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发挥名校引领作用 全力推进“人才强教”工程

2017-03-17冯家强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7年2期
关键词:名校名师校长

冯家强

近年来,黄石市黄石港区以打造鄂东科教中心为目标,全力推进“人才强教”工程,充分发挥名师、名校、名校长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名校带动区域内相对薄弱学校共同发展的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名校长是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一所学校的最大软实力,就是有一位名校长;一个区域教育的最大软实力,就是有一批名校长。我们坚持以办学理念和治校能力为立足点,以名校长个人成长和名校特色塑造为结合点,打造一批名师、名校长,通过名校、名校长推动区域教育发展。

引导校长立志有为,力求办学治校富有成效,做一名区域性优秀突出的校长;引导校长立德修行,做一名大爱有道、声名远播的好校长;引导校长立功存范,在学校特色发展上树立榜样,做一名引领区域教育特色发展的卓越校长;引导校长立论树典,从实践中总结出具有广泛引领性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做一名教育界杰出的名校长。

思想引导,提升理论素养。我们通过举办校长论坛、教育沙龙、专家讲座、外出交流等活动,为名校长培养人选搭建交流平台。从2008年起,我们每年举办一期“校长论坛”活动,围绕教育理念、治校方略及学校的特色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与讨论,通过思想的碰撞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的效果。

措施激励,提高办学能力。一是加强理论研修。从2005年起,我们每年组织校长走进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研修培训;安排校长参加国家和省市高级研修培训,鼓励校长参加教育硕士学历学习,努力拓展校长的教育视野,提升其整体理论水平。二是注重思想凝练。围绕校长办学思想的提炼与表述,鼓励推动校长把办学治校经验提炼为独特的办学思想,逐步向名校长、教育家型的校长迈进。例如黄石八中的“务本教育”、黄石十四中的“慧教巧学教育”、黄石市广场路小学的“尚真教育”等。三是突出实践考察。每年组织校长或副校长参观考察上海、江苏、广东等地知名中小学,开阔校长们的办学育人思路;派出名校长赴美国、英国、新加坡、香港培训考察,倾听国际前沿教育观点,从而提升校长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理念。

机制保障,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健全培养机制。构建“全覆盖、分层次、有重点”的校长培养工作机制,在名校长队伍建设上,力求在战略思考与实践转化上有所提升;着眼梯队建设,校级副职培养力求在把握全局与有效落实上有所提升。每三年定期调整学校校级领导班子、推动校级干部向相对薄弱学校交流和轮岗,实现优秀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形式在校际间的流动,较好的实现了学校领导班子结构和领导能力的优化。二是健全互动机制。主动协调高校和省市教院专家到黄石港区建立中小学教科研项目实践基地,精心选聘湖北师范大学知名教授和省市教科院专家,组成导师团为校长讲授研修课程。三是健全考核机制。对学校校长实施目标考核、绩效考核和任职考核,针对不同的学校下达不同的硬性目标,将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综合打分排名,进行总结表彰,严格奖惩兑现。每年确定一个教育主题,开展主题年活动,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名校长的引领,首先是文化的引领。文化引领是推进区域义务教育特色发展的内在动力。从2005年开始,我们就引导校长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进行提炼总结、准确定位,确定校旗、校徽和校歌,建立健全学校文化社团,精心设计学校文化布局,让校园彰显出浓厚的文化气息。例如黄石十四中胡智全校长提出的“德雅”文化、黄石市市府路小学王志娟校长倡导的“弘善”文化、黄石市中山小学校长朱知慧倡导的“书香”文化等,形成了全区“一校一特色,每个学校不重样”。

其次是专业引领。为此,我们搭建学习平台,领衔成立名师工作室。目前,黄石港区已成立7个校长名师工作室。充分整合全区名师、名校长资源,建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以开展课题研究、组织研讨、现场指导、专题研究、公开课讲评、观摩考察等形式对研修员进行培养,为黄石港区名校长、名师的培养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

