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2017-03-15顾军霞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应用题习题教材

顾军霞

在教学中通过改进教法,重视学法,让学生逐步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作业,让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的轻松。选题要精炼准确,练习层次要难易适度。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是通过练习形成的,但并不能说明任何练习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练习的目的要求,一定要选择适宜的练习。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的内容编排较以往适当降低了难度,拓宽了知识面,使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有所减轻。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准确把握教材,使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相统一,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目的,确实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去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改进教法,重视学法

在教学中,我们积极采用引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样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居于主动。新课之前,我分发给学生课前预习提纲,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初步感知,知道难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带着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进入课堂情境,为新课教学奠定基础。进入新课时,教师对学生的疑点归类、点拨,达到释疑的目的后,再做相配套的练习,使学生获得新知识。课后主要对课本进行拓展训练,目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逐步理解、掌握、运用,而教师又可以通过作业反馈及时总结教与学的效果。一般说来,对于新课的教学,我要用“预习、释疑、演练”三步教学程序,在课堂四十分钟的分配上,教师讲的时间控制在十二分钟以内,其他所有时间都留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学得主动、练得扎实。同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实践环节的加强,学生也有了一定的自学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

二、以教材内容为经,教材特点为纬,严把作业质与量的关

教学中,我仔细钻研教材,针对学生年级特点,有的放矢地布置作业。因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望子成龙”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多年来形成的“题海战术”仍旧存在,各种资料及练习册铺天盖地而来,当然资料及练习册中有可借鉴之处,但大多都大同小异,有的甚至错误百出,小则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大则影响教学质量。学生整日忙于题海,教师案头作业堆积如山,这本身就使师生双重疲惫,同时作业质量(无论是做的质量,还是阅的质量)难以提高。而教材中所配备的习题都是很有目的和针对性的,所以在授课中我主要抓好教材中的习题,做到以下两点:第一,领会编写意图分步完成全部作业:即预习时完成一部分,释疑时完成一部分,课堂巩固时完成一部分。尤其是低年级数学中的习题,都是在边讲边练习中处理。第二,根据学生成绩情况分二类布置作业,中差生以课本习题为其学习任务,优生适量增选作业让他们练习。这样一来,课本习题学习都能够全部完成,并且大都能在课内处理,师生的“双重疲惫”完全消失,真正达到了学得轻松,教得也轻松。

三、选题精炼准确,练习层次难易适度

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是通过练习形成的,但并不能说明任何练习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练习的目的要求,我在选择习题和设计练习层次时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习题的目的性

要求明确恰当,让学生触类旁通。例如第一册中,在9加几后出现了半图半文的表格式应用题,这是应用题教学的过渡阶段,从这里开始,要使学生认识“应用题”“条件”和“问题”,并分清题中哪部分是条件,哪部分是问题,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来确定算法。所以出示习题时应注意不必写单位名称,但可训练口答。

(二)习题的针对性

针对重点、难点、关键,做到重点内容反复练,难点内容着重练,关键内容突出练。例第五册中“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是单元重点,我在设计习题时就注意到“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只是其中一个已知条件和问题调换了位置,因此要用除法计算编成题让学生多练而突出重点、难点。

(三)习题的趣味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及时设计恰当的问题,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在纸上画一个大西瓜,让哥哥、姐姐、弟弟三人分吃,并要求哥哥分得西瓜的1/3,姐姐分得2/6,弟弟分得3/9,你们说这样谁分得多,这个西瓜分完了吗?于是我分别叫了三个学生,扮演这三人,并让他们亲自动手分走西瓜,不等分完,同学们一片欢呼:“分得同样多”“怎么会一样多呢?”学生顿时会因习题的有趣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样更容易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巩固。

在练习层次的设计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㈠鞏固性习题。主要在课前完成,目的是以旧引新。

㈡基本性习题。主要仿照例题设计边讲边练,帮助学生领会理解新知识,初学形成技能。

㈢探究性习题。讲课后进行,目的是进一步巩固新知。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探究新知,让学生在探究知识中领悟到一定的学习方法。

㈣综合性习题。在练习课或复习课中完成,目的在于沟通新旧知识,引导学生把新知纳入旧知体系,形成纵横有序的合理网络。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多方面问题的综合反映,而素质教育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教学中我始终探索、总结,认为以上方法可以达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目的。

【作者单位:固原市原州区逸夫小学 宁夏】

猜你喜欢

应用题习题教材
应用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抓住习题深探索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