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农业:“果”然厉害

2017-03-16张仲高,刘光琳,黄媛

农家之友 2017年2期
关键词:荔浦金橘阳朔

大农业:“果”然厉害

如果你要问这两年桂林什么农产品卖得最火,那么水果肯定算得上一类。近年来,桂林市积极创建水果“万元增收”示范带,扎实推进优果工程升级行动,推动水果产业转型升级,水果总量不断增加,产业效益稳中有升。涌现了荔浦砂糖橘、阳朔金橘、恭城月柿、兴安葡萄、资源红提、永福砂糖橘等一批特色明显的水果主产县以及水果专业乡镇、专业村屯,水果成了农民最赚钱的产业之一。

砂糖橘的“桂林现象”

提起砂糖橘,没有人不知道桂林,作为砂糖橘产销第一大市,桂林在砂糖橘市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甚至可以说,桂林砂糖橘的价格,直接决定着全国的价格。不为人知的是,桂林的砂糖橘产业在十几年前几乎是从零起步的。

近几年,桂林砂糖橘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根据市农业局提供的数据及资料显示:目前,桂林全市砂糖橘种植面积100万亩,产量250万吨。分别占全市水果总面积、总产量的24%和18%,一跃成为桂林市最大宗的水果品种,每年以20万亩速度增长,主要集中在荔浦、永福、阳朔、灵川、临桂等县(区)。

丰收的喜悦。

荔浦:砂糖橘一年催生百个“百万户”

“你好!请问还有客房吗?”“对不起!没有了!”1月17日晚8点,当我们赶到荔浦入住酒店在总台办理手续时,这已经是听到第4拨客人在问有没有房间了。来之前就听说每年荔浦砂糖橘采摘上市的这段时间,荔浦的大小酒店就因各地客商的到来而爆满。看来果真如此,好在我们提前预定了房间。

荔浦是桂林砂糖橘主产区,春节临近,荔浦县20多万亩优质砂糖橘迎来采收高峰。第二天一早,我们前往位于荔浦县大塘镇富德村的荔浦万家兴果蔬专业合作社砂糖橘核心示范基地。走在路上,随时都可以看到公路两旁的果园边堆满果框,无法计数的采果队分工明确,“你摘我挑、你过秤我上车”,忙得不可开交,路上大大小小的挂着外省车牌的拉果车不停地开过。

车到山项,我们等了好一会才看见合作社理事长刘小斌从果园另一头匆匆走来,边走边忙着跟客户打电话。

荔浦万家兴果蔬专业合作社于2014年在大塘镇富德村利用坡地陆续种植砂糖橘1500亩,到2016年,已有500多亩提前挂果,即将采收完毕。合作社理事长刘小斌透露,第三年山地果树本不应挂果的,但由于水肥管理得当,果树长势好,不给挂果感觉到可惜,今年收获的150万斤果,卖价近600万元,“可以帮我们合作社大忙了,因为其它1000多亩果树明年也陆续挂果,投入还要很大。”

由于当天正是果园砂糖橘采摘销售高峰期,几部拉果的车停在路边,不少工人正在装车,来自四川成都的果商老板一边看秤一边记数。为了尽快把果采摘出来,合作社请了300多名本村和邻村的村民帮忙采摘砂糖橘,每个人工0.64元/公斤,一个人工一天可采摘500公斤左右,一天就可得到300元左右的工钱。记者刚想问问采果队负责人一些情况,他的手机又响了,他告诉我们,青山镇大明村的一个种植大户又催要去帮摘果了。

下山的时候,我们路遇一客商招手,他说他的货车在山腰,示范区太大,走下去太累了,想搭便车下山。客商来自浙江,在这里订了2车共10吨的砂糖橘,因人工不足采摘不出果,还差一车已等了2天了。

荔浦砂糖橘种植协会负责人覃继炳告诉我们,自荔浦砂糖橘开采,连日来,来自全国26个省、市客商来荔浦抢购砂糖橘。据粗略统计,15日当日一天就订货近9万吨,价格每公斤在8~10.2元,他还特别强调当天每公斤10.2元的订货价,今年是首次突破10元。当天1200多部挂车、冷链车、平板车共调走荔浦砂糖橘近3万吨。

