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小组合作学习

2017-03-15孔雅兰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分工轮胎成员

孔雅兰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幼儿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幼儿情感交流、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活动中幼儿互帮互学、团结合作、共同提高,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幼儿终身受益,那么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幼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呢? 在“让幼儿学会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中,我结合自己教学的实践,总结了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点滴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一、均衡编排合作小组,明确成员分工任务

教师对全班幼儿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体现均衡性。就是说每个小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都要尽可能平均化。在学习过程中,要明确每个成员的分工,同时任务的分工也可以轮流进行。如,在《纸牌叠叠乐》活动中,大家讨论出每组四个成员分别“折牌”“传牌”“造楼”“检查”等四项任务分工,而具体操作中每个成员的分工不是固定的,可以随时交换。

合理搭配小组成员,既让每个成员都有展现自己和学习提升的機会,又能让小组内部和谐一致,增进幼儿间互动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合作学习、共同成长。

二、明确合作学习要求,简化探讨降低难度

我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会发现,幼儿在合作开始对他们如何合作并不清楚,讨论时往往盲目发言。但只要教师问题要求设计明确,孩子们合作学习就会简单化。如幼儿在“我们都是小帮手”活动中,老师明确提出要求,请大家讨论“哪两个成员负责统计奖状,哪两个成员负责找奖状”,并设计了对应的表格,请小组记录自己讨论的结果,明确了最后送奖状要小组四个成员一起完成的要求,并增加了客人老师的“满意度测评”,对于能较好合作完成协商、分工、记录、合作的小组进行物质奖励,让每个孩子都能明白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是团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我们都是小帮手”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问题要求设计得明确清晰,幼儿清楚知道小组成员交流的内容,了解任务完成的要求以及过程,各组员很快协商了小组分工,并根据任务分工进行合作探究。

另外,小组探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鼓励幼儿担负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责任,促进学习的迁移。

三、把握合作学习时机,激发小组合作欲望

幼儿在学习上自我意识比较强,而合作意识相对淡薄。他们喜欢自己独立去完成某些事情,不愿意与人合作,更不愿意其他人和自己分享成功。教师如果简单的、强硬的使幼儿参与合作学习,往往会使幼儿失去合作的兴趣,自然也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效果。我们应该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充分利用教材,把握合作学习时机,使幼儿的合作动机悄然激发,心中不由自主地产生合作的愿望。

例如,在体育活动《快乐登山》中,教师抛出这样一个任务:请幼儿想办法将一个个轮胎变成高高的轮胎山。很快有幼儿想到把轮胎一个个叠起来,老师请他来试试。那个孩子开始堆轮胎山了,可堆到第三个时,他气喘吁吁对着我们大家说:“轮胎太重了,不行了。”老师问孩子说:“那怎么办呢?”孩子说“要么大家一起帮帮我。”这名幼儿马上找到小组成员一起来搬轮胎,不一会儿就堆了有七个轮胎高的轮胎山,孩子们兴奋得拍起了手。

就这样,大家开始行动比赛“堆轮胎山”了,每个孩子都会找伙伴一起抬轮胎。在团结互助中,孩子们很快就完成了任务,一张张可爱的脸上洋溢喜悦。孩子们体验到了合作中的乐趣,更感受到了合作的必要性,合作意识在孩子们心中悄然地生根发芽了。

四、参与幼儿合作学习,教会幼儿合作技能

在幼儿合作学习指导过程中,对于幼儿来说,教师简单的“告诉”孩子怎样做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与幼儿一起开展互动对话,与幼儿一起交流、探讨,成为他们平等的学习伙伴。

例如,在合作搭建“苏州园”时,小组成员走进搭建区就被各类材料吸引了,无心探讨分配任务,最后两位成员因都想来搭“亭子”发生了冲突。我没有以老师的身份介入,而是以成员的口气询问组长“君君和乐乐都想搭亭子,怎么办?”把问题抛给负责人小组长。有的学生提议“让他们俩一起来搭吧!”但小组长摇头说“不行,这样停车场没人搭。君君,这次你让乐乐(搭亭子)吧! 你搭前面的停车场!”我紧接着说“小组长这个提议不错,君君你来搭停车场,好吗?”君君虽不太情愿,但点头答应了。通过亲自参与小组讨论,为小组互动交流提供了条件,为组长协调解决问题创造了机会,为小组今后如何沟通协商做出了榜样示范。

成为孩子合作的同伴,不仅有利教师了解、发现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想法和遇到的困难,及时有效地对各种问题进行指导,并且能将这些真实的材料进行整理,进一步帮助幼儿提高合作技巧,推动小组合作良性发展。

五、抓住合作学习评价,促进合作习惯养成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幼儿参与合作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小组学习过程中幼儿的合作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方法进行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幼儿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奖励,激发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

总之,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只有坚持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及时调整反思;教师不断参与合作,长期熏陶、指导,才能提高合作的质量,达到预期的目的,使小组合作学习逐步走向成熟。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临湖第一中心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分工轮胎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胖瘦自如的轮胎
大轮胎,玩起来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轮胎业未来数年将现并购潮
固特异Fuel Max系列新增LHS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