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效果观察

2017-03-16柯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

柯红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采用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3年5月-2016年6月收治98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按照盲选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给予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主要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都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小儿过敏性紫癜; 西咪替丁; 复方甘草酸苷

doi:10.14033/j.cnki.cfmr.2017.5.0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5-0030-02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疾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患者受外界过敏源的诱导产生抗原抗体复合物,进而导致小血管发生炎症反应,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紫癜、腹痛、关节疼痛等,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否则将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出现休克、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不良症状,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1-3]。笔者所在医院对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采用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方案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在将详细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笔者所在医院在2013年5月-2016年6月收治98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按照盲选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3~11岁,平均(6.5±2.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11岁,平均(6.3±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的患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2)排除标准:血常规检查存在异常的患者;患有严重脏器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对本次研究药物存在禁忌证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之后都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维生素、葡萄糖酸钙等药物治疗,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适当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咪替丁进行治疗,取西咪替丁200 mg,将其和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混合,通过静脉滴注方式给药,2次/d,持续2周时间,2周后继续口服西咪替丁片20 mg/(kg·d),

3次/d,连用2周。观察组患者在西咪替丁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西咪替丁用法和用量与对照组一致,复方甘草酸苷通过静脉滴注方式给药,使用剂量为1~2 mg/(kg·d),1次/d,两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两周之后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

1.4 疗效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将临床治疗的效果分为三个等级,其中显效主要是指患者治疗2周之后各种临床症状基本全部消失,随访没有发现复发病例;有效主要是指患者治疗2周之后各种相关指标改善的程度在50%以上;无效主要是指患者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差异,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治疗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主要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的主要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都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小儿过敏性紫癜属于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具体的发病机制不明确,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血管炎性反应,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过敏性紫癜患者主要是采用药物方案进行治疗,虽然药物的种类比较多,但是缺乏特效药物,联合用药方案成为临床上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首要选择[4-5]。

西咪替丁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药物之一,此药物具有提高患者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作用,并且可以增强机体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从而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免疫调节功能。同时西咪替丁还具有抑制组胺的作用,防止组胺改变机体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防止疾病对患者肾脏功能造成严重的损伤,缓解患者出血和水肿症状。另外,西咪替丁还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和促进胃溃疡愈合的作用,从而减轻患者的出血及其他各种消化道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由三种成分组成,即甘氨酸、甘草酸及L-半胱氨酸,此药物不仅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适合用于广泛性的血管炎性反应疾病,而且还可以发挥肾上腺激素药物的作用,但是又没有激素类药物存在的缺陷,将其应用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治疗当中效果显著。将西咪替丁和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快速缓解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出院,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的安全性也比较高,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6-8]。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要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都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采用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迅速缓解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同时,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的安全性也可以保证,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副作用,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另外,联合用药方案的实施还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综上所述,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临床上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首选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波.复方甘草酸苷与西咪替丁联用方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9):1086-1087.

[2]陈学锋,伍雄英.复方甘草酸苷与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8):136-137.

[3] Shi H F,Chen Y P,Dl J B,et al.Plasma levels of D-diraer and von Willebrand factor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mpound glycyrrhizin in children with cytomegalovirus hepatitis[J].Zhong Guo Dang Dai Er Ke Za Zhi,2010,12(4):272.

[4]冯敏.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8):67-68.

[5]朱晓玲.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6):96-97,99.

[6]张杰.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1):107-108.

[7]高艳琴,车艳芳.小儿过敏性紫癜应用西咪替丁联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EB/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9):1540,1544.

[8]刘军燕,侯萍.浅谈西咪替丁、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用于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8):71.

(收稿日期:2016-10-22)

猜你喜欢

复方甘草酸苷
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剂量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分析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应用意义评析
复方甘草酸苷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护理体会
丹参酮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治疗点滴型银屑病36例临床疗效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和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效果观察比较
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比较
异甘草酸镁治疗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