据当地农业部门介绍,荔浦县1995年开始引进砂糖橘,之后种植面积增速开始加快,尤其近几年种植明显升温:2011年为3.7万亩,2012年达7.2万多亩。到2016年,荔浦县共种植砂糖橘20多万亩,年产量超过100万吨,产值达20多亿元,仅此一项,全县果农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砂糖橘成了果农“摇钱树”“致富果”,光是修仁镇以种植砂糖桔每年收入上百万元的就有上百户。

如今在荔浦农村流传着“四万五万不算富,十万以上才起步,二十(万)三十(万)算小富,五十(万)以上才算富”的顺口溜。

灵川:新桥村的万亩橘园

离开阳朔我们来到位于漓江上游的灵川。当年为了节约漓江水源,灵川县决定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将主要作物从水稻变成了柑橘。1998年起,为了推广柑橘种植,政府免费给农户提供苗木,灵川县

的砂糖橘种植面积逐年上升。

灵川县新桥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成立,理事长阳建荣对记者表示,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新模式,引导村民发展柑橘产业。目前合作社拥有柑橘面积3280亩,年产量9000多吨。

行走在灵川县的柑橘产业带,四周是望不到边际正在挂果的柑橘树。新桥村村民阳志明正兴高采烈地在自家果园内劳作,家里以前种了8亩水稻田,亩均收益不到500元。后来在政府的引导下全部改种砂糖橘,正常年景亩均收益能到3万元。

在万亩砂糖橘园内,合作社引导村民投资修建了水泥路,供游客采摘玩乐,站在搭建好的观景台上,一望无际的柑橘园背后是影影绰绰的远山,桂林的秀美山水加上万亩橘园,让灵川县的砂糖橘之路看起来清晰明亮。

永福:“莫大炮”的致富路

当我们最后来到桂林另一个生产砂糖橘大县永福县时,正遇上CCTV7频道的《致富经》栏目摄制组在永福拍摄砂糖橘专题片,而他们的另一个团队同时在阳朔拍摄金橘专题片。

永福地处桂林中部,素有“长寿之乡”之称,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水丰富,很适合砂糖橘的生长。

一早天未亮时,我们就随CCTV7摄制组一起前往永福县罗锦镇林村村古坐屯柑橘示范园进行采访,今天橘园主人要在这里举行一个开摘仪式。这片橘园的主人叫莫远诚,今年54岁,因个性豪爽,人称“莫大炮”。莫远诚是阳朔人,上世纪80年代时,就来到了永福,最先在百寿镇种植橙柑、沙田柚及其他作物,因灾亏损,背了一百多万元的欠帐。2001年时,为了偿还欠款,他来到永福罗锦镇林村村租地种植砂糖橘,开始种的量少,大概9亩,也种一些蜜橘、脐橙等,共30多亩。后来几年砂糖橘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他把其他品种全部改为砂糖橘。莫远诚采用当地农业部门推广的“三避”技术,科学管理,精心打理,这几年有了很大的收入。用永福县水果站曹站长的话来说:莫远诚是我们永福县第一批种砂糖橘赚钱的人,现在他除了还完一百多万欠帐外,还在桂林市区及永福县城买了三套住房和三辆小汽车。同时,又用余钱到兴安投资种植200亩的砂糖橘园,现已平整好土地,年后开春就可以种植了。

这些年,在莫振远的影响和带领下,林村村和周边的几个村屯都种植上了砂糖橘,人们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看见种果有利可“图”,纷纷回来种植砂糖橘,既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同时也方便了照顾老人和孩子。

今年30岁的莫艳梅,四年前回村种植几十亩砂糖橘,去年开始有一半果树已经挂果,收入达8万多元,家里很快建起了三层小楼。“今年挂果的果树更多,现在还没有采摘,今年的收入会比去年更多。”莫艳梅高兴地说。

“开采啦!”随着一声开锣,“莫大炮”今年的砂糖橘正式开采。

“永福地理环境好,土质富含硒元素,特别是土质是沙壤土,培育出来的砂糖橘真正体现了砂糖起沙这个特点,果肉品质比较好。”永福县水果站曹站长介绍说。这几年永福县的砂糖橘种植发展很快,2012年3万多亩,之后的几年每年以4万亩的速度在递增。目前全县砂糖橘种植面积有28万亩,占到全县水果种植的95%以上,2017年还会扩大种植面积,将会超过30万亩。

