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对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患者实施护理时用标准作业程序进行质量控制的效果

2017-03-18郗君梅朱清文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3期
关键词:冲管流程图输液

杨 雪,郗君梅,罗 娜,廖 芹,朱清文

(乐山市人民医院,四川 乐山 614000)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被广泛地应用于静脉输液治疗中。此方法不仅可以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还能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其中存在的护理问题也逐渐突显。提高对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质量对避免其发生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标准作业程序是将某一项作业依照操作的目的、步骤、要求,用统一的格式标示出来,从而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工作的工作模式[2]。从2016 年 1月开始,乐山市人民医院将标准作业程序应用于对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患者实施护理的质量控制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乐山市人民医院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1626例患者。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有810例。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68例,女性患者342例;其年龄<45岁的患者有176例,年龄为45~60岁的患者有267例,年龄>60岁的患者有367例;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初中的患者有403例,为高中及中专的患者有275例,为大专及大专以上的患者有132例;其静脉留置针留置的部位为前臂的患者有483例,为手背的患者有215例,为下肢的患者有17例,为头皮的患者有32例,为关节的患者有63例;其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24 h的患者有198例,为24~48 h的患者有369例,为49~96 h的患者有234例,为大于96 h的患者有9例。在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有816例。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48例,女性患者368例;其年龄<45岁的患者有156例,年龄为45~60岁的患者有259例,年龄>60岁的患者有401例;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初中的患者有435例,为高中及中专的患者有236例,为大专及大专以上的患者有145例;其静脉留置针留置的部位为前臂的患者有533例,为手背的患者有187例,为下肢的患者有16例,为头皮的患者有25例,为关节的患者有55例;其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24 h的患者有178例,为24~48 h的患者有361例,为49~96 h的患者有264例,为大于96小时的患者有13例。在2015年1月至12月和2016年1月至12月这两个时间段收治患者其一般的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情见表1。

表1 在2015年1月至12月和2016年1月至12月这两个时间段收治患者其一般资料的比较[n(%)]

1.2 方法

从2016 年 1月开始,乐山市人民医院将标准作业程序应用于对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患者实施护理的质量控制中。分析该院在对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静脉输液治疗的相关规范及指南[3]作为理论依据,结合临床现状,在静脉输液治疗专家的指导下制作《外周静脉留置针敷贴固定标准操作流程图》和《外周静脉留置针冲管、封管标准操作流程图》。将这两个标准操作流程图应用于对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患者实施的护理中。具体的方法如下。

1.2.1 对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该医院成立了静脉治疗小组。该小组的成员分析本院对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该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1)对敷贴进行固定的方法不规范;2)进行冲管、封管的方法不正确;3)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高[4]。

1.2.2 对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方法

1.2.2.1 制订标准操作流程图 根据2013年11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关于对静脉留置针的导管进行固定及冲管、封管的要求[5],结合临床实践,组织静脉治疗小组的成员进行讨论,制作成彩色的《外周静脉留置针敷贴固定标准操作流程图》和《外周静脉留置针冲管、封管标准操作流程图》(以下简称“标准操作流程图”),并将每一个操作步骤都配以彩色的示意图。

