%),男性患者有33例(占60%);其年龄在51~80岁之间,中位年龄为(63.92±7.53)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吸氧、脱水、降颅内压、改善微循环、抗脑水肿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脑苷肌肽对脑苷肌肽组患者进行治疗。脑苷肌肽(由吉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2ml/支)的用法是:将10ml的此药与250ml的葡萄糖注射液(若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则改用250ml的生理盐水)混合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用依达拉奉对依达拉奉组患者进行治疗。依达拉奉(由先声药业公司生产,规格为20ml/支)的用法是:将30ml的此药与100ml的生理盐水混合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其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用显效、有效和无效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和意识障碍等症状基本消失,其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90%。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和意识障碍等症状明显减轻,其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45%~89%。无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和意识障碍等症状未减轻,其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45%。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呕吐、发热等)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脑苷肌肽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依达拉奉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脑苷肌肽组(n=55) 23.19±3.18 11.58±3.14依达拉奉组(n=55) 23.47±3.15 15.74±3.12 t值 0.464 6.970 P值 0.644 0.000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脑苷肌肽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依达拉奉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脑苷肌肽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头晕、恶心和呕吐的患者分别有2例、1例和1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27%(4/55);依达拉奉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头晕、恶心、呕吐和发热的患者分别有3例、3例、2例和3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11/55)。脑苷肌肽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依达拉奉组患者(P<0.05)。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目前,临床上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原则主要是防止其继续出血,积极预防其发生脑水肿,降低其颅内压,改善其神经功能[3]。依达拉奉是一种脑组织保护剂。此药能有效地清除急性脑出血患者体内的氧自由基,提高其缺血神经元的生存能力,从而可显著地减轻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损伤[4]。但此药所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多,易导致患者发生肝肾功能损伤。脑苷肌肽具有营养脑神经、促进脑神经修复与再生的作用。另外,该药还能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从而可减少急性脑出血患者体内的细胞毒性,减轻其脑水肿的程度[5]。临床实践证实,脑苷肌肽所导致的不良反应较少,用药较为安全。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在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用脑苷肌肽对其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且其不良反应较少。

[1]沈琪琦,张之龄,童小文,等.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1):19-21.

[2]宋晓南,蔺勇.脑出血诊断与治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3]郑立冠.脑苷肌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8):777-778.

[4]李琴.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2,55(7):750-752.

[5]殷萍,魏亚芬.脑苷肌肽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4,20(12):2263-2264.

猜你喜欢

脑苷肌肽达拉
肌肽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肌肽在体外氧化反应中的作用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舒血宁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脑苷肌肽注射液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43例
沉潜迷醉达拉湾
脑苷肌肽的临床应用进展
脑苷肌肽注射液的临床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