水果崛起成“支柱”

谁也没想到,一个村的水果生产,竟能引领全城区一个重要支柱产业的发展。

临桂区江力寨地处321国道旁,全村340户1400多人。过去,村民们守着便利的交通,却一直以种植水稻和杂粮为生,每年收成仅能解决温饱。

2000年,在当地农业部门的引导下,江力寨10多户有经济头脑的村民在自家田地里种下高产的夏橙。2002年,果树开始挂果。黄澄澄的果子被外地客商订购一空,每亩收入高达6000元。

当地政府认为这一惠农项目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于是积极申请国家和自治区农业开发资金的扶持。2002年,江力寨获得了400多万元农发资金支持,为水果基地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使该村得以大面积种植夏橙。种植面积由当初的200多亩,跃升到现在的2500多亩,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夏橙村”,并带动全乡发展夏橙5000多亩。目前,临桂区以夏橙为主的水果种植面积达11万亩,水果已成为该区重要的支柱产业。

江力寨村民伍辉宁一家5口人,6亩多地,全部种夏橙,亩产约4000公斤左右。按今年的收购价,每亩产值超万元,纯利润有六七千元。

“这么高的收入,以前想都不敢想。”伍辉宁说。过去他家的田地都用来种稻谷或杂粮,每亩地年纯收入只有400元左右。现在,他们一家年纯收入有四五万元,日子过得很滋润。

除江力寨外,近年来,临桂区又打造临桂三元及弟柑橘产业(核心)示范区,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示范区规模种植柑橘3640亩,80%的果树已进入丰产期,年销售收入达8000多万元。

当我们再次来到“中国金橘之乡”阳朔白沙镇的百里新村时,正值金橘的采摘季节,漫山遍野的金橘都盖上了薄膜,远远望去一片白茫茫。当地村民介绍,从高楼放眼望去,几个村子加起来,农民大概种有5000亩的金橘。

金橘是阳朔传统名优水果之一。以其果形大、品质优、色泽鲜美且具有消食、散寒、化痰、醒酒等药用价值而闻名。而且阳朔金橘种植历史悠久,迄今已有140多年的栽培历史。

“种金橘种了一辈子了,现在金橘产业越来越大,价格高,咱们农民赚钱越来越多。”家住兴坪镇大坪村的村民方桂廖说,家里种了14亩,产量将近10万斤,今年收成不错。“今年价格为12~13元/公斤,比去年的5、6元钱一公斤,翻了一倍。” 方桂廖满心欢喜,丰收的喜悦驱走了一年的辛苦。

“目前阳朔县金橘栽培面积达18.6万亩,占全县水果面积的64%,约占全国金橘面积的55%。年总产量可达到27.9万吨,年产值可达13亿元,已经成为全国效益最好、品质最优、面积最大的金橘主产县。”阳朔县农业局局长诸葛诤介绍说。

近20年来,阳朔当地政府把发展金橘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推进,全面推广实施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制定专项扶持政策、成立农业发展基金,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科技攻关,金橘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阳朔百里新村是阳朔最重要的金橘产区,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依托金橘产业发展,百里新村成为广西最有影响力的新农村示范带。

在观音山村村民李毅的果园里,我们品尝了长在树上、盖在膜下的鲜金橘。“这山坡就是我们的天然冷库。我们卖多少摘多少,不卖就在树上存着,就像挂在树枝上的钱包一样。” 李毅说得很自豪。

“我们阳朔金橘已成为生态旅游的一道靓丽风景。” 诸葛诤指着绵延在山坡上的万亩橘林说。因金橘可在这种条件下保存半年之久,也就是说阳朔金橘可供游人采摘半年之久,这是一个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金橘产业已成为阳朔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阳朔农民增收最重要的渠道。

在“中国月柿之乡”恭城瑶族自治县,月柿成熟的季节,恭城莲花镇红岩村万亩月柿园迎来了大批前来观赏采摘的游客。黄澄澄的柿子像灯笼一样挂满枝头,点缀漫山遍野。家家户户门口房前屋后晒满了柿饼。

