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咸丰京报 黄皮注脚

2017-03-15国胜连

海燕 2017年3期
关键词:京报咸丰

□国胜连

咸丰京报 黄皮注脚

□国胜连

丁酉正月初四,天白早起,楼外贺岁的鞭炮声响渐稀,心静下来,正好读书。丁酉肖鸡,没想到老虎先火了起来。央视春节晚会上,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先生有声有色重新演绎了三十年前叫响的相声段子《虎口遐想》,旧雨新知的笑声还未散尽,却一语成谶。大年初二下午,一名男性游客在宁波雅戈尔动物园虎山内被老虎袭击,送医后不治身亡,咬人老虎被击毙,园方夜间发表声明称该游客系逃票翻墙进入动物园。在短短数月内竟发生两次老虎伤人事件令人心惊,过去只存在于《水浒传》等古代小说中的荒山野岭吊睛大虫伤人事件,竟重复发生在当代都市的动物园里。事件本身已聊无谈资,而反观悲剧发生后的社会众生相却值得玩味。谴责也罢,同情也好,都不足以省身醒世。初三晚上,青年才俊书画家钰盦王峰先生微信上贴出一幅红宣写意清供新作,墨书大字题跋:“正气驱邪,诸事大吉。” 钰盦心慈善行,以此劝诫世人:“无规矩不成方圆,马未都有一期节目说规矩,可看看。老虎已经深刻地教育我们两回了,不可再三。”

春节游园逛庙会,众乐乐天地闹春固然可佳,而能在鞭炮声中举家闹中寻静周游书店,且怡然自乐,诚为一道稀见的文化风景。正月初三,翼庐孙海鹏先生夫妇携子去木文堂书店拜访店主老朋友汪先生,感慨道:一年又一年,书中岁月久。一家人在15库的回声书店,静静享受海边的午后时光,天地静美,唯闻书页翻动。到后山书店宾至如归,在主人的特许下,翼庐先生一边轻呷着啤酒,一边随心翻书,一旁贤淑妻子正细声教儿子读书,宁静的书店里,一切都是那么的温馨浪漫。在微信上,翼庐先生一边曝晒着一家人读书的幸福生活,一边诙谐地吐槽:“男人可以不帅,可以没钱,但不能不读书。”

说到读书,便要谈起翼庐与旧书的逸事。五六年前,北京止堂张先生曾晒出一张古书散页小品:泛黄的康熙武英殿版连史纸《康熙字典》书页,木刻版,文字端正,墨迹饱满,横幅嵌装镜心,乳白卡纸装裱,满幅漫洇着书卷之气,最适合作为书斋清供,可惜被同好者捷足先登。后来遍寻书法、旧书、艺术品收藏网站,终无结果。一日好友清谈,偶与翼庐先生说起此等憾事,他眯着眼睛,连说“好办好办。”几日后让人送来一册带有蝇头行书手批的清代线装木刻版《春秋左传》,还关照说看好的可随意拆解。我没有多想,简选拆下了几张批注少、文无恶字、版面清疏的书页。残书奉还后,翼庐得意地笑说:这是几十年前从大云书库流出的罗家藏书,书上的小字正是罗振玉的遗墨。我感激翼庐先生的慷慨,也悔过简慢了雪堂先生的旧藏。这几张珍贵的古书散页,早想精心装裱起来,可一直不忍心再动手。满怀敬畏之心,胜过装潢门面。

2015年春上,我曾在华宫小市收到一张光绪《申报》,去年曾作文详述原委。拙文在《海燕》杂志发表后,常有藏友亲朋向我推荐旧报旧刊,而我却入手收藏极少,但遇到中意的宝物,也是精神焕发,志在必得。2016年9月,菊桂飘香时节,山西藏家聚藏阁肖先生在微拍堂亮出一册黄皮《京报》,介绍说这是一件清代官家《京报》,现在也是非常少见到了。或许因为肖先生主业为古陶金石,圈友喜欢故纸旧报的极少,故尔当时拍场反应十分冷淡,只有一个拍友与我竞拍,我还怀疑TA是物主的马甲。只三个回合我就完胜这位零积分的隐形对手,顺利拍下这册咸丰年间的黄皮《京报》。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是西汉初出现的《邸报》,它还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属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邸报》最初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遂张贴于宫门,公诸传抄,故又称“宫门抄”、“辕门抄”,这实际上就是最早的一种新闻发布方式。在明清两朝,各省都派有专司文报的提塘长驻京师,兵部则派出提塘分驻各省。驻京提塘称为“京塘”,京塘抄发的邸报称为《京报》;驻省提塘称为“省塘”,抄录的各省辕门抄称为《省报》。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朝廷下令:《京报》统一抄发。复制量很大,由与内府有关系的荣禄堂南纸铺承印。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规定凡刊入《京报》的奏章抄件,要盖上承办衙门的印信,才可由负责公报房的直录提塘交付刊行。《京报》改为统一由民营作坊印刷后,会有少量剩余,一位以负贩为生的山东登州人,将过期的《京报》携带到北方试销,没想到原本属于官场上的参考消息变成了市场上学子士商争抢的畅销商品。随着《京报》发行规模扩大,乾隆年间贩报人联合起来,在正阳门外另办起一所报房,直接供应私人订户,民间公开订阅的民营《京报》诞生了。它一方面继续邸报的余绪,在中央和地方官吏中发行,含有内部参考资料性质;另一方面,公开销售于民间,只要付钱便可订阅,具有大众传播工具的商品特征。清代的民间报房除荣禄堂外,以公慎堂为最早。国内藏家收藏的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的《邸报》和日本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乾隆三十六年至四十一年及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的《邸报》,即出自公慎堂。清代有据可查的民间报房共有十多家:聚兴、聚升、合成、杜记、集文、同顺、天华、公兴、聚恒、洪兴、永兴、同文、信义、连升等。各报房出版的《京报》每天一册,详简不一,大都有黄色封面,因而有“黄皮京报”之称,其主要内容为可以公开的宫门抄、明发谕旨和大臣奏章。现存的《京报》实物,大都在光绪、宣统年间出版,亦有一些道光年间出版的。

