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分析

2017-03-18马永宝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3期
关键词:肠系膜结肠癌结肠

马永宝

(盱眙县中医院普外科,江苏 盱眙 211700)

结肠癌是一种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该病患者在患病的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其病情发展到中晚期,可出现腹胀、消化不良、腹痛、排黏液便或黏血便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乏力、低热、消瘦、下肢水肿等症状。过去,临床上常对结肠癌患者进行传统的结肠癌根治术,但疗效不理想,且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病情的复发率均较高[1]。近年来,临床上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显现出良好的效果[2]。在本文中,笔者就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40例结肠癌患者均为2010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盱眙县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将这40例患者分为结肠癌根治术组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组。在结肠癌根治术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1例,女性患者有9例;其年龄在39~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2.3)岁;其中,病灶位于横结肠的患者有5例,位于左半结肠的患者有4例,位于右半结肠的患者有6例,位于乙状结肠的患者有5例。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各有10例;其年龄在41~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5±2.6)岁;其中,病灶位于横结肠的患者有6例,位于左半结肠的患者有4例,位于右半结肠的患者有7例,位于乙状结肠的患者有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结肠癌根治术组患者进行传统的结肠癌根治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使其保持仰卧位。在其腹部做一个切口,切开其腹壁与腹膜。切除患者的病灶,对其病灶周围的淋巴结进行清扫。采用吻合法对其肠管的断端进行处理,在为其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手术切口。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组患者进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使其保持仰卧位。在其腹部做一个切口,切开其腹壁与腹膜。游离患者结肠系膜下的血管,沿着其腹壁筋膜的表面锐性分离其脏层筋膜,翻起被脏层筋膜包裹的结肠系膜,暴露其结肠供血动脉和静脉的起始端。分别结扎患者的结肠动脉和结肠静脉,完整切除其病变结肠的肠系膜,对其病灶周围的淋巴结进行清扫,将其病变的肠管切除。采用吻合法对其肠管的断端进行处理,在为其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手术切口[3]。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量、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及其术后并发症(如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腹腔感染等)的发生率。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腹胀、消化不良、腹痛、排黏液便或黏血便等)基本消失,其胃肠功能明显改善,对其进行实验室检查显示其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则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为显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其胃肠功能有所改善,对其进行实验室检查显示其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则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为有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未缓解,其胃肠功能未改善,对其进行实验室检查显示其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则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²检验),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

与结肠癌根治术组患者相比,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组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量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持续的时间及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s)

组别(n=20) 手术持续的时间(min) 术中的出血量(ml) 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h) 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量(枚)结肠癌根治术组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组t值P值83.4±8.4 84.3±8.5 0.3368>0.05 117.8±15.2 115.3±18.2 0.4714>0.05 34.6±0.5 34.3±0.7 1.5596>0.05 10.2±2.5 15.3±3.3 5.5090<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与结肠癌根治术组患者相比,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有1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结肠癌根治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发生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和腹腔感染的患者各有1例),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1111,P<0.05)。

3 讨论

有统计数据显示,结肠癌的发病率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3位。目前,临床上常对该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但是对其实施传统的结肠癌根治术主要是对其病灶进行钝性切除,易导致其术后出现吻合口瘘、肿瘤残余等情况,且其病情的复发率较高。近年来,临床上对该病患者进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用此术式可以完整地切除患者的结肠系膜、锐性分离其胚胎解剖学间隙以及结扎其供血动静脉的起始端。此术式体现出实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切除术的两个重要原则:第一,整块切除病变的结肠及结肠系膜,这样做可以防止肿瘤扩散。第二,根治性切除病变的结肠及结肠系膜。通过结扎结肠供血动静脉的起始端,能够最大程度地清扫病灶周围的淋巴结[4]。单龙成等[5]的研究结果显示,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总有效率高达85%。这与本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最大程度地清扫患者病灶周围的淋巴结,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刘奕武,沈雄飞,程勇,等.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5):585-587.

[2]姚宏伟,刘荫华.再论结肠癌手术规范化问题[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0):1000-1004.

[3]谢勇,王君辅,胡林,等.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17(1):74-80.

[4]王柱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17,25(3):54-55.

[5]单龙成,杨煜.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应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1):6520.

猜你喜欢

肠系膜结肠癌结肠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