1.2.2.2 标准操作流程图的实施步骤 1)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敷贴进行固定的标准操作流程是:(1)检查敷料的有效期,打开敷料的外包装,取出并揭开敷料的衬底,使衬底的粘性表面暴露出来。(2)护理人员用单手持膜,将敷贴的中心正对穿刺点,让敷贴实现无张力自然垂放。(3)护理人员用一只手固定延长管,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及食指捏牢导管及底座,由穿刺点向下进行塑形,将导管固定妥善。(4)由内向外抚平敷料,排净贴膜下的空气。(5)撕除贴膜的边框,同时按压贴膜的边框。(6)粘贴记录标签,固定延长管。在标签上注明操作者的姓名、开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日期及静脉留置针的失效日期,将标签贴在针座的尾部。封闭针座,固定延长管,使用高举平台法固定肝素帽,使用U形法固定延长管。(7)固定透明胶带。将透明胶带固定在透明敷贴的上方,注意不要将其固定在透明敷贴上。(8)护理人员整理所用物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2)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冲管、封管的标准操作流程是:(1)准备治疗车、治疗盘、医嘱执行单、无菌治疗巾、注射器(5ml)、皮肤消毒液、棉签及手消毒液。(2)了解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配合度、自理能力、心理反应,仔细观察其穿刺部位的皮肤和血管的情况,并观察其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血、渗液的情况及留置导管的长度有无变化、贴膜的固定情况。(3)断开输液器的连接处,将5ml的封管液与留置针的尾端相连接,回抽注射器,确定留置针的管道在血管内,将留置针退至肝素帽内,使用脉冲法进行冲管。(4)推注封管液直至注射器内的封管液剩余0.5ml。靠近穿刺点,护理人员用单手夹紧静脉留置针的夹子,以便进行封管。(5)护理人员用一只手拿肝素帽,用另一只手垂直移除注射器。(6)用U型法固定静脉留置针的延长管,让无针输液接头高于导管尖端的水平,且要使血管平Y型接口朝外。(7)护理人员整理物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1.2.2.3 人员培训及标准操作流程图的应用 由获得相关资格证书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担任培训老师。由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对医院静脉治疗小组的成员进行培训。医院静脉治疗小组的成员在接受培训后1周内对本科室的全体护士进行培训。进行培训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理论知识的培训内容是:各科室外周静脉留置针管理工作的现状、标准操作流程图每个操作步骤的要点及目的。操作技能的培训内容是:结合模型进行实际操作示教。先由培训老师进行示范,再由培训人员进行模拟练习。培训结束后,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考核。医院将标准操作流程图印刷成彩图发给各科室的护士长。各科室的护士长将标准操作流程图粘贴在治疗车及治疗牌上,以便本科室的护理人员随时查看。自2016年1月起,要求全院护士在对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输液时统一按照《外周静脉留置针敷贴固定标准操作流程》和《外周静脉留置针冲管、封管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根据这两个标准操作流程图,结合《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制定了相关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静脉治疗小组定期检查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冲管、封管的质量,每个季度对上述护理内容的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情况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

1)在实施标准作业程序前后,统计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封管、冲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1)敷贴卷边;(2)对敷贴进行固定的方式不合理;(3)未对穿刺点进行遮盖;(4)在敷贴的标签上没有操作者的签名;(5)敷料下出现积血、渗液;(6)导管堵塞;(7)穿刺处的血管内有血栓形成。2)在实施标准作业程序前后,统计收集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穿刺点发红、药液外渗、静脉炎、堵管)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标准作业程序前后在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封管、冲管时护理差错发生率的比较

实施标准作业程序后,敷贴出现卷边、对敷贴进行固定的方式不合理、穿刺处的血管内有血栓形成、未对穿刺点进行覆盖、无操作者的签名、在敷贴下出现积血和渗液患者所占的比例均小于实施标准作业程序前(P<0.05)。详情见表2。

2.2 实施标准作业程序前后在该院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实施标准作业程序后,在该院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患者其穿刺点发红、穿刺部位有渗液、静脉炎、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均低于实施标准作业程序前(P<0.05)。详情见表3。

表2 实施标准作业程序前后在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封管、冲管时护理差错发生率的比较[n(%)]

表3 实施标准作业程序前后在该院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目前,在静脉治疗的相关规范及指南中,对于静脉输液装置的固定和维护仅提供了理论标准,暂无统一的操作规范供护理人员参考[6-7]。为了提高对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患者实施护理的质量,自2016年1月起,乐山市人民医院将标准作业程序应用于对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患者实施护理的质量控制中。根据静脉治疗相关规范及指南的要求,结合本院的临床现状,针对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过程中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对留置针进行固定、封管、冲管)制定统一的操作方法,并制作成《外周静脉留置针敷贴固定标准操作流程图》和《外周静脉留置针冲管、封管标准操作流程图》。每一个操作步骤都配以彩色图片,这使整个操作流程变得简洁、明了,有利于护理人员掌握并遵循即定的程序执行护理操作[8-9]。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在对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患者实施护理时,用标准作业程序进行质量控制的效果较为理想。

[1]姜玲玲,李燕,丁冠云.追踪方法学在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5,30(17):48-50.

[2]李东升.标准作业[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11.

[3]王建荣.静脉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T433-201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S].2013.

[5]姚晶晶,赵洁,周春兰,等.某三级甲等医院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及维护现状调查[J].护理学报,2015,22(12):53-55.

[6]钟朱炎.标准操作规范-SOP介绍(一)[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2):78-79.

[7]刘欢.“A-C-L”导管维护程序应用于静脉留置针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3):110-111.

[8]周姝.陈蓓敏.中心静脉导管缝合固定与贴膜固定法比较[J].护理学杂志.2013,28(5):49-50.

[9]毕娜,吴冬梅,王建荣.我国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13-1615.

猜你喜欢

冲管流程图输液
持续空气阻隔法所需输液冲管液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静脉输液冲管液量与时间对冲管效果的影响
两种护理干预对盐酸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颈枕输液袋
宁海县村级权力清单3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