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17-03-18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中线颅骨中重度

程 敏

(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江苏 如皋 226500)

中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外伤。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干受损、昏迷、逐渐加重的意识障碍、各种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及生命体征异常等[1]。在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老年患者约占8%~15%,其伤残率及死亡率较高[2-4]。本文主要探讨老年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与其预后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患者均为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7例老年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29例,女8例;其年龄为61~83岁,平均年龄为(68.29±4.98)岁。其纳入标准为:其病情符合中重度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5],年龄大于60岁,入院后立即接受了CT检查及颅内压监测。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是:合并有其他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或合并有严重的血液疾病。这些患者均签署了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已经通过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检查方法

为本组患者采用飞利浦16排螺旋CT机进行CT检查,扫描参数为:电压为125kV,电流为125mA,窗宽为80-100HU,窗位为30-35HU,矩阵为512×512。先对患者进行常规轴位扫描:以患者的眶耳线为基线,扫描范围为颅底至颅顶,层厚为10mm,层距为10mm,持续进行10层扫描,每层扫描3秒。然后按照患者病情的需要对其进行颈部扫描及面部扫描,对重点部位进行薄层扫描,层厚为5mm,层距为5mm[1]。采用脑实质内微传感器法进行颅内压检测:在患者的额角进行穿刺,将微传感器植入其头皮,送达至脑实质内(深度为2~3 cm),持续监测患者的颅内压,每15min记录一次患者的颅内压,持续检测7天[6]。

1.3 观察指标

1)在对患者进行CT检查时重点评估其基底池受压、中线移位(脑中线结构移位)及脑室受压的情况。2)记录患者的颅内压。3)评估患者的Rotterdam(鹿特丹)CT评分,将其基底池受压的状态分为开放、闭塞和完全闭塞,判断患者发生中线移位的情况。以室间孔为准平面测量患者颅内腔的长度,测量其侧颅骨偏移到透明隔的距离。中线移位的距离为颅内腔长度的一半减去侧颅骨偏移到透明隔的距离。患者未发生中线移位或中线移位的距离≤5mm可计0分,患者发生中线移位的距离≥5mm可计1分。患者若发生脑血肿或挫裂伤占位的情况可计0分,若无此类情况可计1分。患者若未发生脑室内出血或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计0分,若发生此类情况可计1分[7]。4)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估患者的预后[8]。患者的GCS评分若为4分及4分以上可评定其预后良好,此项评分若为3分及3分以下可评定其预后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本组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对本组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时其主要表现为:发生脑挫裂伤处可观察到大片、分散的出血点,出血的范围集中在外伤病灶附近及作用力对冲部位,出血病灶呈片状、斑片状混杂的密度不均匀区,无明显的边界,可存在占位效应。发生的颅内血肿大多呈不规则、类圆形的高密度影,其边界较清晰,其周围组织有环形的低密度影,可存在占位效应。发生硬膜外血肿的范围较小,其病灶呈边缘清晰光滑的扁梭形高密度影,内径与颅骨表面的弧度相反;在硬膜下病灶的范围较大,跨越颅缝呈波浪状月牙形高密度影,边缘清晰光滑,内缘与颅骨表面弧度一致。

2.2 本组患者基底池受压、中线移位、脑室受压的情况、RotterdamCT评分与颅内压的关系

本组患者RotterdamCT的评分、基底池受压、中线移位、脑室受压的严重程度与其颅内压呈正相关(P<0.05)。详情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基底池受压、中线移位、脑室受压、Rotterdam CT的评分与颅内压的关系

