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2017-03-16冯小兰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新生儿

冯小兰

【摘要】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62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和治愈时间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0%和9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发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 盐酸氨溴索

doi:10.14033/j.cnki.cfmr.2017.5.0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5-0127-03

感染性肺炎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一方面重要原因。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确诊后需及时进行诊治,避免新生儿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感染性肺炎一般可分为出生时感染和宫内感染,医院感染占多数。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多采用抗生素治疗,但由于气道内抗生素浓度较低,治疗安全性较差,治疗效果欠佳[2]。本次研究所选用药物为盐酸氨溴索,该药物为黏液溶解剂,对呼吸道可起到保护作用。本次研究旨在探讨该药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于2015年5月-2016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患儿入院之初经临床诊断均符合《儿科学》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气促、咳嗽、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所选患儿中无合并其他肺部疾病患儿及肝肾功能不全患儿,患儿无血液性疾病,无先天性心脏病。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6~26 d,平均(13.2±2.3)d,出生体质量2500~4300 g,平均(3241.2±365.2)g;观察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5~26 d,平均(12.2±2.8)d,出生体质量2560~4310 g,平均(3261.2±345.2)g。两组患儿家长对本次研究均知晓,具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入院后纠正患儿体内酸碱紊乱情况,保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注意防寒保暖。呼吸严重困难患儿给予吸氧,为患儿轻轻扣背,确保呼吸道畅通。以10 U/kg注射用青霉素钠+10 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推注抗感染。给予患儿常规雾化吸入湿化气道。观察组另外加用盐酸氨溴索,盐酸氨溴索7.5 mg加入15 ml的10%的葡萄糖液中为患儿静脉滴注,2次/d,连续用药5~7 d。除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外,也可采取雾化吸入的给药方式。可以5 mg的盐酸氨溴索+3 ml生理盐水进行雾化吸入,氧流量控制为3~5 L/min,每次持续10~15 min,2次/d,连续用药5~7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测量和观察两组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治愈时间。

治疗疗效判定以《儿科疾病诊疗指南》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诊断标准为依据,显效:花儿发热、气促、肺部啰音等均消失,细菌学检测显示无异常;有效: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细菌学检测显示有所好转;无效:治疗后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无改善[4]。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比较两组患儿肺部啰音、咳嗽以及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和治愈时间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和治愈时间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0%和9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415,P=0.020),见表2。

2.3 两组各种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发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病症,对新生儿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新生儿一般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纤毛运动能力较差,同时因肺部发育薄弱,黏液、微生物等凭自身功能难以清除,容易发生感染肺炎[5]。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可以分为出生前和出生后感染性肺炎,可由细菌、病毒等引起。感染后患儿容易出现发热、气促、发绀等症状,部分患儿也容易出现肌肉收缩、水肿等症,症状严重的患儿会出现呼吸道梗阻等症状,导致低氧血症等情况的发生,最终形成肺通气功能障碍,影响新生儿身体正常发育。感染性肺炎也容易降低新生儿免疫力,身体抵抗力减弱。新生儿肺感染性肺炎一旦确诊后需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发生呼吸暂停和窒息等危险[6]。

临床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一方面需要清除感染,另一方面也需提高患儿肺部功能。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可采取呼吸道管理、供氧、抗病体体治疗、支持疗法等方案进行治疗。呼吸道管理包括体位引流、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畅通等。为新生儿供氧时可用面罩、头罩、鼻导管等,患儿如出现呼吸衰竭症状可行机械通气。进行抗病原体治疗时可参照败血症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药物。支持疗法多采取纠正循环障碍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方法,进行治疗时避免发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确保充足的营养和能量供给,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临床上常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抗炎平喘治疗,同时配合常规治疗,但临床治疗效果欠佳。本次研究所选用的药物是盐酸氨溴索,盐酸氨溴索是临床中一种常用的呼吸道润滑性祛痰药,对溶解分泌物中黏多糖和黏蛋白纤维具有显著作用,其同时也可有效促进肺泡Ⅱ型细胞的合成,避免肺泡发生萎缩,无纤毛区运动痰液的功能可有效增强[7]。盐酸氨溴索主要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疾病、支气管分泌异常等的治疗。用药后,纤毛功能可得到恢复,纤毛上皮再生功能可得到提高,黏膜纤毛运动速度也可加快,有效减轻有害物质对黏膜的损伤,呼吸道自净功能可恢复正常。此外,盐酸氨溴索用药后,可帮助气道黏膜正常分泌的功能,痰液对气道壁的黏附可有效降低,黏液流变学可得到有效改善,痰液更容易排出。盐酸氨溴索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组胺以及白三烯等炎性因子的释放可得到阻断,阻断有害细胞因子对肺部组织造成损伤[8]。运用氨酸氨溴索治疗后,肺组织中抗生素浓度可得到有效提高,药物药效持续时间可有效延长,治疗时间有效缩短。盐酸氨溴索也可有有效促进肺成熟,刺激呼吸道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刺激肺泡Ⅱ型细胞内源性肺表面活动物质的生成和分泌,有效防止肺泡萎缩和肺不张。盐酸氨溴索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轻微的上部胃肠道副作用,极少数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为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患儿用药后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儿的反应,患儿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可考虑停药或换药,确保患儿治疗的安全性。盐酸氨溴索的可采用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同时也可采用雾化吸入的给药方式,两种给药方式治疗疗效无显著差别。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外加用氨酸氨溴索治疗,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aO2指标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和治愈时间则低于对照组。另外两组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各种症状效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充分说明氨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效果显著,患儿临床症状可得到有效改善,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喜平.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142-143.

[2]万筱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2):3007-3008.

[3]彭芳.盐酸氨溴索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5):70.

[4]杨学群,张宏成.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7-8.

[5]陈玲.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2):91-92.

[6]张芳,王雪茹,刘敏,等.盐酸氨溴索联合普米克令舒氧泵吸入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J].河北医药,2014,36(3):403-404.

[7]候晓锋.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62-63.

[8]王爱琼,萨日娜,孟红,等.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疾病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2,7(11):1469.

(收稿日期:2016-10-09)

猜你喜欢

盐酸氨溴索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盐酸氨溴索静脉用药协同雾化吸入治疗29例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疗效观察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