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2017-03-15谭学良四川省眉山职业技术学院62001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畜牧业畜牧养殖户

谭学良 四川省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620010

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谭学良 四川省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620010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基层畜牧业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面临着调整与转型问题,直接影响着基层畜牧业的发展。为此,有必要深化对畜牧业养殖管理的改革创新,从而推进基层畜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基层畜牧养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

基层畜牧;养殖管理;解决方式

目前,我国的基层畜牧业发展正在由以往的小规模养殖模式向集约化养殖方式转型,在此过程中,对于养殖管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基层畜牧业养殖管理内容来看,其主要包括环境质量监测、品种选择以及饲料喂养等环节。为此,要想保障畜牧养殖的质量,做好养殖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是极为必要的。

1 现阶段基层畜牧养殖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引进品种质量不过关。优良基因的种畜禽是保障畜禽产品质量的关键。然而,就现阶段基层畜牧养殖业发展状况来看,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缺乏科学化管理,造成无法保障种畜禽质量,不仅影响养殖业的发展,更阻碍着养殖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具体包括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养殖场未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购买符合品质要求的种畜禽,而是选择价格更低的私营商贩售卖的种畜禽,虽然这样可以短期内节约生产成本,但是由于无法保障种畜禽的质量,容易给养殖场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次,未能引进指定地点的品种,加之不重视开展种畜禽疾病预防工作,造成种禽由于受到病菌感染而大面积死亡,不仅影响养殖场的生产安全性,而且降低了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最后,由于种畜禽的死亡率过高,许多养殖户会频繁购买种畜禽进行生产补充,这样做并未能解决根本问题,相反更加剧了疾病的传播。

(2)饲料营养不充足。畜禽指标不合格是基层畜牧养殖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作人员在养殖过程中未能够科学提供畜禽生长所需的饲料,给畜禽的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具体包括下面几点:首先,大多数养殖户在进行畜禽饲养时主要采用青饲料或者是农作物,难以保障饲料的转化率;其次,由于养殖人员忽视饲料间的营养搭配,造成畜禽的生长发育速度缓慢,直接影响养殖效果;最后,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忽视采用先进的养殖方式,难以保障养殖效益和生产性能。

(3)养殖环境不过关。众多养殖场忽视加强对畜禽饲养环境的管理,一直沿用粗放式的养殖方式,不仅难以提升养殖的质量与效益,更不利于养殖场经济效益的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众多养殖场棚的规划与布局缺乏对畜禽生长习性的考虑,尤其是种畜禽养殖、户外放养以及饲料喂养等空间分配缺乏合理性,加之场棚的昼夜温差过大,导致畜禽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其次,许多养殖户忽视对场棚进行定期清扫,畜禽生活区内混杂着许多饲料残渣和畜禽粪便,加之受到空气不流通以及阳光不足等因素影响,导致出现各类畜禽疾病,使畜禽的死亡率上升。

2 解决基层畜牧养殖管理问题的对策

(1)严格检查畜禽引进品种的质量。第一,对于畜禽品种的购买,养殖户按照要求购买指定的畜禽品种,避免因品种质量不过关带来各种疾病;第二,针对种畜禽开展性能测试,确保种畜禽品质符合标准指标要求;第三,在购买种畜禽之前,应深入调查种畜禽引进地区,防止购买疫病区的品种;第四,在引进种畜禽之后,需要对种畜禽以及养殖区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加强对疾病的防治,向养殖专家与疾病控制中心进行咨询,从而切实地做好卫生方面工作。

(2)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充足。第一,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养殖工作,根据畜禽的生长发育情况,合理选购营养饲料,促进饲料转化率的提升;第二,科学合理地制定饲料饲养计划,按照畜禽的生长阶段以及运动消耗量相应地提供饲料,确保畜禽获得充分的营养[2];第三,养殖户应高度重视饲料中的兽药安全,严格按照规定的指标进行合理添加,避免药物超标或者剂量不够等问题而影响畜禽的健康,从而为养殖场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3)提高畜禽养殖的环境质量。养殖户应当采取集约化养殖方式,从而取代传统的粗放型养殖方式,实现对养殖场环境规范化管理。首先,对养殖场棚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与布局,全面考虑光照、供水、潮湿度和供电等各项因素,选择最佳的地址,通过合理规划场棚空间,促进空气流通,为实现对畜禽管理以及后期清扫提供更多便利;其次,养殖户应定期做好清扫与杀毒工作,防止疾病与疫情的产生,从而为养殖场的环境质量提供重要保障;最后,为了提升养殖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应当为养殖场配置专业的管理设施,充分利用温度调节以及环境监测等设施的功能[3]。

(4)建立健全畜牧养殖管理制度。养殖人员应当转变管理观念,建立健全养殖场管理制度。首先,建立疾病防治制度,加大对疾病爆发的监督与控制力度,切实做好免疫接种以及环境消毒等方面工作,实现将畜禽死亡率降至最低水平;其次,完善养殖人员的管理制度,聘用专业养殖人员加强对养殖场的管理,在改进养殖模式的同时,促进养殖场经济效益的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畜牧养殖场应当转变传统的养殖模式,不断提升养殖管理水平,顺应畜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形势,在推进养殖场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帮助农民创收。

[1]金学明.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02:28-29.

[2]和国栋.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5,10:228.

[3]尹建波,邓子华.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J].南方农业,2015,9(27):178+182.

猜你喜欢

畜牧业畜牧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