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网格党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五个一”模式

2017-03-16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委员会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7年3期
关键词:五个一区域化社区治理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委员会

[摘 要]

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以“红帆引航·三力党建”为核心理念,以加强全镇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依托成熟的网格管理体系,将区域化党建融合于网格单元中,通过网格党建推动社区共治共建共享,逐步形成了网格党建工作的“五个一”模式。

[关键词]区域化;网格党建;社区治理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7)03-0054-02

面对人口管理和城市管理中外来人口多、贫困人口多、老年人口多,违章搭建多、安全隐患多、市容难题多的问题,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党委坚持把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起来,从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的理念入手,初步探索形成了网格党建的做法,为以党建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拓宽了思路、积累了经验。

(一)一种理念:明确网格党建的价值引领。围绕新北蔡建设的奋斗目标,突出深化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功能,明确“三力”这个核心理念,即:不断深化区域化大党建,提升基层党建实力;不断深化党内民主建设,增强党建工作活力;不断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增添党建惠民魅力。

(二)一个组织体系:畅通网格党建的组织依托。即构建“三个网格、五级网络”的区域化党建体系。“三个网格”是指现有的城市网格化管理三个网格平台。“五级网络”分别指:第一级是镇党委、政府总指挥、总引领;第二级是镇网格办管理平台、三个网格;第三级是各村居、企事业、驻区单位;第四级是村居组团式服务团队、商圈、工地;第五级是村民小组、居民楼组、科室、车间,是网络中的最小单位。

(三)一套机制:构建网格党建的制度支撑。制度设计方面,制定出台《北蔡镇关于开展红帆引航·网格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品牌创建方面,坚持项目化配置、品牌化培育,围绕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环境卫生、公共安全、文化氛围等内容,加大组织扶持。考核激励机制方面,把网格党建纳入党组织和领导班子考核内容体系,作为分类定级、晋位升级考核和评选表彰、居民区党组织书记进享编的重要依据。工作机制方面,形成了村居民主管理“六民六步法”与践行群众路线的“三四五”工作方法。社会资源整合方面,形成“互联网+”思维的整合机制,将社会资源搬到线上,与线下的群众需求对接,打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开放式群众服务模式。

(四)一批载体:拓展网格党建的工作抓手。结合不同层面网络平台的职责和功能,分层分类搭建载体平台,发挥各方优势,推动网格党建有机运转。依托责任网格,召开“网格党建联席会”,发挥党组织的统领支撑作用。实行“党代表进网格”,发挥党代表及其工作室的旗帜表率作用。整合网格内各种资源,为居民提供“三特”服务,即与网格内社区服务机构“牵手”合作,为居民提供“特约”服务;与网格内社区单位“握手”共建,为居民提供“特殊”服务;与网格内党员“执手”联建,为居民提供“特效”服务。

(五)一支队伍:强化网格党建的力量保障。以党员网格责任人为主要架构的网格党员管理服务队伍,以健全完善的机制规范、推进、管理网格党建。通过“网格党建联席会”、党代表进网格、北蔡市民热线等基本制度规范网格党建责任人的基本工作,立足网格楼组(队组)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网格党员管理服务队伍的建设。

(一)网格参与最迅速地实现了社会活力的多维度激发。一是网格内驻镇区单位通过“红帆”引领,主动参与网格内社区共建活动,帮助社区解决困難问题,参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资源共享、共同开展组织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维护社会稳定,给社区“注入新活力”。同时,驻区单位党建工作得到加强,社会形象得以提升,实现了共赢。二是改变“政府包打天下”的局面,通过“网格化管理+自治共治”共同构成综合管理服务主体。一方面,促进“一般问题村居自治处理、难点重点问题网格协调处理、违法违章问题执法部门联动整治”。另一方面,借助群众参与的力量,导入村规民约的软约束力量,有效解决“法律法规之外、道德情理之中”的难题。三是充分发挥楼组(队组)党组织的作用,积极推广民主管理“六民六步法”,构建和完善汇聚民意、集中民智、发扬民主、改善民生、群众满意的“四民一满意”基层群众自治运作机制。

(二)网格整合最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出实效。按照镇区地域划分的“网格”,融进了区域化党建的元素和做法,扩大了组织覆盖面,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尤其是党代表入驻网格,使解决社会治理难点、难题更为顺畅,民心气顺。2015年网格指挥中心共接收案卷36895件,其中立案36664件,立案率99.37%,结案36586件,结案率99.79%,总体满意率98.27%。171名镇党代表围绕党的建设、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组织开展“四员、四进、四访、四步”活动(即党代表作为政策知识的宣传员、党群关系的联络员、作风建设监督员、重大事项的议事员;进村宅、进社区、进企业、进重点项目;定期接访、主动约访、深入走访、落实回访;收集意见、分析梳理、研究解决、信息反馈,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并与三个网格相对划分,成立了三个党代表接待室,将每周三定为党代表接待工作日。

(三)网格服务最全面地确保了群众获得感的不断提升。网格党建的最终落脚点是各参与主体都有综合性的获得感,群众真正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在党建网格化管理下,实行以点带面、辐射提升,使党员干部在基层服务、在基层发挥先锋作用、在基层化解矛盾纠纷、在基层体现科学发展,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确保了群众获得感的不断提升。一是精准化服务形成了贴近群众办实事的机制。比如,“法律服务进社区”“阿福根谈心会”等专业服务队,通过开展“党员微公益”,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满足了居民服务需求,夯实了社会和谐的稳定基础。二是精细化服务提升了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建立了“北蔡易生活”平台,开发了家政服务、价格发布、健康咨询、社区资源等功能模块,向居民提供物业、快递、缴费等12项服务,将线上服务落地到社区,真正实现社区O2O。

(一)网格党建是凝聚社会价值最大公约数的新载体。抓党建促发展,必须实现与党的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关键是要把党建责任制承担好、落实好。北蔡镇网格党建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优势互补,增强了边际效应,找到了社会价值的最大公约数。

(二)网格党建是“互联网+”时代区域化大党建的新探索。网格党建以百姓诉求与需求为导向,通过网络与数字信息技术,提供一种精细化、个性化和全方位覆盖的无缝隙服务。镇党委、政府作为监督指挥系统,能及时发现和报告各类社会问题,利用信息驱动改造行政流程,促使各类责任主体提升回应性,及时提供公共服务,及时解决社会问题,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及时应对社会风险,这是一种无缝隙的对接。将党建融合进社会综合治理的网格之中,由过去被动应对问题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顺应了“互联网+”的时代趋势。网格党建通过管理手段的数字化,保证了解决问题的快捷、精确和高效。

(三)网格党建是畅通社会治理“最后100米”的新渠道。当今社会治理链条已延长至村、居,进一步拓展至网格化的社区、片区、网格、站与点,治理资源也在不断下沉。“三个网格、五级网络”的区域化党建体系,做到了定人定岗定责。同时,因为网格设置在镇区内的每个角落,不存在管理盲点和服务遗漏区域,能形成社区治理的全覆盖,打造社会治理“最后100米”的新渠道。

■ 责任编辑:卞吉赋

猜你喜欢

五个一区域化社区治理
做好民族工作“五个一”工程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好局面
云南省水利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化研究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人民币区域化背景下的人民币可兑换策略研究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五个一”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长宁县“五个一”打造智慧城市
重庆实施扶贫攻坚“五个一”
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