月柿在恭城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加工历史,是广西传统出口创汇名优产品。2016年,恭城全县月柿面积18万亩,鲜果产量30多万吨,平均售价1550元/吨,产值达4.7亿元。目前,小小的月柿已开发出柿饼、甜柿、脆柿、果脯、柿馅饼、柿叶茶、柿果酒等系列产品,畅销海内外,成为瑶乡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2016年第十三届桂林恭城月柿节暨瑶族盘王节在恭城县莲花镇举行。在短短1个月时间里,恭城共接待各地游客25.3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亿元。

目前,桂林市的水果种植总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水果收入等多项指标均名列全区之首。2006年以来,国家和自治区、桂林市、各县财政投入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土地治理农业开发资金累计达5.22亿元,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对桂林市水果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现代果业集群是重要推手

那么这些“明星产区”是如何做到的?“优势品种向优势区域集中,调整品种结构,打造规模化的产业是水果生产增产增收的重要推手。”桂林市农业局副局长何祖任如是总结。

在荔浦砂糖橘(核心)示范区,这个示范区包括了修仁镇大榕、横水、建陵三个村。据荔浦县农业局的有关负责人介绍,示范园区主要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目前,已实现了果园100%推行无公害柑橘生产技术规程,100%采用柑橘无病苗木,100%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100%达到无公害果品标准,100%实行洗果、打蜡、包装等商品化处理,100%做到有品牌销售和产品订单化。

当记者来到位于示范区核心区的修仁镇大榕村柘村屯时看到,大片大片的砂糖橘已经挂果,农民正在分批次进行采摘。砂糖橘地里放置着太阳能诱虫灯,大约几平方米就放置一个粘虫板和诱捕器。当地农民告诉记者,这“三诱”是最新的绿色植保防治病虫害技术。有了这“三诱”,病虫害就少了很多。不仅如此,这里还采用“水肥一体化”喷灌技术,也节省了不少人力。

据了解,目前示范区内采取的是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管理,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建立了砂糖橘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中心,也彻底解决了销售问题,农民再也不用为水果的销售而担心了。

这个示范区建设给广大种植户带来可观效益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提级升质。

当然,荔浦县砂糖橘(核心)示范区仅是桂林市推行现代果业集群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16年来,桂林市着重打造桂阳路百里金橘、湘江资江流域百里葡萄长廊、荔柳路百里果蔬等3条“万元增收”示范带和桂江月柿、灌江黑李、海洋山脉优质桃等一批优势特色水果产业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互联网+农业”让桂林水果走向全国

眼下又到了金橘陆续上市的季节。阳朔金橘种植大户、金橘协会会长赖玉梅却抱着手机点个不停。2016年,阳朔县金橘产量达到3.6亿公斤,而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金橘也迎来了“大丰收”,如何才能抢占鳌头,把阳朔的金橘卖出去?赖玉梅首先想到的就是借助互联网:“我们想通过目前最流行的‘产地直邮’这种方式,把我们的金橘销售出去”。

2016年7月14日,国家财政部、商务部公布了全国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桂林市的荔浦县和灌阳县名列其中,成为了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

这一消息,让身在荔浦县的“80后”韦宜丽振奋不已。从事荔浦土特产网络销售已两年多的韦宜丽夫妻二人自然也把目光瞄在砂糖橘上。眼下正是砂糖橘丰收的季节,他们网店砂糖橘销售也很是火爆,最远甚至卖到了黑龙江。

目前,在桂林市从事农村电商的个人和企业已越来越多。许多企业在淘宝、京东、拍拍网、当当网、亚马逊、1号店等各大网购网销平台上开设网店,销售该县农特产品,尤其是水果销量可观。

事实上,靠着“互联网+农业”,桂林水果走向全国的步伐实现了大踏步。“今年以来,以农业合作社形式存在的水果产销也开创电子商务,纷纷开始了线上线下的销售,并注重加快发展观光果业,实现果业拓能增效,也进一步推进桂林由水果大市向水果强市转变。”何祖任介绍说。

猜你喜欢

荔浦金橘阳朔
基于经济发展视角下如何发挥荔浦芋品牌优势
阳朔山间,田园如歌
广西荔浦市启动首批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工作
快乐阳朔游
金橘膏调理冠心病
久咳不愈喝金橘茶
阳朔Alila糖舍度假酒店
皇室贡品
皇室贡品︱︱︱荔浦芋
金橘“打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