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子·园丁

2017-03-15周丽玲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园丁成人种子

周丽玲

孩子是种子,教师是园丁。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颗种子能够按期开花结果,园丁的责任是了解种子的需要,在适合的时候调节阳光、空气和水的供应。种子在萌芽时不需施肥,只要干净的水就够了,因为每一颗种子都带来自己萌芽所需的养分。教师是调节学习环境的园丁,利用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引导孩子经历一层层的发现,好像种子一点点突破种皮,直到长出绿叶,开始光合作用,自行制造养分。园丁的责任不在注入养分,而是帮助他自我成长。

在与孩子们交往、学习、互动的过程中,我慢慢地探索、不断地创新,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成为未来世界的主人,而不是跟从者。

一、了解孩子的世界

了解是一切帮助与引导的开始。首先,我们抱着一种朋友的态度,利用辅助与引导的方式接近孩子,以孩子现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点,这样才能确认我们将从哪个角度着手帮助他们,他们的知识库存达到什么水平,可能在哪些方面有所发展,对哪些事物感兴趣。投其所好才可能事半功倍,因为只有从事有兴趣的事,人才可能燃起动力。同时,要在了解孩子世界的过程中,与之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为今后的培养打好基础。

在我刚与孩子认识时我对他们一无所知,名字、脸孔对于我只是个符号,是个让我区分他们不至于混淆的工具。但很快,我在工作中试着去了解他们,通过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最大可能地深入他们的群体中。日常的随意谈话可以帮我很大的忙,这可以让我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认识他眼中的周围环境、亲人朋友、兴趣爱好以及现阶段最感兴趣的事,这为我今后确认主题、提供材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明确的是:了解孩子,聆听孩子、观察孩子,方能了解孩子话语中的意涵,探索孩子行动中的真意。

二、允许孩子自创活动主题,激发创新热情

其实,允许孩子自创活动主题并不是每个教师都愿意做的,因为这会给工作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而且能选择这种做法,首先是以尊重为前提的,那就是将孩子放在首位,以他们的意愿为第一选择。

“尊重孩子”是每个成人都必须学习的,因为唯有做到这一点,才可能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孩子是发现及创造生活内涵的主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必须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他们个人主动参与、积极创造的精神才得以发挥。孩子们有许多古灵精怪的念头,这是非常好的再创造资源,但必须得到成人的尊重和支持,他们才能拓展自己的空间,发挥自己的可能,建立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

“允许孩子自创活动主题”也与瑞吉欧的教育理念“以儿童为中心”相呼应,但这个理念的真意不是单纯的放任孩子,而是完全有目的的鼓励与支持,让孩子拓展出自己的空间,发展自己的潜能。

三、给予探索空间,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

“有空间才有可能”,在这个层面上,“放开手”是最重要的。其实,成人是否能放开双手取决于对孩子的信任度,也取决于一种看待孩子的态度,即儿童观。作为老师,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可能,都是杰出而优秀的,而不在乎他现在所表现出的水平。让孩子有发言权、决策权,有参与管理、决定事件的权利,共同想办法出主意,谁的注意好就听谁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积极开动脑筋,从而形成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在孩子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我们不必刻意强调规则、做法、结果,我们要做的仅仅是静静的观望、细细的记录和适当的引导帮助,而将尝试、发现、探求、成功的机会给孩子。在自己摸索感知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思考、比较、权衡、做决定,这种自由随意的氛围让他们能产生许多新奇的念头,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孩子需要很多自由:自由地去探索、尝试、犯错、被纠正;自由地选择在何处,在谁身上投注好奇心、智慧和感情;自由地欣賞由双手、视觉、听觉、形状、材质、声音、颜色带来的无穷乐趣;自由地意识到理智、想象、思想所构成的事物间的网络。这些自由的存在条件是成人不要过早为孩子规定学习和发展的时间、节奏、尺度和方法,并要懂得广泛、积极地参与孩子的活动。

四、经常接触新鲜事物,发现世界的奥妙

知识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或对外部世界不熟悉、不了解,即使智商再好的孩子也是不会有创新精神的。作为成人,经常带孩子外出观察新鲜事物,或经常将自然界、社会生活中一些新奇有趣的事与孩子交流、分享,就能拓展孩子想象的空间,为孩子积累“素材”,作为创新的源泉。

都说孩子的游戏来源于生活,其理一点不假。作为老师我必须说,在与孩子们的交往中,她们给了我许多启发,让我知道我的“工具箱”是何其有限,只有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感受、聆听、想象,才能让简单的事变得更丰富、更有价值。

五、认同孩子,为失败喝彩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谁说成长的道路中不许跌倒?谁说探索的过程中不许犯错?关键是我们怎样去看待他、并利用它。在孩子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想象创造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失败。其实,失败是一笔财富,它为我们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当孩子受挫时,我们该做的是:认同孩子,给予信心。一个微笑的眼神、一个鼓励的神情都能让孩子重拾勇气、重建自信。

在幼儿活动中,我也时常会采用“为失败喝彩”的策略。明知孩子会犯错,但相信一次尝试的机会远比一句灌输的教条要有益得多。不要随便抑制孩子可能产生的创造的火花,而要让它充分的燃烧起来,也许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对孩子而言,探索的过程中所激发的热情、关注、思索、再造,其价值远远超过最后的成果。

每个孩子都渴望展现、渴望自由、渴望创造,渴望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了解、认同这个世界。只有这样,他们的个性才是鲜活的,才思才是敏捷的,思想才是自我的,才真正是自己而不是成人的“幼年体”。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心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园丁成人种子
桃种子
成人不自在
我是小园丁
Un rite de passage
园丁vs采花大盗
退而不休的“老园丁”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