发挥专业特长、领衔成立学科委员会。成立区级学科委员会,7位校长担任学科委员会主任,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学科优势。开展名师、名校长跨校带徒、“名校长”巡回讲学和“名师”跨校上示范课活动,校际间结对“互送、互学、互教”交流活动,加强了对全区学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提高了学科教学水平。

注重典型引领。我们注重树立校长典型,以点带面,引导校长从实践中总结出具有广泛引领性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黄石八中校长郭茂荣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016年3月国家级“郭茂荣名校长工作室”正式授牌成立,“支持黄石八中建设全国领航学校”被写进了2016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目前,黄石八中的“务本教育”办学思想、“教、学、练、评四合一”课堂改革经验和成果已辐射到黄石地方多所学校,并辐射到四川、西藏、新疆等西部省份的多个地区。

名学校是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带动者和探索者

根据黄石港区委提出的打造鄂东科教中心的目标,我们全力实施名校带动工程,通过名校输出品牌、办学理念、管理方式、输出干部、优秀教师和现代教育信息技術等,努力扩大优质教育的覆盖面。

整合资源、推进办学模式优化。一是以学校内涵提升为目标,开展联合办学。大力推进十八中、沈家营小学与湖北师范大学合作办学,挂牌湖师大附属初中和附属小学;武汉路小学与湖北阳光教育研究院合作办学,挂牌阳光教育研究院实验小学;市府路小学与黄石市教科院合作办学,挂牌市教科院实验小学。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二是以强校带弱校方式,组建教育集团。试点组建八中教育集团、广小教育集团、中山教育集团,努力探索集团化办学的路径与方法,积累集团化办学经验。集团办学不是简单联合而是深度融合,不是“大鱼吃小鱼”式兼并而是平等的共同发展,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融合中特色发展。如何统一思想,有效管理,保证校区间学校工作整体推进,如何推进教师交流成常态,教育教学规划同步实施,学生培养目标同步管理,是实现集团办学同步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这些都考验着集团校长们的智慧和水平。

智慧共享,推进名校教学科研成果互动。一是建立区域教研联盟。以“特色、优质、共享、共进”为主题,以区域地理位置为界限,以小学、初中为模块,将全区中小学划分为黄石港片、胜阳港片两大区域建立区域教研联盟,实现学校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例如,黄石港片区小学,组建以中山小学为龙头,老虎头小学、花湖小学、武黄路小学、中英文学校为成员的“五校教研联盟”,通过这个平台,自发组织研修活动,研讨应用优秀课改成果,形成了教学改革的合作体。二是区域整体推进健康课堂研究。以省级重点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建设健康课堂的研究与实验》区域性整体研究为平台,以学校专题研究活动为载体,不同学校、不同学科教师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共享成果,共同将课题研究推向深入。教师智慧共享工程在推动区域教育整体发展上,打破了学校“围墙”,整合了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全区上下联动,以整体性管理举措和全区性大型活动为引导,以评价激励和目标管理为手段,开创出全区校长和教师互动交流、相互学习、智慧共享的良好局面。

项目推进,彰显名校特色工作品牌。一是塑造文化品牌。围绕“一校一品、一校一特、一校一亮点”目标,以品牌学校的文化典范为龙头,采取捆绑提升的方式,拉动其他相对薄弱学校的文化发展是黄石港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策略。我们组建了6对以品牌学校为龙头的校园文化建设共同体,注重区域教育整体特色和学校个体教育特色的形成。二是区域推进幸福德育。在区级层面上,我们明确全区推进幸福德育的工作职责和目标,每年选择3-5所有特色的学校,通过典型引路,引导各校在“基础德育—学校特色德育—区域德育品牌”的推进模式中做好学校德育建设规划。2015年12月,我们承办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并借此机会,交流展示了黄石港区幸福德育建设的初步成果。来自全省各地的近800位代表走进了黄石港区的中小学,每所学校都精心准备了精彩的社团展示、主题班会观摩及学校德育特色介绍。

(作者系黄石市黄石港区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徐世兵)

猜你喜欢

名校名师校长
名校介绍
论校长的修养
赶集挑名校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