2.3 本组患者基底池受压、中线移位、脑室受压的严重程度、RotterdamCT的评分及颅内压与其预后的关系

本组患者Rotterdam CT评分、基底池受压、中线移位、脑室受压的严重程度及颅内压均与其预后均呈负相关。详情见表2。

表2 本组患者基底池受压、中线移位、脑室受压、Rotterdam CT评分及颅内压与其预后的关系

3 讨论

颅脑损伤多因患者的头部遭受外力打击所致,主要包括颅骨骨折、颅内血肿及脑组织损伤。大脑的结构复杂,其行使的功能包括调控内环境的稳态、主导肢体运动及言语表达等。发生颅脑损伤的患者,其脑功能可发生紊乱,其病情危急,若未得到及时的抢救可发生不可逆的脑功能受损(包括运动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及智力障碍等),其死亡率较高[9]。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在发病早期其临床表现较不典型,易发生误诊或漏诊。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CT检查时可发现中线移位、基底池受压及脑室受压等情况。研究发现,颅脑损伤患者基底池受压、中线移位、脑室受压的情况越严重,其颅内压就越高,因此在对其进行CT检查后可根据其影像学特征初步估计其颅内压[10]。另有研究发现,此病患者的Rotterdam CT评分与其颅内压之间也存在相关性。与GCS评分相比,根据此病患者的Rotterdam CT评分对其颅内压进行评估的准确率较高[11]。相关研究成果表明[12-13],颅脑损伤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与其预后密切相关。脑室及脑池受压、脑干结构受损及大脑中线移位的患者,其GCS的评分往往较低,其预后较差。

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患者的Rotterdam CT评分、脑室受压、中线移位、基底池受压的严重程度与其颅内压具有相关性,其中相关性最强的是Rotterdarm CT评分,相关性最弱的是中线移位,各项指标与颅内压均呈正相关。可见,对老年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CT检查,测量其脑室、基底池受压的情况及中线结构,可较准确地估计其颅内压。

此外,老年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Rotterdam CT的评分、脑室受压、中线移位、基底池受压的严重程度及颅内压均与其预后均呈负相关,其中颅内压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最强,中线移位的情况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最弱。可见,颅内压可作为判断此类患者预后最理想的指标。临床医生在对老年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其颅内压,进而对其进行降低颅内压的治疗。

综上所述,对老年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CT检查可准确预测其预后。此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1]严海霞.CT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与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4):161-162,172.

[2]刘明铎.实用颅脑损伤学(第2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16-319.

[3]RastogiD,MeenaS,SharmaV,et al.Epidemiology of patients admit ted to a major trauma center in northern India[J].Chin J Trau matol,2014,17(2):103-107.

[4]Kim SH,LeeJH,JooW,et al.Analysis of the risk factors for deve lopment of post-operative extradural hematoma after intracr anial surgery [J].Br J Neurosurg,2015,29(2):243-248.

[5]王一峰,张福,姚燕峰,等.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及C反应蛋白与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CT表现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9):2890-2894.

[6]李鑫,刘少波,谢志敏,等.颅脑损伤CT影像特点与颅内压及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21(8):487-488.

[7]史良,苏亦兵,乔京元,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Rotterdam CT评分对手术治疗策略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5):1736-1738.

[8]李泳,王银国,周锦标,等.老年人颅脑损伤表现及预后评估[J].河北医学,2013,19(4):539.

[9]侯启龙.颅脑损伤患者术后CT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5):157-158.

[10]Bobinski L,Olivecrona M,Koskinen LO.Dynamics of braintissue changesinduced by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ssessedwith the Ma rshall,Morris-Marshall,and the Rotterdamclassifications and i ts impact on outcome in a prostacyclinplacebocontrolled study [J].ActaNeurochir (Wien),2012,154(6):1069-1079.

[11]李金亮.中重度颅脑损伤后CT影像特点、颅内压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5):57-59.

[12]王军连.颅脑CT的临床应用及CT片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6):198.

[13]王珂,吴红霞,岑炳欣.早期CT环形池形态改变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14(2):89.

猜你喜欢

中线颅骨中重度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颅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课本内外
课本内外
——书写要点(三)
课本内外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
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14例的护理体会
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