我手上这册《京报》为咸丰十年出版,封面、封底使用黄色连史纸,封面左上首加盖“京报”红色戳记,中下部盖有“聚恒报房”朱记,封面上留有“十年”、“七、廿一”手写墨迹,每页对折之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内文共9页,整册长宽约为22.5公分×9.5公分。宋体活字竖排竹纸墨印, 幅面无版心、无行线,也无边栏,每起首半页为竖7列,后半页为8列,每足列为22字,没有页码编号。整册保存完整,品相极佳,可谓咸丰《京报》的标准样报。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是一个多难之秋,英法联军炮舰北上进逼津京,先后攻破北塘大沽,8月24日占领天津。清政府急派桂良等到天津议和。同时,太平军在江南地区四处出击,李秀成兵指上海,大破洋枪队于江苏青浦,太平军准备第二次西征。遭受内外夹击的大清王朝腹背受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咸丰十年为闰三月,农历七月已经入秋,二十一日,本是慈安皇后的生日千秋节,但据《清实录·咸丰朝实录》载:当日“宫内行礼如仪。停止筵宴及在外公主福晋命妇进内行礼”,这册《京报》上也无一字可表。当天《京报》科抄共七件事,其中“吏部题监守不慎之宝泉局中厂大使治太议处”为实录中有记载,咸丰帝御批:依议。“吏部奏遵议江苏巡抚薛焕失守城池处分”一事,却与内阁密奏迥异,当时清军与太平军在松江形成拉锯战势,据《清实录·咸丰朝实录》,当天咸丰帝其实给江苏巡抚薛焕连发了两道六百里加急密谕,调兵遣将,加紧解救松江府、上海之急。薛焕,字觐堂,清朝名臣。曾以头品顶戴调任为通商事务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内阁侍读学士等。薛焕积极推行洋务,促使上海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县城发展为政治经济繁荣的著名商埠,他组织洋枪队,在中国军队中率先告别冷兵器。当天谕旨数件,主要有两件:“署督曾望颜奏请”、“将军玉山奏请”。当天咸丰帝给署理四川总督革职留任曾望颜下达数道谕旨,实质是办了两件事:一是批复曾望颜奏请川楚官军镇压西南地区李蓝起义军奖恤惩处事宜,并予训诫;二是谕内阁、曾望颜,为确保八世班禅于十月初二日坐床,允许敕书封固、先行驿递交驻藏大臣颁发。其赏项银两,暂存四川藩库。待道路疏通,即派员解送。而盛京将军玉山、盛京府尹倭仁等四位满臣则为奉省外城厘捐铺税有功的锦州知府多隆武上奏,请求咸丰帝“逾格”赏戴花翎之事。曾望颜,道光二年进士,刚正严毅,时称为“曾铁面”,可惜生不逢时,屡遭坎坷。倭仁,道光九年进士,同治帝之师,理学家。曾望颜、玉山两位汉满重臣奏章里还隐含着很多治理密码,值得细读。

《清史稿》评价咸丰皇帝:“文宗厌廷臣习于因循,乏匡济之略。文宗遭阳九之运,躬明夷之会。外强要盟,内孽竞作,奄忽一纪,遂无一日之安。”这是解读咸丰政事的一把钥匙。咸丰朝兵荒马乱的,没给后朝留下多少东西,手上这册咸丰十年《京报》已属难得之物,虽不足三千字,但它如同咸丰朝的政治日志,成为佐证咸丰朝政的实物注脚。

责任编辑 王都

猜你喜欢

京报咸丰
清朝传播政策的价值取向及评价
全国结婚率“五连降”
《每日电讯报》和《新京报》关于十九大新闻评论的比较
十里荷香赏荷归来
咸丰:不惜身体爱美女
咸丰妙解写错字
咸丰妙解错字
科学谋划 精准扶贫——“咸丰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履职尽责铸造咸丰“人社品牌”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