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方面的价值研究

2017-03-18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3期
关键词:白细胞资料血液

吴 明

(江阴市红十字血站,江苏 江阴 214431)

输血治疗是指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将血液输注给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临床研究表明,对大量失血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对挽救其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部分患者在进行输血治疗后易产生发热、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皮疹等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可危及其生命安全。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为10.2%~41.5%[1]。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是由进入患者血液中的异体白细胞所致。为了降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目前,不少大型医院已逐渐开始使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用此技术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能滤除为其输注的血液中的白细胞,从而可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为了探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方面的应用价值,笔者对近年来在某院进行输血治疗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某医院进行输血治疗的200例患者。其中,排除临床资料缺失和不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在对照组患者中,女性患者有45例(占45%),男性患者有55例(占55%);其年龄在2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3±5.21)岁;其中,输注全血进行治疗的患者有15例(占15%),输注红细胞进行治疗的患者有36例(占36%),输注血浆进行治疗的患者有37例(占37%),输注血小板进行治疗的患者有12例(占12%);其中,因术中出血而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有20例(占20%),因发生外伤性出血而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有44例(占44%),因发生产后出血而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有12例(占12%),因发生消化道出血而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有24例(占24%)。在观察组患者中,女性患者有47例(占47%),男性患者有53例(占53%);其年龄在19~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85±5.61)岁;其中,输注全血进行治疗的患者有14例(占14%),输注红细胞进行治疗的患者有39例(占39%),输注血浆进行治疗的患者有36例(占36%),输注血小板进行治疗的患者有11例(占11%);其中,因术中出血而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有22例(占22%),因发生外伤性出血而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有45例(占45%),因发生产后出血而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有13例(占13%),因发生消化道出血而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有20例(占20%)。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输血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先为其输注少量的生理盐水,以湿润输液管。轻轻摇匀血袋中的血液,将生理盐水瓶上的针头拔出,将针头插在血袋上,将血袋挂在输液架上,开始对患者进行输血。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进行输血治疗,方法是:先用白细胞过滤器将要为患者输注的血液中的白细胞滤除,然后再采用上述步骤为其输血。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出现盗汗、发热、畏寒、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胸闷、过敏性休克、皮肤潮红、皮疹、血压下降等均属于输血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后,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发热的症状,有1例患者出现寒战的症状,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100);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后,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发热的症状,有3例患者出现寒战的症状,有2例患者出现皮疹,有1例患者出现蛋白尿,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9/100)。观察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进行输血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及输血技术不断发展,临床输血治疗已逐渐从辅助性输血变为治疗性输血,从全血输血变为成分输血[2]。但部分患者在进行输血治疗后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如发热、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皮肤潮红、皮疹、血压下降等),从而可影响治疗的安全性[3-4]。白细胞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具有吞噬、消化和抵抗微生物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是由进入患者血液中的异体白细胞所致。外来的白细胞在进入人体的血液后,会使机体产生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细胞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从而可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另外,相关的研究指出,人体的白细胞可作为人巨细胞病毒、T淋巴细胞病毒等病毒的宿主。目前,国内的献血检测系统尚不能检测出白细胞中寄生的病毒[5]。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时就有可能将携带病毒的白细胞输注患者的体内,从而导致其罹患多种传染性疾病[6]。而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能有效地将血液中的白细胞滤除,从而可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有学者指出,采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能将血液中99.7%的白细胞滤除[7]。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能显著降低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黎云.少白细胞输血技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6,23(3):31-33.

[2]曾少丽,曾演强,陈媛.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的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4):156-157.

[3]张硕,孙谦.常规输血与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降低作用[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7):17.

[4]邓启全.少白细胞技术输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3):78-79.

[5]吴少平.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与常规输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31):236.

[6]关兴丽.常规输血与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降低作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8):101-102.

[7]黄友珍.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与常规输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3):107.

猜你喜欢

白细胞资料血液
白细胞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多彩血液大揭秘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神奇血液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