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哲学思考

2017-03-15刘伯峰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棒数学教师哲学

刘伯峰

在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哲学方面的问题,原因在于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思维,哲学则有辩证思想,当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将会出现和哲学之间的交际,超出基本的教学范围。而且当小学生步入中高年级之后,思想认知发生转变,逻辑思维更强,更加注重因果关系,数学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进行哲学教育已是势在必行。

一、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具备哲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数学知识教学是基础,哲学教育则属于发展性教学,教师不仅需掌握与自身学科相关的教学方法和知识规律,还应学习和了解一定的数学哲学内容,认识数学知识的本质与方法理论。只有这样,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才能够真正做到思维深刻与视野开阔,一方面能够将某个知识点和整体知识体系融会贯通、相互联系;另一方面可从哲学视角出发,对知识的本质进行反思和认知,处理好经验和形式的关系。

比如,在进行《认识方向》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环境开展辨认方向的实践活动,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学校地图,标出主要建筑,像大门、操场、旗台、教室、餐厅和宿舍等,让他们在探究中亲身体验“前北、后南、左西、右东”,感知方向的相对性,培养其方向感。教师需充分意识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间的相对关系就是哲学思想,在指明任何一个方向的条件下,就能够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这是哲学中相对关系。教师通过对哲学的渗透,可帮助学生构建生活经验和熟悉知识之间的关联,为他们指明探究思路,认识到数学知识可以借助生活经验进行探究和归纳。

二、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归纳推理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经历观察、猜想、实验、证明等活动环节,要求他们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求,搜集相关信息,进行猜测、类比和归纳,发展其初步归纳推理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在探究教学中合情推理的重要性,而推理也属于哲学思想。其中归纳推理是合情推理的一种,已知条件与结论不一定是必然的,则是或然关系,重点在于合乎情理,在数学知识探究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推理能力。

例如,在讲授“乘法分配律”数学知识时,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教师可着重运用哲学思想中的归纳推理理念,先利用复习导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回顾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相关知识。教师可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个植树情境:在植树活动中,每个小组4个人负责挖坑,2个人负责种树,有15个小组同时进行,那么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常见的计算方法是(4+2)×15=60。此时,教师可引领学生思考4×15就是挖坑的同学,2×15则是种树的同学,通过归纳推理可而出总数为:4×15+2×15,从而让他们初步明白乘法分配律的推理过程。

三、教师教学需区分不同的探究思路

由于数学学科是一门以演绎性和形式性为主的课程,而在小学数学探究教學中,教师需处理好数学形式性与探究活动经验性两者之间的联系。在探究的概念无须特别精确或结论不会涉及误差时,数学知识的形式性和经验性一般不会产生矛盾,采用“由经验至概念”的常见探究思路会较为顺利。但是站在哲学视角出发,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探究教学中需区分不同的探究思路,从数学知识的本质考虑,避免矛盾的产生。

比如,在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涉及运用实物进行操作探究时,“由经验至概念”的方法很难归纳出结论,教师应采用“由概念至经验”的思路,通过他人研究出的概念辅助学生探究,再通过经验进行验证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探究体验。像在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教师可准备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棒,先将概念原理告知学生,让他们利用小棒进行自由拼组,对概念进行验证,可以发现当两根小棒长度相加比第三根小棒短时,不能围成三角形。然后教师设计探究主题:能够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有什么特点?由概念拓展至经验,采用特殊的探究思路,将演绎性和经验性完美地整合在一起。

四、总结

在小学数学探究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思考逐步加深,教师需适当运用哲学思想,采用辩证思维、方法论等帮助他们探究数学知识,解决疑难困惑,确保探究教学的顺利实施与有效进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 涟水县南集镇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小棒数学教师哲学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一起数小棒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巧移小棒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共需多少根小棒?