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Stoppa入路在治疗骨盆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2017-03-16周源赵林李建华夏鸿王大锋马俊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

周源 赵林 李建华 夏鸿 王大锋 马俊

【摘要】 目的:探討改良Stoppa入路在治疗骨盆髋臼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2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其中骨盆骨折患者24例,髋臼骨折患者18例,均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效果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42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0~135 min,平均95 min,切口长度为7~13 cm,平均8.5 cm,术中出血量为100~1150 ml,平均(326.17.8)ml,术后1例患者出现阴囊肿胀,2例患者发生腹部切口浅表感染,无坐骨神经损伤、异位骨化、深静脉血栓、钢板断裂及骨折再移位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疗效根据Matta功能标准评定优30例,良9例,优良率为92.9%,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2.6周。结论:改良Stoppa入路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解剖清晰等优点,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改良Stoppa入路; 骨盆骨折; 髋臼骨折; 临床应用

doi:10.14033/j.cnki.cfmr.2017.5.0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5-0112-03

由于骨盆、髋臼骨折其特殊的解剖特点及骨折移位特点,给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目前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骨盆、髋臼骨折,传统的手术入路方式存在创伤大、操作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随着手术治疗方法的普及,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改良Stoppa入路的研究早在1993年就出现了,国外的Hirvensalo等对Stoppa入路进行了改良,并用于骨盆骨折,后来Cole和Bolhofner又利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1-2]。本文将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2例骨盆(24例)、髋臼骨折患者(18例)为研究对象,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在治疗骨盆髋臼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2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其中骨盆骨折患者24例,髋臼骨折患者18例,年龄20~65岁,平均(41.2±4.3)岁。因交通事故致伤32例,因坠落致伤6例,因重物砸伤骨折4例。24例骨盆骨折患者按照Tile分型,其中B1型6例,B2型7例,B3型4例,C1型5例,C2型2例,合并颅脑外伤5例,尿道损伤5例,胫骨远端骨折和肱骨骨折各4例,脊柱骨折2例,桡骨远端骨折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20 d,平均(9.43±2.26)d。18例髋臼骨折患者根据Letournel-Judit分型,其中前柱骨折7例,前壁骨折3例,横断骨折3例,前方伴后方半横行骨折2例,T型骨折1例,横行骨折2例,合并颅脑损伤4例,尿道损伤6伤,胫骨平台骨折1例,胫骨远端骨折2例,桡骨远端骨折2例,肱骨骨折2例,尺桡骨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18 d,平均(9.86±2.57)d。

1.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性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麻醉生效后,将患侧稍微垫高,手术医生站于对侧。常规消毒铺巾,患侧同侧下肢包无菌巾,与耻骨联合上缘取2 cm横行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下腹壁肌,结扎腹壁下动静脉血管。打开耻骨后间隙,将腹膜钝性分离,使用腹腔拉钩将髂外血管、股神经及髂腰肌拉向外侧,用压肠板将腹膜外盆腔脏器拉向上侧,将腹直肌拉向内侧,显露出真骨盆缘,关闭结扎闭孔血管与髂外血管的交通支。沿耻骨梳锐性切开骨膜,暴露出骨折断端,用骨膜剥离器剥离真骨盆缘骨膜,显露出真骨盆入口、四边体、髋臼后柱及坐骨大孔至骶髂关节处,显露坐骨棘和四边体的过程中应保护好闭孔神经血管索,显露髋臼时保护好髂血管,避免过度牵拉造成血管栓塞和撕裂等。骨折复位后,使用8~10孔重建骨盆钢板进行塑形,塑成弧形,然后将其放置于真骨盆髂耻线内侧或耻骨梳上进行固定,固定耻骨支时用软钻头钻孔,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选用万向螺丝起子拧入螺钉,拧入的过程中避免螺钉穿入关节腔。透视观察骨折复位良好后,留置引流管,逐层闭合切口。

骨盆骨折患者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显露出骨盆前环骨折,在双侧髂嵴分别拧入3枚直径为6.0 mm的螺纹针,把持螺纹针旋转患侧骨盆,进行骨折复位,然后重建骨盆钢板并固定,安放骨盆外固定器,以作进一步的固定,合并多发骨折者同时进行手术治疗。

髋臼骨折患者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显露出髋臼骨折断端,体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取仰卧位、侧卧位或漂浮体位。其中有2例患者取漂浮体位,先在侧卧位的状态下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显露出后柱骨折,然后进行复位和固定,再取仰卧位改良改良Stoppa入路显露出髋臼前柱,进行复位和固定。

