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生语文课堂沉默行为成因及对策

2017-03-17王永红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课堂教学

王永红

【摘 要】

语文是高中教学的重中之重,高中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较理想的成绩,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师的热议话题。但是高中语文课堂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例如教师教学语言枯燥、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课堂学习氛围不浓厚甚至课堂纪律差等问题频频出现。但是据了解,当下高中语文课堂出现了一种新的问题:课堂沉默。笔者主要分析了课堂沉默的原因并且依据个人经验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课堂沉默行为 教学策略 创新

课堂沉默是学生面对教师的讲授、提问、互动都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保持沉默的一种课堂不良行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课堂沉默行为而来的结果令人担忧,学生的沉默无疑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反馈,而这种负面的反馈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中是学习的关键阶段,应试教育模式下,取得较好的成绩未来才有更多的选择,这句话也存在合理性。因此,师生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结果是一种必然选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取得良好效果的最佳捷径。作为合格的教育者,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自己课堂沉默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尽快改进教学策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认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一、课堂沉默的主要成因

笔者认为课堂沉默其实是学生的一种消极的学习态度。导致学生产生这种消极态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教学形式枯燥。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课的教授极其考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因为语文教学内容不像数学物理等科目灵活性较差,没有太多探索实验的空间,教师仅仅依靠口头讲授和粉笔板书要将枯燥繁琐的知识讲的生动有趣是有难度的。因此许多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将书本和参考资料上面的内容搬上黑板或者复述一遍。这样枯燥的授课方式自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回应和共鸣,甚至有学生在教师平淡无奇的讲授中昏昏欲睡。第二,学生没有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教师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考试的重难点,基本上霸占了整堂课的时间,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学生找不到存在感和价值自然只能用沉默来回应。教师急于求成,急于让学生取得理想的成绩往往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才是主要的,学生的任务就是认真听讲,从某方面来看,第二个原因是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第三,教学内容的单一乏味也是造成课堂沉默的主要原因。语文并不纯粹就是一门无聊的学科,其也具有趣味性,但是沉默的课堂中,教师一定没有将语文的魅力展现出来。教师讲授的知识太过理论化、形式化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学生自然就保持沉默。除了以上三个主要原因,课堂沉默的原因还有许多。教师与学生互动时没有注意问题的合理性,问题太难导致学生回答不上来从而沉默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二、丰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教师要打破课堂沉默的尴尬场面,创新传统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的多樣性是基础。传统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一开始教师就进入教学正题,其实这是不合理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置一个导入教学的情境。高中教学与小学初中的教学有较大的区别,但是教学导入不仅适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同样也适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例如,教师在讲授课文《祝福》时,可以设置介绍作者鲁迅先生的情境导入,让学生了解作者资料和时代背景。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以教师口头讲述搭配教师板书为主,缺乏创新。教师可以利用当代有效的教学资源和工具,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集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于一身,能够更好的展示教学内容,诠释教学内容的深意,让学生产生代入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总之,新式的教学用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改变“语文课无聊”的惯有认识,打破僵化的课堂局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能操之过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是每个教育者要明确的重要教学准则。当代教学注重教和学并重,甚至更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扮演指导的角色而不是抢占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将课堂的时间留给学生,能够锻炼学生独立获取归纳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语文的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一旦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沉默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尊重学生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形式,可以是自我探究学习也可以是分组合作学习。其次,教师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环节,例如,对于课文《荷塘月色》的学习,学生可以按照从生词到整篇课文的学习步骤,也可以先了解写作背景,作者介绍,难句解析,文章分段的顺序进行学习。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自己尚未掌握的难点内容。教师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解答学生的难题。最后,教师可以完整的系统的归纳文章知识为学生提供参考,并且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结果做出有效的教学反馈,及时表扬学生具有创新性的学习行为,同时也及时纠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

【结 语】

除了以上几种改善课堂沉默的策略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与学生沟通,利用课堂提问的形式建立师生间的桥梁。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同时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难度适宜且具有开放性,不能让学生哑口无言无话可说。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沉默问题亟待解决,教师要及时采取积极地教学策略,避免问题的严重化。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顾黄初.语文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语文课堂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的语文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