术后均留置引流管2 d,同时静脉给予抗生素治疗5~7 d,并对患侧皮肤牵引3周,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口服利伐沙班2周,避免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于术后第7天进行床上仰卧位康复锻炼,第21天可借助持续被活动机进行下肢锻炼,4周后行关节不负重锻炼,术后6~8周开始部分负重锻炼,术后12~16周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后进行完全负重锻炼。

1.3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根据Matta功能标准进行评价,无疼痛,步态正常,关节活动范围>75%,X线片无明显骨性关节炎改变或轻微关节间隙狭窄及硬化为优。轻微疼痛,步态正常,关节活动范围>50%,X线片关节面硬化,关节间隙狭窄,有骨赘形成为良。中度疼痛,轻度跛行,关节活动范围<50%,X线片有明显骨性关节狭窄,关节面硬化和骨赘形成为可。明显疼痛,跛行,关节僵硬伴畸形,X线片有明显骨性关节炎改变或股骨头向髋臼中心明显脱位为差[3-5]。

1.4 统计学处理

借助临床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 结果

42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0~135 min,平均95 min,切口长度为7~13 cm,平均8.5 cm,术中出血量为100~1150 ml,平均(326.1±7.8)ml,自体血回输350~600 ml。术后1例患者出现阴囊肿胀,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2例患者发生腹部切口浅表感染,经换药清创处理后治愈,无坐骨神经损伤、异位骨化、深静脉血栓、钢板断裂及骨折再移位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3/42)。疗效根据Matta功能标准评定骨盆骨折复位优18例,良5例,可1例;髋臼骨折复位优12例,良4例,可2例,骨折复位总优良率为92.9%(39/42)。42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2.6周,平均负重时间为13.5周,1例双柱骨折屈髋轻度受限,1例骶髂关节脱位轻度跛行,无复位丢失、钢板螺钉断裂、松动、股骨头坏死等情况发生。

3 讨论

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传统入路方式包括前侧入路、髂腹股沟入路等,前侧入路虽然可为手术提供较好的视野,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其对骨折处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大[6]。髂腹股沟入路适用于前柱、双柱、前柱后半横行髋臼骨折及部分T型和横行骨折,一般髂腹股沟入路通过3~4各窗口暴露前方结构,四方体及后柱部分较难进行显露,且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髂外血管的牵拉伤,在对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时常常受到限制,往往需要通过间接复位进行骨折断端的操作,通过手术视野很难判断解剖复位是否达到了标准,且由于前柱形态不规则,钢板需要进行多个平面的弯曲和旋转,极易引起螺钉穿入关节腔、大出血等并发症[7]。

较于前两种入路方式,改良Stoppa入路解剖操作简单,能够完全显露出整个四方体,可直接对四方体进行骨折复位和固定,且钢板塑形简单,对从坐骨大切迹到坐骨棘之间的后柱骨折也可进行复位和固定,不需分离腹股沟管中的血管神经结构,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8]。本文中42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进行治疗,手术平均时间为95 min,切口长度平均8.5 cm,术中出血量平均(326.1±7.8)ml,术后1例患者出现阴囊肿胀,2例患者发生腹部切口浅表感染,无坐骨神经损伤、异位骨化、深静脉血栓、钢板断裂及骨折再移位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骨盆骨折复位优18例,良5例;髋臼骨折复位优12例,良4例,骨折复位总优良率高达92.9%,这说明改良Stoppa入路具有创伤小、复位准确、固定牢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速度快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樊良,金以军,何磊,等.改良Stoppa入路在治疗骨盆髋臼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骨伤,2012,25(10):810-812.

[2]魏帅帅,刘勇,李国庆,等.新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3):264-267.

[3]倪明,沈燕国,胡晓亮,等.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体会[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2):101-103.

[4]陈劲松,李军,马保安,等.改良 Stoppa 入路在骨盆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山东医药,2014,58(17):45-47.

[5]殷杰,郭征,许向东,等.改良 Stoppa,入路手术方法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9):1224-1226.

[6]劉德谦,吴碧涛,李新华,等.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20例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6):1223-1224.

[7]贾生龙,李钊伟.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体会[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2):106,109.

[8]周钢,曹生鲁(综述),王钢(审校),等.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5,7(6):362-368,374.

(收稿日期:2016-10-02)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
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